大理白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机制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民族自治;产业结构;调整机制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东邻楚雄,南靠思茅、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全州土地面积4 258万亩,人均13.6亩,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293.22万亩,人均0.89亩。大理州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点200多个。大理州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历史上,白族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手和农业商品生产经营发展迅速,白族与内地汉族在经济、文化上基本能够保持同步发展的水平,但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差异性非常明显。
一、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截至2007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322.0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增长7.0%,第二产业增长17.9%,第三产业增长13.3%,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特色和优质品的比重提高,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在经济结构上,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它经济成分的比例为38.2∶31.0∶26.5∶4.3,初步实现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三分天下各占其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次产业结构始终伴随着全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升级过程。经过前6个五年计划的经济调整与发展,到1987年,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由传统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一、三”型,实现了第一次升级。“八五”期间,适合自然禀赋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工业部门迅速崛起和发展,到1992年,全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随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二、三、一型”,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第二次升级。“九五”以来,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1995以来25.3∶44.5∶30.2,进一步调整为2000年22.3∶43.0∶34.7继续呈现出“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态势。“十一五”期间,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结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产业结构己由1978年的62∶14∶24调整为2007年的26.4∶37.1∶36.5
就第一产业来说,1990年以来,尽管农业连续多年增产丰收,粮经作物种植比例也从1978年的92:8调整为2007年的70:30,但农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逐渐突出。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农业份额相对较高,但由于农副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农民不能增收,导致一产对GDP的贡献有限。
从第二产业来看,工业经济结构中,工业经济总量小,工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第二产业较为弱小。2007年,全州有20 708个工业生产单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 832 893万元,户均产值88.5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2户,实现产值529 620万元,户均产值64 588万元。25户大中型独立核算企业实现产值385 657万元,户均产值15 426万元,占全州工业总产值的42%。工业产品档次低,缺少知名优势品牌。工业产品以原料型、资源型产品和食品为主,初级产品加工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多,缺乏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工业少,总体上尚处于初级产品加工阶段。上游初级原料型产品占30%左右,终端消费类食品占60%以上,中间精细深加工产品十分稀少。多数企业不注重发展战略策划,品牌意识淡薄。目前,尚无全国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仅有7个,支柱产品“三塔牌”卷烟也未列入全国烟草行业重点扶持的36个名优烟品牌范围。支柱产业单一,产业关联度低。除烟草产业形成支柱外,其他三大产业仍处在培育阶段。几大产业间、行业间协作配套差,联系不紧密,形不成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生产工艺、装备落后,技术水平低。除烟草、乳制品、啤酒、制药、建材、印刷等行业实现了大规模、高标准的技术改造,使行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外,绝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技术改造步伐缓慢,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仍然比较落后。据调查,截至2007年底,全州工艺设备中,90年代及以后出厂的约占63%,80年代出厂的约占30%,70年代出厂的约占7%。其中,国产设备约占80%,进口设备约占20%,拥有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约50条。企业组织结构形式落后,管理经营水平较底。一是企业规模小,分布零散,行业集中度低,大中小型企业结构不合理,带来行业内无序竞争,行业资本效率、生产率和利润率低。二是企业财产组织结构单一。2007年底,全州工业单位按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12个,集体经济252个,城乡个体工业19 766个,其他类型经济(含私营、股份制、外资经济等)678个。非公经济虽然形式上所有制形式得到优化升级,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家族式传统管理经营现象突出,离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还有很大的距离。这样的工业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使工业发展投资大、周转慢,总体效益低,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持续上升,发展势头十分喜人。三产门类多,既有劳动密集型行业,又有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既可以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又可以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就整个民族自治地区而言,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低这一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通病依然表现得很明显,仍然以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为主,而新兴的、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社会物流业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城镇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服务等社会服务行业,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明显落后。文化、、科技、等与提高居民素质相关的行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发展水平较低。正在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的业虽近几年发展很快,但还存在总体开发层次,核心旅游资产的民族文化含量不高,信息化程度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营销还不够响亮,经营还较为粗放等问题,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还相差较远。此外,国家及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能力弱,投资比例较小,对民族经济的拉动有限,对财政的依附性还很强。农民收入有限,普遍存在购买力不足的问题,对外开放还行不成大气候,吸引外资少,国际贸易能力低。民族自治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已严重地制约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大理州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既有自然的、历史的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效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在于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与低效。产业结构是由建立在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应随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变化而调整,它总是处在一个动态渐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在市场产业竞争中,要求不断地得到有机整合,使之与市场需要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高起点、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现有工农业基础优势,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产业竞争力,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实现追赶式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大理白族自治州实施单一比较优势战略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制约因素: 1.缺少资本
