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组织效率解说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魏忠栩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西部地区产业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具有明显的资源和成本优势,但是地区产业资本收益率却存在明显的东西递减的现象。这表明各地区产业组织状况决定的组织效率差异是我国地区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产业组织效率,使潜在的产业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利润,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自主持续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组织    经济增长   组织效率   

一、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悖论” 
我国市场化改革经历了20多年,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改革以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无疑应该归功于市场组织机制的作用。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众多源泉。在市场组织机制下,导致经济增长的各因素,无论是投资扩大,还是技术进步,或是组织创新,甚至人力资本积累,都受到利润因素的影响。较高的收益率既可以满足资本自我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从而促进投资水平的扩大,还可以激励企业从事技术进步,组织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从产业组织角度看,收益率代表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保证厂商的产品价值实现,完成“惊险的跳跃”。在市场组织机制过程中,收益率对经济增长无疑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可置疑的,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必定表现为地区产业资本收益率的明显差异。由于统计资料比较完备,工业经济市场化程度高以及工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决定作用等原因,我们就以工业企业范畴来观察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就工业而言,我国地区工业资本收益率存在明显的东西递减关系(见表1),这正好吻合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情况。 
表1 地区资本收益率比较(单位%) 
地区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 7.333 7.672 6.951 9.554 14.211 14.063 16.331 
中部 6.080 4.605 3.368 6.390 13.929 12.940 13.402 
西部 2.152 2.662 1.420 1.968 7.978 8.301 9.374 
全国 5.984 6.218 5.466 7.895 13.338 13.070 14.773 
资料来源:《统计年鉴》1998-2003年度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统计和1996-1997年度各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统计。资本收益率为利润总额和实收资本之比。 
收益总是和成本与收入相联系的。在统一市场价格水平之下,具有成本优势的厂商总是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我们假定: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则我们可以通过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来考察地区经济增长潜力。该指数值越高,表明该地区产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优势或资源优势。假定,各地区产业组织效率相等,那么地区产业利润率和地区产品竞争力是正相关的。 
理论上而言,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越高,则经济增长应该相对更为理想。然而,通过我国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比较观察,情况正好相反。我国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呈现东西递增的现象(见表2),这正好与东西递减的产业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长速度的地区分布形成一个“悖象”。 
表2 地区产品竞争力对比 
地区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东部 0.174 0.174 0.164 0.166 0.167 0.159 0.160 
中部 0.203 0.200 0.197 0.201 0.224 0.210 0.210 
西部 0.243 0.233 0.229 0.226 0.236 0.236 0.236 
全国 0.188 0.186 0.177 0.179 0.184 0.176 0.17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3年度的各地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指标统计和1996-1997年度各地区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统计。地区产品竞争力指数为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成本差额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值。 
    二、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组织效率解释 
东西部地区的收益率和产品竞争力分布,似乎是一个比较反常的“悖象”,具有成本或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收益率却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正是这个“悖象”表明了,导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是产业组织效率的巨大差异。 
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效率相对较低表现之一就是相关的组织费用负担相对较高。我们可以通过各项期间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指标可以看到这一点(见表3)。 
表3 各地区工业企业各项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地区 管理费用率 销售费用率 利息费用率 销售税金率 
年份 1999 2000 1999 2000 1999 2000 1999 2000 
全国 6.95 6.47 3.68 3.57 2.88 2.20 1.87 1.71 
东部地区 6.52 6.03 3.71 3.55 2.38 1.82 1.26 1.18 
中部地区 7.87 7.15 3.69 3.49 3.85 2.40 2.61 2.32 
西部地区 9.14 8.33 3.93 3.88 4.88 3.03 5.01 4.4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经济贸易年鉴》相关年度的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而来。 
产业组织费用负担的东西递增现象正好可以说明我国产业资本收益为什么在区域上呈东西递减。这一现象也正好表明了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中西部地区产业相对于东部而言是具有较大的潜在竞争优势,但是低效率的产业组织阻碍了潜在优势转化为微观企业收益。较低的资本收益必然导致资金外流和资源向外转移,从而使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到限制。由此可见,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效率相对落后是地区经济增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三、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组织效率的对策 
    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组织效率措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完善企业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组织的经营效率;保持行业内的协调和联系,避免过度竞争;改善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规范政府行为,采取适度的地区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等等。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的对策,努力降低产业组织所负担的各种费用,提高产业组织效率,才能使潜在的优势转化为实际的产业利润,从而才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快速的自主持续增长。 
本人理解,目前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加快和深化企业体制改革,真正使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产业组织微观主体。要以产权改革作为突破口,真正使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具有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市场压力。只有这样,企业之间才能展开有效的兼并、合并等市场行为,资产存量才能实现合理流动和重组,分散经营、重复建设、规模效益差、专业化程度低等阻碍经济增长的缺陷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矫正。从改革的过程来看,中西部的改革步伐一直落后于东部,这正是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之一。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是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成为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以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其次,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性,在地区产业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区域封锁、市场分割和不合理的行业壁垒等现象在落后地区相对严重,制约了资源在各地区、部门和产业之间的合理流动,间接或直接的增加产业组织的费用负担,造成产业组织效率底下。促进区际贸易和资源流动,不仅可以通过竞争让企业组织产生提高组织效率的内在要求,而且可以发挥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比如,通过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引入先进组织形式、生产技术以及资金等等,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三,在通过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来完善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市场中介和行业组织的协调和服务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和完善各种市场中介组织,对市场实行有效的非行政监督,为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使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的、公正的、顺利的进行,从而减少了微观主体的信息成本负担。通过市场监督和市场中介,就是把尽量多的市场信息公开化,减少私人信息空间,从而提升市场组织的运行效率。 
第四,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优惠力度。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倾斜降低了东部地区产业组织费用负担,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快于内地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政策倾斜向伴随的,西部向东部的经济转移也十分明显,也就是说,内地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如果政府对东西部地区没有在政策上的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要求各地区在同一市场条件下竞争,则存在竞争起点的不公平,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适度的政策倾斜,可以降低落后地区的产业组织费用负担,对内地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资料:
[1]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朱勇•《新增长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
[4] 沈坤荣,马俊•《中国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5]赵红星,邓继敏•《制度创新和西部大开发》[J]•经济与管理论丛,2003年第1期;
[6]袁志刚,范剑勇•《1978年以来中国的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