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与提高能力对策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软件产业 自主创新 对策研究
一、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1.吉林省软件产业现状。吉林省软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与其他省市相比,吉林省软件产业潜力很大,特别是人才优势明显,全省30多所高等院校,几乎都设置了机、信息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电子信息及相关专业在校本专科和研究生超过了万人。
2.吉林省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1)产业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国家为扶持信息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18号文件和47号文件等多项产 业政策,每年还拿出5.5亿到6个亿的电子发展基金支持国家直属和各 省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也都拿出一定资金进行配套,用于支持本省信息产业的发展。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的配套基金分别为7000万元、7000万元、5000万元。吉林省没有配套基金,使国家对吉林省信息产业资金上的支持力度不大。另外,全省对软件企业发展相关资金等方面的实质性政策不多,全省软件企业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其自身素质的欠缺加上机制限制,使软件企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和上市融资。融资渠道的不畅,制约了吉林省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2)软件产品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吉林省缺少集成电路芯片和系统软件,具有高附加值的工具软件、平台软件和中间件等也较少,大多数软件企业的产品是管理软件,而且产品雷同,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与发达省份相比,产品竞争力较差,劣势明显。
(3)产业规模小,总体实力与软件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04年,全省软件产业总产值为40亿元,占全省GDP总量2958.21亿 元的1.3%,约占全国软件产业总产值2400亿元的1.6%。产业规模小,特色不突出,信息安全软件、ERP软件都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和气候,发展外包业务有规模的仅有1户企业,而且2004年销售额仅为180万美元。全省软件产业总体实力与软件发达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
(4)软件企业规模小,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全省软件企业400多家,认定软件企业164户,但软件企业普遍规模偏小,80%以上的企业为50人以下的企业。最大的软件企业一汽启明,有800多名员工,缺乏规模企业和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全省没有千人以上的软件企业。企业标准化、工程化程度和企业管理水平相对不高,多数企业采取封闭式、作坊式、家族式的管理和生产模式,不愿进行股份制改造,使软件企业格局散乱,企业之间缺少合作和分工,产业链短。
(5)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普遍缺乏高级设计和管理人才。 吉林省素有科技省之称,但是科技优势在软件产业上并没有发挥出来。以吉林大学为代表的全省众多高校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软件人才,由于吉林省人才机制不是很健全,特别是软环境不如发达省份,加上吉林省欠发达,全省软件人才的工资水平较全国平均水平普遍偏低,软件企业中普遍缺少高级设计和管理人才。同时,由于高校的软件模式落后于软件产业的发展速度,许多新毕业的大学生不适应软件企业的工作,低端软件人才来源不畅,从而使全省的软件企业出现留不住高级人才,又没有低端程序员的困难境地,人才流失严重。
3.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现状。吉林省的软件产业与国内高科技产业集中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吉林省软件产业存在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一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软件市场的垄断与无序竞争影响其发展。在软件核心技术方面,我国的软件市场一直被国外大公司所垄断,缺乏话语权。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的全面开放,不仅在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领域,国外企业继续保持垄断地位,而且在其他领域国外企业也开始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垄断的势力不仅没有减退,反而开始扩展。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吉林省的软件企业大多较小,并且分布不集中,真正规模大、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凤毛麟角。软件产业“小而散”的特点,决定了我省的软件产业对内难以在技术创新上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对外难以与国内外规模巨大的软件企业相抗衡。另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欠缺已经影响到吉林省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不长,换句话说,软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创新,软件产品才能获得高利润,进而推动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一位软件专家如是说。可见,软件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对软件产业链上游产品的原始创新力不足,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掣肘。
二、吉林省软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策
1.发挥集聚优势,加强软件产业园建设。软件园区在提供必要的硬件环境的同时,还应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技术开发环境,使软件园区真正成为软件成长的“孵化器”。吉林省的软件园区建设在硬件方面已形成规模,还需要在“软件”方面多下功夫,要加快建立园区软件开发平台,加强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园要依托园区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为软件企业的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直各部门的支持,把吉林省软件园建成技术创新的基地、产品开发的基地、人才培训的基地、企业孵化的基地和产品出口的基地,争取把长春市软件园办成国内一流的软件园区。
2.积极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吉林省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化、农业现代化和技术的现代化都离不开信息化。而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变换、利用,都离不开机软件,企业信息化无疑将推动吉林省软件企业的发展。反过来,软件企业的发展也将积极推进各类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软件的发展将渗透到各行各业,刺激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内部网、企业资源计划和商务等,将推进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上的变革,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拓展国内外市场的能力。政府和社会信息化,政府上网和办公自动化,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将促进对软件产业的需求,刺激吉林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3.加强扶持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吉林省政府应制定针对软件产业特点的税收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开发自己的软件产品,对企业拥有著作权的软件产品经过认定,其缴纳产品增值税可以采取“先征后返” 的办法。增值税返还至实际税赋的3%,目前,国内的财务体制对软件资产的归类无法体现软件的价值,软件通常被归为“低值易耗品”,但若把软件资产归为“固定资产”,会影响到国家对于软件产品用户的税收,因而应适当地对现有软件资产财务账目归类进行调整,既能够让软件资产得到应有的重视,又不至于影响国家税收和管理。
4.加快实施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机制。资金匮乏是制约软件企业发展的瓶颈,发展高技术企业的信贷担保机构,培育资本市场,促进风险投资应成为解决资金瓶颈的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要进一步拓宽软件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促进银企对接,由行业主管部门出面组织协调、评估论证,以促进银行向企业放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优秀软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对具有较佳经营业绩、管理规范、高成长性的软件企业,通过政府协调或投入引导,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增强抵御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软件企业,通过吸引风险资金,引进国外风险投资机制和管理机制,进一步加速企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继续扩大风险资金和担保基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基金的管理体系。
5.建立软件人才引进和培训的机制。软件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研发人员的水平高低,软件企业只能在高薪上想办法,由政府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外地高级人才,另一方面要解决好本地人才的科研条件、工作待遇等问题,加大管理力度,留住人才。
6.引导企业选准发展方向,构建品牌企业。根据吉林省软件企业现状要加快其发展步伐,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以分布式对象/构件技术为突破口,大力提倡软件开发过程的嵌入技术、继承和封装技术、开放式技术等,形成以构件库为基础的全方位应用系统开发的支撑环境,并且在标准化构件生产模式的基础上,把成熟的构建产品嵌入到系统或工程中,采取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避免重复开发和重复投资,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对那些市场前景好且已拥有的项目(例如已形成的特色软件产业群,如信息安全、制造业ERP、粮企全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力求做好,服务到位,做出信誉,进而做 强;对那些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骨干企业,政府要大力扶持,并加大投入,扶优扶强,注重大品牌的培育和组合,走规模化道路。
:
[1]陶 跃 杨 勇 刘佩军:影响吉林省软件产业发展的因素识别与分析[J].情报科学,2004年22卷9期
[2]培育吉林省新兴支柱和优势行业的初步思考.吉林省统计局:http://www.tjj.jl.gov.cn
下一篇:双鸭山产业结构调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