“资本是社会的强大动力,没有资本,社会经济就不能有效运转,资本作为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要素,就像磁铁一样,把社会产品及其生产都吸引到它的周围,资本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就会繁荣。因此,资本决定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决定着整个地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资本总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作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由于与环境的影响,民族地区处在欠发达的地位,基本还属于典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形式,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并通过它形成一定规模的投融资体系,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但现实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滞后,民族地区历史以来一直远离国家经济核心区,远离中心,不能形成规模化的资本集聚与资本运营体系,缺少内外资本投入,加快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2.缺少技术
发展的落后,还表现在科研与生产技术上。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革命性的作用。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益低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掌握使用先进的技术,更没有能力大规模地的投入,实施技术创新,不断积累拥有富有竞争力的核心性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地区技术后发优势的一条捷径应是更加注重对外来科学技术的学习,通过模仿移植、消化吸收再到技术创新,大幅度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的动力支持。
3.缺少市场制度
在大理白族地区,市场观念及有形市场古已有之。但是,在新的世纪,面对现代开放的社会,我们首先是缺少完整的现代意义的市场体系。大理白族经济与国家整个经济体系一样,还处在体制转型之中。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既有的体制性惯性,旧体制的约束性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建立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缺乏应有的技术含量,离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现有的市场机制不完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市场发育程度低,市场功能有很大的局限,各类市场间发展不平衡。另外,缺少完善的市场制度。像市场竞争机制,政府调控方式这样制度性的问题,仍处于初步探索过程中。历史上历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基础上发生的社会制度变革,都迸发出了的巨大经济发展动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由此,可以看到制度性的因素往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三、对大理白族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大理白族自治州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应坚持高起点,重点突出,追赶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原有工农业基础优势,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建立区域性的特色民族经济。
1.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大理白族自治州高山深谷的特点,造就了得天独厚的“立体地貌”、“立体气候”,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利用“植物王国”、“香料药材之乡”、“天然花园”、“野生动植物物种基因库”等的优势,发展“立体农业”、“热区农业”、“农业”、“生态农业”,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农业”。在农业生产中,要加大科研力度,及时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水平,加大深加工力度,使大理民族自治地区的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走以龙头为示范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民族地区群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广大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应以扩大生产商品性“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和范围作为政府政策引导的主要方面。要确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政策思路。从生产组织形式上,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释放,使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奠定了农村发展的根本性前提和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程度的加快,农业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明显地呈现出滞后性,突出地存在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增收。
龙头企业是实施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它组织和引导千家万户农民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承担着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使农民摆脱千百年来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既面对生产问题,又面对市场问题;既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承受市场风险。同时,龙头企业又是闯市场、创品牌的主力,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就缺少了农业和农民联通市场的有效环节,增加了农民面对市场经营的风险。在经济成分上,要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坚持谁有能力,谁就当龙头;谁当龙头就扶持谁的原则。龙头企业的实践经验,重视对农民的思想和实用科技文化培训,提高他们适应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
创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及生产协作形式,积极推广实施诸如农村小额信贷、新型农村信用合作等金融资本组织形式;创建农村农民产业协会、科技推广协会;扶持农业某项龙头产业,农民则以土地、劳动力、一定的资本入股,组成适应农村现有条件下的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依靠农村拥有经营头脑的经济能人的领导,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普遍推广农资连锁经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建立市场信息化通道,采用订单农业,有效提升产、供、销水平。在民族地区,特别是落后的山区、半山区要有比其它发达地区更有组织性、更有主动示范性、更有耐心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2.紧紧依附全省支柱产业,发展本州支柱产业,积极扶持优势产业,超前培育先导产业
据统计,2007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体系大类中,按规模以上统计,工业增加值在5 000万元以上的行业有烟草、电力、冶金、印刷、饮料、食品和建筑建材。7大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95%以上。其中,烟草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1%,其他6个行业的比重都不到2%,远未达到5%的经济支柱标准。
