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摘 要: 汶川“5·12”地震已进入灾后安置和重建阶段。由于这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受灾地区的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地质、水文、气象诸多角度,考虑建筑的标准、厂房选址、住宅宜居性,还要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人口密度和潜力,考虑区域的主体功能、产业定位以及城乡一体化布局;不仅要有高标准的设计规划,还要有合理可行的投融资方案。因此,重建工作应在发展观的统领下,体现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笔者探讨了对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布局,产业升级,投融资模式,生态承载力,灾区重建
汶川“5·12”地震已进入灾后安置和重建阶段。由于这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破坏,受灾地区的重建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地质、水文、气象诸多自然角度,考虑建筑的标准、厂房选址、住宅宜居性,还要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人口密度和发展潜力,考虑区域的主体功能、产业定位以及城乡一体化布局;不仅要有高标准的设计规划,还要有合理可行的投融资方案。因此,重建工作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体现系统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笔者就初步想到的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一、科学评估灾区生态承载力,适当移民
这次地震伤亡惨重,除了震级高、震源浅外,与这一区域人口和城镇密度较高不无关系。应组织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方专家,对处于地震断裂带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几个重灾区域,进行科学的人口承载力评估。把那些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方,确定为不适宜居住区域,尽可能迁出村民,恢复自然原貌;把一些自然条件恶劣且毁坏严重的乡镇和行政村,考虑进行合并;对有的县城(包括县级市)和地级市主城区的人口和城区面积应限定在一定规模之下,并实施严格的控制。部分山区移民可安置到成都平原甚至外省市。
二、调整工业企业布局,借重建契机促产业升级
据四川省提供的资料,这次地震造成2万多家工业企业不同程度的受损。其中值得关注的是,过去按照“山、散、洞”布局的三线企业受损最重。对于这类企业的重建一般不宜原址恢复,也不宜异地复制。尽可能使这些企业搬进工业园区,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循环原理,进行优化配置;对那些损毁严重或已严重落后的技术装备,适时进行更新换代,使重建企业有一个新的高起点;而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新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的企业,要借此时机坚决淘汰关闭。此外,对某些拟建项目尤其是重化工项目(如彭州的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应重新论证选址的可行性。
三、提高建筑标准,改进建筑结构,增加木质房屋
通过这次地震,人们已广泛意识到要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这除了将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提高到七级以上,还要重视建筑材料结构的改进。一是减少钢筋水泥房屋,尽管它还会是建筑材料的主体,尤其是楼房;二是不再建砖混结构的房屋,而代之以框架结构;三是适当增加木质房屋,尤其是乡村。很多发达国家的乡村住宅大多为木质结构,不仅环保,居住舒适,而且木材相对于钢筋水泥消耗的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四川地震最使人揪心的是大批校舍垮塌造成学生死伤。在国外,学校的建筑质量一般都相当高,甚至成为接纳灾民的临时场所。这次灾区重建,首先要把学校建好,严把教学楼和校舍的质量关,使学校成为重建区域最好的建筑之一,让所有的家长放心。社会捐助资金中有很多明确定向捐给学校,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部门检查落实,并向捐助者及时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五、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共同参与的投融资模式
肯定地,灾区重建中大部分项目的建设资金要来自各级政府财政(中央已建立灾区重建基金),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政府办公机构和各种事业单位等等,但不是所有重建项目都要政府拿钱。很多商业性设施需要经营者筹资建设,若经营者确有困难,政府应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大多数居民住宅,有人建议让开发商离开,而由政府承担。这种观点是不妥的。政府不可能完全把居民房屋建设都承担起来,能够承担的只是部分保障性住房;要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到灾区建房,政府可为开发商提供土地、税收上的优惠,同时对房价实行相应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