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差异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崇献 时间:2010-06-25
 目前北京的辐射能力远弱于上海 

  时下人们热衷于评论和比较的三大“城市群”或者“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而其中的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更是比较的重点。经济辐射能力是指在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综合影响能力和带动能力。 

  经济中心城市通过聚集和辐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与其周边城市以及经济腹地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经济中心城市的聚集主要源于其自身经济的规模效益、市场效益、人才效益和设施效益等,正是这些效益的吸引使得区域中的二、三产业,资本、人才、原材料、技术和信息不断向中心城市聚集,极化效应使经济中心城市的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能够保持快速增长,这些又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地位。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源于中心城市对其自身结构的优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方面,因技术进步带动产业升级使传统产业开始不断向腹地转移;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中心城市的规模效益逐渐丧失,土地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攀升等原因,引起部分人才和资本向周边地区迁移。因此,扩散既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向周边城市经济腹地转移,又表现为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溢出。其结果是在中心城市周边形成了卫星城和城市群,同时带动了周边经济区和乡村的发展。 

  从目前的所谓的三大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来看,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无庸质疑的,广州作为狭义“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没有太大争议,而北京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城市还是存在颇多争议的。关键还是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与上海相比相差很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周遍地区没有发挥带动作用,而是产生了“负拉动”——从这一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却没有反哺区域经济,例如天津感觉自己的发展受到了北京的压制,河北觉得自己为北京发展做出的牺牲和奉献多于获得的利益,从而影响了本地区的发展。 

  上海和北京作为中国的两个超级大都市,两者自身的发展都很快,但两者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却相差很大。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快速发展带动了相邻的江苏、浙江相关地区的快速发展,其周边各个主要城市也主动和上海接轨、协调,主动接受上海的辐射和带动,“长三角”在上海的带动下群龙起舞,渐入佳境。而北京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其辐射带动能力非常有限。事实上环渤海地区在目前和相当长时间内,在经济发展方面难以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中京津冀、沈大、济青三大板块都是在相对独立发展,北京对后两者的辐射影响微乎其微,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而北京对周边地区,即天津、河北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甚至在很多时候是聚集效应大于辐射效应,形成了“空吸”作用——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 

  北京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们把辐射力局限在经济的范围之内,因为辐射能力不仅仅包括经济辐射能力,例如在文化辐射能力方面北京可能远远强于上海。从发展的进程来看,一个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是伴随着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阶段才能明显表现出来,在某一阶段可能表现为聚集作用大于辐射作用,而在另一阶段可能表现为辐射效应大于聚集效应。北京现在的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并不意味着在这方面将永远不如上海。此外,我们研究某个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是要考虑其范围的,在某个辐射半径范围内,可能辐射能力很弱,或者没有,而在另外一个辐射半径范围内,可能辐射能力很明显。我们说北京的辐射能力弱是说北京对天津、河北的辐射能力弱,是相对于上海对江苏、浙江的经济辐射情况而言的。 

  北京和上海相比在经济辐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包括经济、政治、地理的原因,也包括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具体来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北京的经济规模明显小于上海。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一般来说与其经济规模是成正比的,经济规模大意味着需求和供给能力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溢出”效应,即对周边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力度和对周边地区的产品的吸纳消化能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公报,2004年上海的GDP是7450.27亿元,北京的GDP是4283.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74倍,所以北京在对周边地区的“溢出”效应和市场支持方面要远弱于上海。 

  第二,北京的面积要明显大于上海,并且北京西面、北面环山。北京的面积是16800平方公里,上海的面积是5800平方公里,前者几乎是后者的三倍,并且北京的北面和西面环山,条件比较差,这造成了北京自身吸收了其核心城区辐射出来的大部分能量,并且严重阻碍和北京对其以北、以西的河北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而上海地势低平,自身面积小,经济规模大,很容易辐射到附近的苏州、嘉兴等地区。上海到苏州的距离也就相当于北京到其郊县密云、平谷的距离。 

