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德绵地区震后经济发展的一些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成德绵 震后重建 建议
一、成德绵地区简介
在四川盆地,以成都为龙头,向东北方向延伸,在长达100公里的狭长地带上,是川西平原城市最为密集的一大区域经济带--成德绵经济带。在整个区域面积接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2000万。成都、绵阳、德阳三市分别位列四川经济前三位。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成德绵三市GDP总量占四川省的45%。
成都市幅员1239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1112.3万人。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经济、文教中心,国家经济与社会计划单列市。长期以来,成都是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中心、目的地及通信和枢纽。
德阳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九大城市之一,面积5954平方公里,人口376万。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工业主要指标位居四川省第二。德阳县域经济特色突出,城乡一体化水平较高,是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9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工业生产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唯一科技城,也是西部最重要的军工和科技城市之一。
二、成德绵地区5.12地震受损情况
5.12特大地震的袭击中心,正是“成德绵经济带”的腰部,除了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外,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
地震造成都市遇难4276人、失踪1271人、受伤26413人。成都市垮塌房屋49万间,受灾工矿729户,毁损水库54座、水电站36座,都江堰市等地部分文化景观及重要文物遭到破坏,成都市受灾人口290.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247亿元。
5.12特大地震使得德阳市6县(市、区),128个乡镇全部受灾,其中什邡、绵竹受灾极为严重。大地震造成德阳死亡17137人,受伤74086人,需安置123.6万人。大地震后德阳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2008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降3.3%。农业生产方面,大地震造成德阳农作物受灾面积73万亩,耕地灭失8.5万亩,今后一段时间农业生产形势严峻。大地震造成工矿企业4118户受灾,直接经济损失为4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受灾870户,及其设备损失50%以上。尤其是东汽、剑南春、什邡卷烟厂、蓝剑等重要的本区行业支撑企业受损严重,使得全市的工业增长陷入困境。绵竹、什邡是5.12地震中的极重灾县,两县级市均是四川省十强县,工业经济总量占德阳市一半以上,地震造成两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以上,使得整个德阳市的县域经济支撑力大大减弱。
5.12特大地震造成绵阳21605人遇难人 ,166732人受伤,失踪7880人。地震使绵阳经济损失惨重,该市房屋倒塌2700万平方米,形成危房3559万平方米,道路损毁3378公里,企业受灾1170户,水电站损毁8座,直接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 三、震后成德绵地区的建议
1.作为成德绵三地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在地震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成都拥有资金、技术、物资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重建工作较德阳、绵阳两地容易。但这并不是说成都可以单干,重建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远角度看,三地政府相互协调,打破狭隘的行政地域理念,使得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有形商品在城际之间得到充分的流动,不仅可以加快重建速度,也为以后“构建成德绵大都市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成都也可以因此解决其因城市过快发展造成的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震后重建过程中,三地政府都应当转变观念,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合理制定震后地方性政策和法规。三地政府可以谋划建立一个协调三地震后重建的组织,如有必要赋予其一定的政府职能,从而加快三地重建工作的进度。
2.重建工作中发挥成德绵三地在产业发展上的比较优势,成都在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学化工产业,家具和鞋业制造产业,动漫和传媒产业,会展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业等取得了巨大成就。德阳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化学、食品工业、服装工业等行业颇具实力。绵阳在电子工业、军工国防科研等方面人才荟萃,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三地在震后重建中应提高区域内配套协作水平,加强在电子信息、石化工业、装备工业以及服务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同行业中未受损或轻微受损的帮扶受损严重企业,占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应积极援助需要帮助的企业,整合各方优势增强成德绵经济带的竞争力。
3.成德绵三地震后重建企业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一些需要重建的企业建设新厂的时候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到当地人民的利益。尤其要注意耕地占用,环境保护,交通等问题。企业选址也应当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力争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地域,企业所在地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4.成德绵企业重建时应当尽量利用好中央政策,国家出台了恢复和重建灾区的很多政策,如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等,三地政府都应当坚决贯彻和执行。企业应当积极了解国家关于重建方面的政策,同时加大与国内、国际相应厂商的合作,以加快重建工作进度。成德绵地区是四川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外联系、国际投资较四川其他地方更多。三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向外传递震后成德绵依旧是四川投资热土这一信息,共同打造一个有影响力、有吸引力的成德绵经济区。
5.成德绵三地在汶川地震中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成德绵经济带的产业布局结构,也应当在地震后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灾后重建虽然强调速度,但是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能只注重速度而轻视质量。成德绵三地随着成绵峨城际铁路的开工修建,日后的交通联系将更为紧密。到2010年,时速200公里的成绵峨城际铁路的建成,将使沿线成德绵三地功能互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市民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增开城际列车会促进三地之间的旅游资源整合分配。成德绵三地政府、企业应当考虑到未来三地经济联系加强这一必然趋势,合理规划震后企业重建。灾后重建对三地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宏观面的“乘数效应”,国家大量重建资金的投入,各兄弟省市的对点支持以及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都会为灾后成德绵三地的重建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成德绵经济带上定会崛起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城镇群。
:
[1]王新磊.灾区重建崛起成德绵城镇群.华夏时报,2008-05-31.
[2]彭克,何克东.论成德绵大都市区的构建与成都区域经济发展.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6):56-57.
[3]童海华.5月份“成德绵”工业呈负增长.经济导报,2008-06-19.
[4]刘世庆.成德绵一体化与成都发展战略.四川省情,2005,(4):21-23.
上一篇:太原市发展会展旅游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