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探讨
关键词: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产业转移园;区域协调
广东省提出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是指将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产业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一、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迫切性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广东省可分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四个区域。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依靠珠三角GDP连续18年领先全国,成为第一经济大省。但也一直饱受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经济发展缓慢问题的困扰。珠三角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10.7%,却集聚了全省常住人口的1/3以上,产出占全省GDP的2/3以上,其余地区拥有近90%的土地,2/3的人口,仅创造不到1/3的GDP。珠三角通过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为高附加值、高科技、知识密集型腾出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改变珠三角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使之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而且也可帮助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
(二)珠三角地区土地稀缺,环境污染严重
珠三角土地面积仅有4.17万平方公里,可供开发的土地相当有限,大部分城市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珠三角也是广东省环境污染负荷最重的区域。2005年,珠江三角洲水量仅占珠江流域的6.67%,但珠三角废水排放量达34.1亿吨,占全省的69.7%;城市生活废水排放量2,4.1亿吨,占全省的70%。由于集中了全省70%的火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致酸雨物质排放量巨大,珠三角已形成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酸雨高发地带,酸雨频率平均达53%,并成为全球三大酸雨区域之一。珠三角土地和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
(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为推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2008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简称《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根据《决定》,从2008年至2012年,广东将出资500亿元扶持欠发达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重点产业和实施免费技能培训等。其中,省财政每年安排产业转移奖励5亿元,鼓励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加快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
(二)产业转移工业园初见成效
广东早在2002年就开始探索产业转移的有效途径,并出台了《广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推动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进行转移。2005年,广东又出台了《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并在政策和资金上扶持山区市县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截至2008年6月底,广东已建立26个经省政府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已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等5个珠三角市与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12个山区和东西两翼地级市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签订入园投资意向项目(企业)287个,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近46亿元。2007年,园区已建成的132个项目实现产值约65亿元、利税5亿多元。
(三)措施有力
2008年以前,广东推进产业转移的政策只是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实际执行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关于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7个配套文件是直接以省委省政府发文,从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和务实的角度出发,以往的经验和教训。该《决定》提出“三力”:对珠三角增加压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来;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增加优惠条件,增加吸引力;在整体上,政府加大投入,增加扶持力。该《决定》不仅提出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目标和手段,而且实行双向目标责任考核,既对珠三角地区考核,又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考核。7个系列配套文件形成的完整政策体系使得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三、广东省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难点
(一)出现产业空心化,缺乏产业转移的足够动力
珠三角当地政府普遍担心传统产业大量转移后,希望进来的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并没有如期而至。如果新兴产业部门无法迅速成长,必然造成新旧产业衔接不平稳的局面,从而形成的“真空”。事实上,近年来一些外资由于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叠加的作用,已开始撤离珠三角,尤其是危机爆发以来,珠三角经济发展速度已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产业空心化的苗头开始浮现。
(二)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受到一部分人的抵制
珠三角地区乡村的收入主要来自用集体的土地建造厂房出租给企业,当地居民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建造民宅出租给外来工。企业搬走、工人离开意味着他们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不仅如此,珠三角地区大量的酒店、饮食店、商店、运输、邮电、银行等服务业都直接依赖于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来工。企业和外来工的转移不仅会减少珠三角当地居民的收入,而且会导致他们的失业率上升。
(三)珠三角企业陷入是产业转移还是产业就地升级的两难困境
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珠三角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把企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二是加快企业产品的就地升级。但即使转移到周边地区,也存在不少的实际问题。如,难以招到熟练的劳动力,配套设施不完善,政府服务意识薄弱,物流成本上升等。不仅如此,根据加工制造业转移20年一个周期的,转移也并非长久之计。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20年之后同样会面临珠三角现在的问题。对珠三角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主动就地升级还是迁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将面临痛苦的抉择。
(四)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使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生态环境面临遭到破坏的危险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不仅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而且也是广东省的水源地,担负着保障全省生产、生活饮用水源安全的重任。如果产业转移工作不注意搞好环境保护,一旦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环境遭到破坏,全省的饮用水安全将受到威胁,不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社会稳定。从珠三角地区转出去的企业多是高污染、高耗能,而且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治污能力上无论是财力还是技术都比珠三角弱,污染有可能通过产业转移迅速扩散开来,引发新一轮的环境污染。
(五)资金缺口巨大和招商步履艰难,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进展缓慢
产业转移工业园所在地的县级财政实力普遍较弱,基本上是拿不出多少钱投入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是东莞市石龙镇与始兴县双方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首批省级产业园。园区基础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所需资金超过3亿元。自2005年以来,石龙镇投入了3000多万元,用于园区内土地平整、道路等基础建设,但始兴县每年可支配财政只有6000多万元,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园区建设,规划的水、电、路、环保项目迟迟无法开工。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只是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一个缩影,众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在不同程度都面临“无米下炊”的尴尬局面。资金的巨大缺口不仅直接制约了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开展,而且也影响了珠三角政府的再投资和计划入园企业的投资信心。
四、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一)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防止产业空心
产业和劳动力转移既是“关键一跃”,同时也是“惊险一跃”。在此过程中,珠三角经济有可能会出现断档,经济发展速度有可能会放缓。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负面影响。一方面,要利用珠三角在产业配套、市场信息、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促使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及财务中心留在珠三角,发展总部经济;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珠三角外源型经济比重大、企业资源多的优势,抓住国际产业服务外包需求增加、国内一些大企业寻求扩张发展的机遇,千方百计引进优质项目。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之后,珠三角只有能及时补充更高级的产业形态,才能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变当地居民的观念
要引导基层组织和户籍人口既要跳出思维定式的约束,又要跳出既有利益格局的约束;既要看到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中可能会出现集体经济滑坡和群众收入下降的问题,更要看到推动产业和劳动力转移会带来区域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既要看到眼前利益,又要看到长远利益。要认真研究发展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引导有条件的村组创办经营实体,通过控股、参股、联营、购买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由收租收费型向税收型转变。
(三)遵循市场规律,有序引导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产业和劳动力转移有其自身的经济规律,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链形成有一定过程。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遵循市场规律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的办法,形成“省里支持、地方自愿、上下联动、优势互补、市场运作、互利互惠”的新模式。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产业转移的关键。产业和劳动力转移应在遵循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尽量做到水到渠成。
(四)要注重保护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走发展绿色经济的道路
在珠三角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坚决关闭,要从源头上根除污染。广东省要在主要水系进行水权市场化改革,允许上下游地区进行水权交易,让下游珠三角工业化地区为上游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水资源和生态保护提供成本,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能通过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从珠三角下游获得生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