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病根:配置性资源断裂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6-25
[摘要]东北老基地面临的资源问题除了资源枯竭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体制改革、经济战略调整和市场化替代而造成的配置性资源断裂问题。因为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配置性资源在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地位尤其特殊。东北地区的国有自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最先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最根本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产品找不到销路。这等于原来都由国家包揽的企业的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了,支持东北国有企业的两个生死攸关的配置性资源断裂了。

  “配置性资源断裂” ,这个词是刘少杰教授口中听到的。通过刘教授的解释,第一感受是“豁然开朗”,不是对于“配置性资源断裂”,而是对于“振兴东北”。
  ?? 一、是什么使东北可观的产业基础、城市化程度、人力资源等优势失效
  ?? 刘教授说,在东北,自然资源枯竭型城市问题的严重性是毋庸置疑的,是必须重视的。但东北的优势也是其他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它的产业基础,它的城市化程度,它的人力资源优势,等等。单纯的本地自然资源枯竭就会使所有这些优势全部失效吗?有些会,比如“煤炭”,但也不是全部失效。而更多的则不是,因为资源是流动的:在时间上,在空间上,在社会中!
  ?? 刘教授解释道,事实上,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资源问题除了自然资源枯竭问题,更重要的是因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战略调整和市场化替代而造成的配置性资源断裂问题。因为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配置性资源在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地位尤其特殊。
  ??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一五”和“二五”期间,曾经得到了国家在配置性资源上的大力支持。这些配置性资源支持包括:生产技术的优先配备,生产资金的大规模投入,生产产品的统购统销等。它们既包含物质生产资料的直接调拨,也包含对物质生产过程的制度安排,这些资源的获得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建立的根本条件。因此,东北老工业基地自其建立之日起就对配置性资源有着不可分离的依赖关系。也正是这些配置性资源的大量投入,埋下了东北老工业基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陷入困境的祸根。
  ?? 80年代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其趋势之一是由中央政府掌握的配置性资源不断地由国家集中分配到地方分散自主,也可以说由政府配置转向由市场调节。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这显然是一个致命的资源丧失。如果说停止优先配备生产技术,在企业生产中的影响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而资金投入和产品包销政策的改变则立刻就能反映出来。所以,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自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最先表现出来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最根本的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产品找不到销路。这等于原来都由国家包揽的企业的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了,支持东北国有企业的两个生死攸关的配置性资源断裂了。
  ?? 概括地讲,东北老工业基地原来只是整个国家生产机器中的一个部件,它的整个结构、功能也都是以此为初衷设计的。而现在,计划经济这部机器不在了。
  ??二、因素使东北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更敏感,对于其他地区是阵痛,对于东北是休克
  ?? 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大部分是上世纪50和60年代建立起来的,运行到90年代,设备大部分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换代,需要大笔资金投入才能解决。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关头,国家资金来源被堵截,不仅无法更新设备,而且企业的生产资金也面临严重紧缺。90年代中期,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坐镇东北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即解决企业相互拖欠资金问题,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东北地区国有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
  ?? 至于产品包销问题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习惯于依赖国家包销产品的国有企业,在东南沿海地区非国有企业的灵活的市场竞争能力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大批产品积压,逐渐使企业生产进入窒息状态。