对唯一工业支柱的烟草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烟草企业“强强合作”,瞄准国内外大市场,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再创新的辉煌。从国家利益和本省本地烟草产业的长期利益出发,推动国内跨省区市烟草产业重组战略的实施。以国家烟草专卖局及几大区域烟草集团为龙头,在“国家烟草专卖法”的框架内,对国内烟草生产企业放开批发、零售市场,以市场需求来优化配置各生产要素。在国家计划的大指标内,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商品价格,增强国产烟草商品市场竞争力。在烟草产业内部,云南具有独具、优质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无论是原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水平都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的产业重组中,获得相当的比较优势。主动与国外同行业的优秀企业集团构建适应世界贸易的新型合作方式,形成互惠双赢的市场合作关系。当前,烟草加工业受计划及市场的影响,生产有所回落,个别名优品牌受到市场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将对我们已有的优势构成新的挑战。因此,烟草产业应坚持以名优品牌为主,切实维护名牌产品的形象,加大结构调整和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力度,努力开发适应消费者生理和心理需求的优质商品,改革营销体制,合理增加营销过程中主要环节的利润构成比例,以利益驱动,形成长期稳定的,渐次扩张的科学营销体系。不盲目扩张非烟产业,应以市场导向而非行政命令来经营企业。重视本系统内多产业的整合,择优做大优势产业部分。 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主的产业,涵括了以天然药物为重点的医药、绿色食品及保健品、花卉及绿色园艺、生物化工等新兴产业。应着重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重点开发国家一二类新药、天然绿色药品、保健药品、高附加值出口产品等优势产品;加快发展药用生物工程、新药筛选、新菌种培育、天然药物生产,中药现代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开发生化药和地方民族药等。要坚持农业产业化与化、市场化紧密结合的原则,按照产业化、高起点、高品质、大市场的要求,扶持龙头做大做强己具有一定规模和优势的核桃、大蒜、梅子、亚麻、蚕桑等产业,加强对食品资源的深加工,重点发展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乳品系列、啤酒、茶叶等产业,增加新型营养和方便食品品种,努力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积极开发浓缩蔬菜汁和果汁,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和对保健的需求。要十分强调“绿色”品牌,推广国际先进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采用标准化种植,严格的管理及检测规范,有效控制食品生产第一车间“非绿色化”的生产问题,引导农业产业结构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转变。注重生物资源开发中的行业整合,选准核心企业,重视培植品牌,实现规模效益。重视产、供、销运营体系的建设,利用现代物流系统,以市场为纽带,有效地连结农民、生产商与营销商之间的关系。对已渐成规模的产业,如大宗农产品,渐次实行以拍卖市场为主体的营销体系,实现与国际同行业产品营销方式的对接,形成的通畅现代物流系统,更有效地刺激消费。
产业要以苍山洱海景区为重点,抓好精品、精点、精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旅游环境条件。要把秀丽的风光,悠久的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大理旅游的鲜明特色。加强行业管理,规范旅游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强化宣传促销,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效益。用鲜明的特色、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强有力的宣传促销增强大理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实现把大理建成一流、世界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
建筑建材产业。建筑业要加快优化重组步伐,建立高资质和园林古建筑的骨干企业群体,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宽州外市场。要重点抓好水泥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重点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积极发展大理石板材和其他新型建材,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地发展非金属矿及深加工制品,巩固滇西建材生产基地地位。培育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业,大理州拥有潜在的较强优势。应积极主动地借助全省矿产业支柱产业建设“重点发展铅锌,积极发展铝,择优发展铜,深度加工锡,加快发展稀贵金属,重视矿产品的深、精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发展思路,优先使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业成为本州重要的支柱产业。探求矿电结合的有效实现形式,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培育以水电为主的电力产业要紧紧抓住国家“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战略和加快澜沧江、金沙江电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全力配合小湾电站建设工程,当好配角,搞好协作,提供后勤保障服务。立足州内水电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家加快对金沙江鲁地拉、龙开口以及功果桥等梯级电站的开发建设,尽快加入到云南主力电源的建设序列中。规划,有选择地自主引资建设一批中小型电站,使理白族自治州成为云南绿色能源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民族自治地区水能资源的转化和利用,促进全省电力支柱产业的形成。
3.大力发展以民族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历经20多年的发展,民族旅游业己经成为全州产业结构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州接待国内旅游者876.59万人次,海外旅游者26.85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66.2亿元,旅游创汇7366万美元,名副其实地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现在,大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环境和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省内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异军突起,使大理民族旅游业不得不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规模扩张和提质增速等发展困难。如何才能保有既得的市场份额,变挑战为机遇,并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利用开放的市场条件开拓创新,着力提升特色民族旅游产业的整体历史文化含量,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民族旅游业管理体制改革,按国际运行规则建立高效有力的行业管理体系,全方位开拓旅游客源市场,实现市场的多元化,积极利用外资,加大民族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做强做大民族旅游产业,需要我们继续深层次地把握比较优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依托大理白族地区所独具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尤其是民族自治地区多民族文化品牌的优势,不断推出民族文化精品,再创大理民族旅游业新的辉煌。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使大理白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民族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很强,其发展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其他物质产品进入市场铺平道路。大理白族地区以服务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服务业中的民族旅游业所提供的旅游消费有其特殊性,即旅游的需求消费通过运输突破了地域限制。大理民族地区都有着丰富的经济作物资源、林产资源、畜产资源等,由于工业基础较差,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产业能力较低,多数资源都是以未加工的原料或初加工的产品形态运销外地。由于产品附加值低,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致使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民族旅游业则可刺激用以满足旅游经济需要的工业品生产的增加。这样,可根据国际、国内的旅游需要,重点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土特产品、旅游工艺纪念品及旅游消费品等能耗低、污染少、劳动力密集、附加值高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实现大理白族地区资源的纵深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上一篇: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淳安县饭店业空间布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