  第三,北京地理位置不如上海。北京的地理位置不如上海不仅体现在地势多山,而且主要体现在交通状况不如上海。上海的交通状况远优于北京,上海不仅是中国首屈一指的海运港口,而且是扼长江“黄金水道”龙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巨大,在物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聚集和疏散功能。此外,上海在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方面也是走在前列,建立起了立体化的交通体系,经济辐射能量的传导路径比较通畅。而北京只是铁路交通比较发达,在人员集散方面比较发达,而在货物集散方面远不如上海。从环渤海地区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大连,山东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青岛、烟台,华北其他地区的进出口货物集散主要通过天津,北京没有航运贸易中心的优势。 

  第四,经济腹地存在明显的差别。首先,上海的经济腹地要大于北京,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理论上都是上海的经济腹地,并且经济基础好,主要城市布局比较合理,对上海形成“众星捧月”态势,而北京的经济腹地理论上也不小,但经济基础比较差,吸收经济辐射的能力比较差,并且天津和北京的地理布局使二者的辐射产生了抵消作用。其次,从地区协调程度和能力方面,长三角要远好于环渤海地区,无论在配合意识上还是组织保证上,上海都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第五,上海的中心效应。上海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点培养的金融中心,拥有我国最大的股票交易所和其他商品期货交易所。至2004年末,在沪经营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13家,其中,银行及财务公司75家,保险机构23家,证券机构15家。随着上海浦东进一步开发,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会进一步加强,中资、外资金融机构将进一步向上海集中,包括中国中央银行也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上海将成为中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企业融资的重要场所,发挥重要的资金聚散功能。北京虽然也是华北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没有股票交易市场,并且也不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全国金融中心,其前景与上海相比不容乐观,相对来说,上海有金融中心的优势。 

  第六,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北京的经济辐射能力不如上海,还和两地的经济结构有关。北京的经济强项是新经济相关产业,服务业、金融业比较发达,而上海的服务业和金融业同样发达,甚至更发达,但制造业远强于北京,上海的钢铁、汽车、造船、机械等制造业基础雄厚,北京的传统只要是钢铁、石化,近些年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吸纳就业能力还不强,和周边城市的产业关联度也小。其次从外贸进出口和利用外资方面看,上海2004年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600.26亿美元,吸收外资合同金额116.91亿美元,实际到位金额65.41亿美元,北京2004年全年进出口总值946.6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6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8亿美元,上海经济的外向性要高一些,并且上海周边地区的外资外贸水平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外部经济和产业集群效应。所以相对而言,北京不具有制造业中心的优势。 

  最后,天津对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抵消效应。天津和北京作为两个特大的城市相距很近,天津有港口航运优势,而北京有首都的优势,但长期以来,北京和天津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是各自发展,很少有成功的协调。 1987年国务院把天津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的口号是打造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中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然而,十年来和北京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天津专家指出:“北京的首都优势压得天津喘不过气,只要天津要上一个项目,北京肯定要跟进。北京看着天津的泰达开发区搞得不错,就想把这一开发区弄过去。北京说自己没有出海口,就曾提出要把天津港划归北京管辖。”反过来看,以天津相对于北京的经济规模和地位,也不甘心作为北京的陪衬,而是强调自身的经济中心地位,天津在航运和制造业方面的独立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北京在这方面的经济辐射能力。 趋势分析 

  从目前上海和北京的发展规划和趋势看,两地的辐射能力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主要原因有: 

  第一,北京的去“经济中心”化定位。北京在最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不再强调经济中心地位,而是强调建设宜居城市为重点,控制北京的外来人口数量,重视环境建设,并且对产业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这种定位也许会提高北京的生活质量和方面的吸引力,但可能会相对降低北京的经济总规模,从而降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而上海则是在全面加强其航运中心、中心、贸易中心、制造业中心和服务业中心的地位,并且在不断扩展其势力范围,其经济辐射能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第二,“长三角”的协调发展战略。长江三角洲15城市市长已经升级为市长联席会议,已经开始从组织方面采取实质性措施,协调发展该地区的经济。并且在杭州湾和长江上要陆续修建大桥,使周边地区和上海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便在发展中取得共赢,在共赢中中发展。而北京和周遍地区的协调虽然多次提起,却没有实质性进展,除了河北廊坊等地区接受到北京天津一些经济辐射之外,其他如唐山、保定、承德、张家口、沧州等基本上都是独自发展,来自北京的辐射推动很少。 