  ?? 刘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同自然资源相比,配置性资源具有人为性、权力性和制度性,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社会问题上集中表现为政策性。因此,配置性资源的断裂实质是政策支持的终止。虽然国家关于配置性资源的政策在全国是统一的,但是从历史的连续性上看,对东北地区的影响要比其他地区强烈得多。对于从市场经济条件中发展起来的东南沿海的非国有企业来说,中断国家对企业的配置性资源是一件好事,而对在计划经济条件中发展起来的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来说,中断配置性资源等于把它们推上绝路。
  ?? 三、配置性资源断裂所带来的是连锁反应,“并发症”、“合并症”的出现,使东北问题沉重而复杂
  ?? 通观“资源枯竭”,刘教授说,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问题是综合性的。
  ?? 首先,资源枯竭导致了产业资源的枯竭。在抚顺和辽源等地,我们看到,因为煤矿资源的枯竭,不仅煤矿大批停产和倒闭,而且与煤矿相关的一大批企业也纷纷陷入无可挽救的境地。例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到80年代仍然很兴旺的抚顺挖掘机厂,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挖掘机厂,其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很好,工人们进了这个特大型国有企业都干都十分自豪。而现在已是气息奄奄、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象,职工人数一减再减,已由90年代初的1.3万人减至3000多人。命运类似的企业还有:电磁场、机修厂、橡胶厂、第二纺织厂、毛纺厂、化工厂等难以列数。企业日趋衰落的命运很快波及到商贸、饮食等服务业,因为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没有工资收入,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必然随之萎缩,商贸、餐饮等服务业也自然难以兴旺。
  ?? 产业资源枯竭的更重要原因在于配置性资源的断裂。抚顺市的这些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兴旺变为萧条,与资金投入和销路中断等配置性资源的资源断裂是直接相关的。在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等东三省的中心城市,不属于自然资源依赖性的国有企业也有很多陷入了严重困境。吉林省有一个曾是全国学习榜样的超大型化工企业:吉林化学工业集团,改革开放以来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很多运转了几十年的设备亟待更新,但是因为缺少资金而无法实现。设备老化,产品质量无法提高,市场竞争力日趋下降,产品销路越来越窄,很多分厂纷纷停产半停产。
  ?? 其次,产业资源枯竭直接导致就业资源枯竭。在东北所有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中,就业问题都是最令人焦急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前所述,有146万城市人口的抚顺市有离岗职工28.6万人,待业人员18.4万人。这些失业和无业人员无法解决就业问题,尽管政府和企业想了许多办法,但也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因为全市最大的就业领域已经枯竭。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还未到来,据抚顺市官方报告,抚顺矿区仅有煤炭可采量为1.68亿吨,到2020年,抚顺5个煤矿将全部停产,现有在岗职工9.4万人,下岗和退休工人12.5万人,到时将有40余万职工和家属的生活保障问题难以解决。
  ?? 再次,产业资源和就业资源的枯竭严重挫伤了社会成员的社会信任。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有企业的职工们充满对国有将面临快速的信心,对政府提出的各种改革措施都予以支持,在工资比小商小贩低了很多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动摇对国有企业的信任,甚至开始推行下岗分流政策时,下岗职工仍然怀着国有企业终将克服眼前困难的信念,忍受生活遇到的贫困,而不去从事市场经济活动。
  ?? 可是,自大批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工人一批又一批地沦为失业者,人们的社会信任发生了变化,不仅下岗失业人员对政府的一些政策持怀疑和抵触态度,对企业的改革措施十分反感,而且其他社会成员也对改革的前途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命运忧心忡忡。在抚顺、本溪、辽源、白城和双鸭山这些城市中,从政府机关、企业车间到街头巷尾,都能够听到悲观不平的怨言,感受到前途无望的消极心理。这种社会信任衰退或丧失的现象比自然资源枯竭的危害还要大,因为社会信任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是内在的不可计量的深层资源,社会信任的枯竭将使社会成员动摇对社会前途和自己生活前途的努力追求,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来源将会干涸。
  ?? 面对记者逐渐拨开迷茫,但却更加沉重的表情,刘教授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也不是没有绝路逢生的机会。它要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运行机制,改变自己对政府的依赖性。但这又谈何容易,如果国有企业不在自己的制度上发生彻底变革,仅凭某些管理措施的变化是无济于事的。或者说,国有企业不在产权制度上进行具有根本性的改革,在其他制度上做修补性的调整解决不了它面临的配置性资源断裂问题,也就是说它不可能为自己找到新的发展资源。“配置性资源断裂”是“病根”,其他的问题多多少少都是它的并发症。综合治理没有疑问,但前提是认清“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