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本文结合了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在确定总体思路和形成“规模与产业特色、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的战略目标前提下,提出了培育产业集群、扩大招商引资、完善创新体制、理顺体制改革的战略性建议。
[关键词] 总体思路发展战略
一、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关于长沙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从长沙高新区开始着手了解。长沙高新区由麓谷科技新城、星沙高科技园、隆平高科技园、远大高科技园和市内政策区等“一区四园”组成,2006年上半年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351.4亿元,同比增长67%;技工贸总收入395.3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麓谷科技新城完成总收入216.2亿元,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182亿元,实现净利润7.3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达60%以上。至2006年8月底,长沙高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0多亿元,全部落户总产值达500亿元。
在长沙高新区空间不断拓展、建设逐步集中有序的带动下,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总量不断增大,特色日益凸现
1988年~2005年,长沙高新区累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745亿元,工业总产值2423亿元,上缴国家税收134.3亿元。截至目前,麓谷园区已聚集4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初步形成以创智集团、湘邮科技、长城信息等为龙头的信息产业,以中联重科、日立电器、东洋电机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技术产业,以博云新材、神舟科技、金瑞科技等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和以隆平高科、九芝堂、双鹤医药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及农业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区产值的9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基地。同时,依托国家级软件和新材料产业基地,衍生出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省级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基地。
2.创新创业平台初步建立,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
湖南大学与高新区合作建设湖南大学麓谷产学研基地,创业园、软件园、大学科技园、金荣及橡树园等民营孵化器不断发展壮大,初步形成集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产业规模化发展于一体的孵育体系,各类孵化场地累计达到25万多平方米。长沙软件园建成基础、软件公共应用开发、软件质量保障与评测等八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460多家企业设立了科研开发机构,并且研发投入力度加大,年内共投入13.3亿元,增长36.7%。其中湘邮科技、三德科技等46家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全区共有6个国家级工程中心,8个国家及省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17家,研发人员达1.52万人,占员工总数的15.9%。
二、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加快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以下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
1.资源制约加紧
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地投入,而土地、能源、资金等资源供应总体偏紧,供求关系持续紧张;征地拆迁安置的难度逐年加大,开发建设成本不断攀升,资金压力日益加重;外商在投资中往往采用多处选点谈判的策略,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高新区的发展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
2.区间竞争加剧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导,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已成为各地加快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不少省、市(地)、县(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都通过税收减免、土地转让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项目、资金、技术和投资者,各区之间争投资、争国际合作、争技术成果、争项目、争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
3.体制尚待理顺
与其他省市的高新区相比,麓谷园区开发时间较晚,大项目聚集不多,产业链尚未形成,管理体制仍然不顺,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体制的改革、创新过程中,如果新、旧体制的运作在太多问题上出现矛盾和摩擦,难以协调和结合起来,就容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的体制回归。
三、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1.总体思路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理顺体制、扩大空间为基础,以增加总量、提高效益为核心,以打造品牌、形成特色为关键,以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为保障,实现一、二次创业有机结合,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着力把长沙高新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高度聚集、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1)着力提高招商引资质量。一是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作为招商工作重点;二是招大引外、紧盯优质项目;三是围绕已有的较大企业抓产业链的延伸招商;四是大力引进能够促进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配套项目。进一步完善招商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加速拓展麓谷新城框架。抓住河西新城开发和长沙市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依靠产业驱动、投资拉动,快速推进麓谷科技新城建设。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按照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理念,提高规划水平;多渠道筹措城建资金,打开路网框架,实现新城的快速扩张,并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城市管理体系。力争打造一个以生态和科技为特色的新城区。
(3)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整合各类资源,强化产业引导,进一步做大做强先进制造、软件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加快软件、新材料、传感技术等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继续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公用技术平台建设,拓展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
2.战略目标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一是经济规模与产业特色实现新突破。形成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为特色的、由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集团为龙头、带动配套企业发展的集群产业发展格局。二是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形成与支柱产业相关的公共技术支撑体系和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尤其是主要产业集群掌控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3.战略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力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1)培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实力。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制定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地和产业优势,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制定实施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的园区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和扶助作用。
切实加强产业服务。建立园区与各类能源供应商的经常性联系协调机制,确保能源供应。重视企业技术申报、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的服务,严格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落实园区零收费政策。大力发展各主导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和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服务体系。
(2)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通过整合优惠政策、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形成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各园区的比较优势,促进长沙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关键技术、社会事业等项目与全球资源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起点对接。
突出招商引资在对外开放中龙头地位,形成能激发招商部门活力、增强社会引资合力、调动企业引资动力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以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主要目标,突出招大、致力引外、注重引智。鼓励企业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完善创新创业体系,持续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积极推进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鼓励企业集成创新和科技人才带领创新团队进行原始性创新。
有效整合官—产—学、研—资—介等创新创业资源,着力构筑公共技术资源共享企业研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和中介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跻身国家百强行列,创新能力综合排名持续保持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4)加快体制创新,优化综合环境。理顺地方政府、科技部门与高新区的关系,积极探索以高新区为基础建立行政新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为高新区加快发展准备体制基础。完善“一区四园”管理体制,继续坚持长沙高新区对各园区“统一政策、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统计”和“利益共享、财税分成”的管理格局。
牢固树立“人才强区”理念,优化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着力加强机关党政管理人才、高新技术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区域性人才聚集效应。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品牌,就是生产力”理念,真正构建低成本、高效率、零障碍的规则服务型园区,使高新区成为聚集资源、打造财富的“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