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新疆非公经济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会艳 时间:2010-06-25
  【摘要】次贷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危机,受此影响,世界增长放缓,全球竞争日益加剧,新疆非公经济生存与也同样受到严重冲击。如何将人力人才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通过人才的发挥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夯实内功,是金融危机环境下提高非公经济组织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非公经济组织 人才战略
  
  一、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非公经济在我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非公经济是一个具有特色,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概念。本文将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的统称,主要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外资企业、外资控股企业等经济组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新疆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慢到快、从深受歧视到倍受重视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恢复起步(1979—1988年)、快速扩张(1989—1997年)和综合提升(1998—2007年)三个阶段。
  
  1、从发展规模上看。截至2007年底,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个体工商户达47.7653万户,注册资金108.8亿元,从业人员78.902万人。私营企业注册户达6.8896万户,注册资金1062.211亿元,从业人员78.43万人(见图1和图2)。
  
  2、从经济总量上看。新疆的非公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从2003年到2007年,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创造的增加值逐年增加,由2003年的367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800亿元,增加了1.18倍。2003年到2007年新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的增加值占新疆全区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19.5%上升到2007年的23.5%,说明新疆非公经济组织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具体数据见图3。
  
  3、从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上看。新疆非公经济的行业分布以能源、矿产、农、牧为主,据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个体工商户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明显高出很多;而从事第二产业的私营企业保持较快增长,但个体工商户户数呈减少趋势。这说明新疆非公经济的生产属于产业链的前端,附加值较低。民营企业第二产业比重的偏低,这也正是新疆民营经济质量低的一个表现。而新疆本地加比重太低,也影响到非公经济的整体发展。
  4、从非公经济发挥的作用上看。2007年新疆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78.24亿美元,同比增长88.4%,占全区进出口总值的63.6%。其中,出口73.95亿美元,同比增长99.1%,占全区出口总值的64.3%;进口4.29亿美元,占全区进口总值的19.4%。非公有制企业已经高居全区外贸进出口的主导地位。此外,新疆非公有制经济在税收、财政收入、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新疆非公经济组织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6.57万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7966人。
  非公经济组织是区域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非公经济落后是造成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新疆非公经济从规模、结构、对区域贡献等角度看,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内地相比,无论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上看,仍然处于滞后层面。因此,必须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二、非公经济组织实施人才战略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来的经济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抢占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截至2007年底,新疆非公有制从业人员30085万人。其中经营管理人员9570人,专业技术人员9712人,技能人员10803人。与全区公有经济组织人才相比,非公经济组织人才总量仅仅占全区人才总量的五分之一(见图4)。
      从学历上看,截至2007年,新疆非公组织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只占0.47%,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37.51%(见图5)。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人才总量较少,缺乏一支规模宏大、勇于创业、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第二,人才素质不高,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比重较大,不能适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要求;高层次人才短缺,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第三,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几支人才队伍中厂长经理、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资本运作人员等几类人才结构很不合理。因此,不论是从绝对值来分析,还是从相对值来比较,新疆非公经济人才的竞争力都很弱,新疆非公经济人才从总量上来看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壮大的需求。毋庸置疑,危机对新疆非公经济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新疆非公经济只有合理使用人才、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等工作,转变盈利模式,以人才战略为突破口,夯实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力,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三、非公经济组织实施人才战略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宏观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各级政府要破除束缚非公经济人才发展的观念,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人才环境是投资环境的理念,将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二是树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大力开展人才的柔性流动。三是政策引导,构建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为非公经济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的吸引力。当前,非公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我区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正由原始积累阶段向成长阶段迈进,必须加快对这些企业的改造、改制,做大做强企业,加快体制和企业内部机制改革步伐,健全内部管理,按照实际情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吸引力。
  3、建立培训机制,增强非公经济发展后劲。一是要有长远的培训规划。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抓,要有系统的人才培训规划。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方式上,可根据企业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同时还要加大人才的实际锻炼力度,可通过担任学科带头人、负责项目攻关、新产品研发、换岗交流、挂职锻炼、互派兼职等多种措施,对非公经济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实践锻炼。三是储备后备人才。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寻求合作,签订委培计划,建立专业针对性强的培养基地,确保有可靠的人才来源。
  4、建立激励机制,挖掘非公经济组织的人才潜力。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留住人才、建设企业文化凝聚人才、建立开放管理机制盘活人才;进行精神激励,建立与共有经济一致的激励平台,探索适合本地区区情的人才发展工程;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奖励,并以制度固定;落实必要的保障措施,保障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合法待遇,解决非公经济组织人才的后顾之忧。
  5、加强人才开发的管理和监督。一是突出重点,进行扶助,对于非公经济组织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以及紧缺人才,可采取政府扶助的办法,建立专项基金。同时,政府要扶优扶强,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以扶持,给广大人才展示出明晰的事业发展前景。二是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突出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充分发挥人才评价体系的服务功能。三是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建设,要进一步规范企业在人才合同、流动、使用、薪酬、保障等方面的行为,切实维护非公经济组织和人才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经济组织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序开展。
  
  
  【】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Z].2005.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事厅:大力实施知识更新工程 促进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Z].2008.
  [3] 新疆自治区统计年鉴[Z].2007.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营经济发展报告(内部资料)[Z].2008.
  [5] 胡金众、车玺玉:论西部民营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基于东西部的比较分析[J].东岳论丛,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