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东升 时间:2010-06-25
[摘 要]加快西部地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立足西部实际,发挥西部区位优势,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大力发展乡镇和非公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使产业结构合理化。
  [关键词]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 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上存在着东西发展差距扩大和不协调问题 。所以,西部地区找准发展路子,采取有效途径,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对于贯彻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足实际,发挥区位优势
  这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地理位置等优势,使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今天西部地区要加速经济发展,同样离不开发挥西部区域优势。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充分发挥市场和劳动力优势。西部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处于开发起步阶段,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综合开发都需要大大加强。市场潜力大,不仅体现在消费市场上,而且还体现在投资市场上。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这将有利于西部吸引外来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发展区域经济。二是发挥西部边境优势。在西部一万多公里的漫长国境线的周边,已形成了“中亚经济圈”和“中南半岛经济圈”等。所以西部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对外贸易有明显的比较利益。三是发挥西部资源优势。西部地域辽阔,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主要能源矿产资源中,探明储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可开发的水力资源、锂、镍、铂族金属、汞、钒钛、钾盐等,占40%以上的有铜、铅、锌、铬、天然气、煤等。这些能源矿产资源矿种齐全,有些是世界稀有的,有些是关键矿种,有些是尖端技术所必需的,被称为“21世纪新材料”的战略资源。而且资源空间组合比较理想,特别是丰富的能源与丰富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化工资源的结合,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多种矿石中还富含其它多种有用元素,有利于形成综合性基地。
  
  二、实施增长极开发战略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需要开发的地区类多面广,虽然国家多年来采取倾斜政策支持西部发展,但财力有限,因此开发西部地区,促进其经济发展不可能采用齐头并进、全面铺开的模式,而增长极开发战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它要求把有效的稀缺资源配置在具有较大乘数效应,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点”上。这些“点”往往是原有经济技术水平较高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的各级城镇,这些点先行一步,并不断增强其实力,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可以实现其以点带面、逐步推开、共同发展的目的。国内外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有效性。如,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英格兰首先把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并取得成效,巴西的首都迁移及我国的苏南地三个增长极等,都取得显著的效果。增长极固然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但在培植增长极过程中要讲究四点:一是确定和培植适宜的增长极规模,增长极规模要依据当地的资源、资金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来确定;二是选择适宜地点和区域培植增长极,这些区域和地点应考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对外区位条件都相对较好的地方;三是在增长极内积极开创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选择对区域其它部门关联强度大的部门作为主导部门;四是把培植城市增长极与增长极、城市大工业与乡镇企业结合起来,建立从上到下多层次的增长极系统。
  
  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有力地支撑了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乡镇企业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应依托资源优势,发展资源型工业。这是西部发展经济的现实选择。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要注意处理好资源与产业升级换代问题,还要特别注意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能源的节约与经济发展问题,走科学发展观之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是从西部的劳动力优势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只有根据自身实际,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用比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和经济实力得以增强,同时为西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机会和载体,使劳动力要素的收益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占有较大比例,促使西部人民尽快脱贫。三是加强东西经济联系,走联合协作、共同发展之路。西部地区立足本区域优势,与东部地区优势互补,东西互利,达到共同发展。   四、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区域产业结构间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当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而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程度,既是经济素质和效益的一个重要表现,又对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对一个区域的经济来说,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其极为重要的意义。
  西部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要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扩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基础设施涉及范围广泛,但对西部来说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运输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扩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入,而完全依靠西部自身的努力是难以迅速改善的,所以国家要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和通讯设施等,以加强这些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加快吸引外资的步伐。同时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也要鼓励外资和东部地区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林牧业及其加。丰富的农牧业资源是西部的一大优势,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牧业是发展西部经济基础的重要意义。发展第一产业的关键,就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不仅国家要增加投入,而且还要积极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乡镇和农民对农牧业的投入,扩大劳动积累。要依法保护耕地,积极开展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牧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化的进程,中央和地方都要确立科技推广项目,增加推广经费,稳定农牧科技队伍,保证农牧业科技进步,使西部农牧业向花钱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现代化大农业方向发展。同时,要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利用草原和粮食及其副产品特别是大量秸杆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在畜牧业和养殖业基础上发展肉、禽、蛋、奶、皮毛等加工业、运销业和服务业,形成贸工农(牧)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农牧产品多次增值的高效目标。三是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和产品,提高加工深度。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富集地区,要把能源和原材料产业作为西部优势产业。在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能源基础上,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稀土金属以及重加工业和轻工业,大力发展以本地产品为原料并能发挥本地优势的加工工业,提高深加工度,增加附加值,同时还要建立全国性的能源基地和原材料基地。
  
  
  [1]吴殿廷、王旭、肖敏、魏乐,产业地区变化与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7-13
  [2]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