  第三,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对两城市的效应基本上可以抵消。奥运会和世博会将先后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将会给两城市带来旺盛的旅游、饭店、餐饮业发展机会,并且会带来两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的进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方面,奥运会可能要大一些,不过世博会的会期要更长一些,所以这两次盛会对这两个城市的影响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在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方面,北京也不会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大大增强其经济辐射能力,更不会一跃而超过上海的经济辐射能力。 

  关于北京增强经济辐射能力的一些看法 

  第一,经济中心和中心职能并不冲突。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但是作为一个13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不可能没有很强的经济功能。北京的巨大消费能力、发达的第三产业、国际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及全国的枢纽的地位和“买世界,卖全国”贸易中心地位等,就足以表明北京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经济中心。更何况北京还有着较为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呢?椐最新一期《财富》杂志公布了2004年全球500强名单中,(未包括地区)仅有15家,其中前12家的总部均在北京。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北京也是中国大型跨国企业的控制与决策中心。北京经济中心的地位,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不仅不能削弱这一中心地位,反而应该强化它。考虑到北京作为首都和北京市目前的发展特点,在强化经济中心地位时,要禁止新建、限建或转移现有的高能耗、高污染、用水量大的产业或项目,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金融业,把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高精尖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向东南发展,逐步和天津一体化发展。北京目前的发展基本上是以城区为中心,以环路和辐射路为骨架向外“摊大饼”,向外铺摊子的同时,也是向外辐射的过程。北京郊区已经得到北京明显的辐射,已经在加速发展,其中东面南面基本上已经辐射到了三河、廊坊等地。但存在的问题是,在京津冀之间还是缺乏协调,北京重点在向北扩展,天津重点在向东扩展,还没有靠近的意思。作为京津冀的中心城市,很多中心城市功能是由京津两市共同承担的,如果不能协调发展,将会形成内耗,不仅难以成为环渤海的中心城市,而且在京津冀地区仍将保持一团散沙,在全国的城市经济群中的地位将会不仅则退。所以京津冀地区要加强协调,北京向东南发展,天津适当向西北发展,必要时可以合并廊坊,使两个城市逐渐融合,使北京成为新经济中心、总部经济中心、金融中心、服务业中心,使天津成为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和贸易中心。 

  第三,沿渤海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逐步扩展两翼,逐步与“沈大”和“济青”经济圈合拢。北京要成为环渤海的经济中心,除了要和天津融合加强航运中心和制造业中心建设之外,还应该积极向两翼扩展。在和辽宁、山东、河北诸省协商的基础上,积极着手建设环渤海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向北连结唐山、秦皇岛、锦州、营口,和沈大经济圈合拢,向南连结廊坊、沧州、东营、潍坊,和济青经济圈连通,使环渤海真正成为联系密切的经济圈,而不是目前的三足鼎立局面。同时,北京还可以加强北边的通道建设,为内蒙和蒙古国的物资集散服务,把腹地扩展到内蒙、山西和外蒙古。经济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一方面,经济中心城市通过产业专业转移和为腹地提供综合服务,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中心城市通过对腹地优势要素的积聚作用不断强化自身的增长极地位。腹地是经济中心城市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腹地对经济中心城市的影响取决于腹地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联系的紧密度。当前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腹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较低,这已成为京、津两市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经济中心城市与腹地的联系是使整个经济区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 

  1.    “‘3座大山’阻碍城市群建设 怨言直指北京上海”,来源:《国际先驱导报》,作者:杨一帆。引用的网址:http://www.nywb.com.cn/news/2004-12-15/20041215944244505.htm。 

  2.    “北京与城市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来源:经济学家网站,作者:彭红斌。引用的网址: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123。 

  3.    “城市:综合经济中心定位”,来源:中国网。引用的网址:http://www.cpirc.org.cn/yjwx/yjwx_detail.asp?id=2530。 

  4.    “重要城市新一轮扩张:北京和上海的欲望号街车”,来源:《财经时报》,作者:陈红、彭婷婷、尤康。引用的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g/20050116/12151297536.shtml。 

  5.    国家统计局北京、上海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