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区域发展路径:泉州、温州的比较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产业集散 要素配置
统筹区域发展,是提高地区发展整体水平,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基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前提。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使沿海发达地区与山区欠发达地区在产业互动中取得共同发展。福建泉州、浙江温州两市虽属沿海发达地区,山区面积却都占有79%和78.2%,地区内县域之间发展环境差别较大。改革开放前期,两市沿海市(县)和山区县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泉州、温州两市都大力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发展,走出一条区内县域经济统筹发展的路子。
一、统筹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温州两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十分明显,泉州市的安溪、永春、德化三个山区县和温州市洞头、文成、泰顺三个山区县发展相对缓慢。据1979、1985、1994年统计资料分析,安溪、永春、德化三县合计工农业总产值和总产值占全市总值的比例分别为22%、17.2%、8.78%和17.9%、11.97%、7.24%,均呈下降趋势,说明三县与全市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 温州11个县(区、市)中,经济最落后的洞头县、文成县、泰顺县从1985-1998年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全市平均速度5-8个百分点,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比全市人均值少3000-6000元,三个县合计国内生产总值占温州市总值的比重由1980年8.2%下降到1985年7.7%、1995年4.5%和1998年4.1%。 从表1分析可以看出:从1994年到2000年,泉州市三个山区县工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以及增长绝对数都超过全市平均值,说明六年来泉州市山区县发展速度快于沿海县(市),山区与沿海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区域间存在协调发展趋向。2001年,三县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在全市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6.9%和12.9%,
表1:泉州、温州山区县工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指数
泉州(1994-2000) 温州(1994-2000)
年均增长率 全市 安溪 永春 德化 全市 洞头 文成 泰顺
工业总产值 17.15% 29.68% 21% 30.88% 27.34% 21.07% 22.16% 20.35%
增长倍数 3.03倍 5.7倍 4.8倍 6.5倍 3.43倍 1.78倍 2.26倍 3.19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 年均增长率 10.06% 12.88% 11.8% 13.68% 9.08% 16.18% 13.55% 11.71%
增长倍数 2.06倍 2.36倍 2.27倍 2.48倍 2.15倍 2.43倍 1.96倍 1.93倍
资料来源:泉州、温州《2001年统计年鉴》
比1994年回升6-8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差距日益缩小。温州市三个山区县工业增长率和增长绝对数均低于全市平均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洞头县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文成、泰顺两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全市平均数,但绝对值低于全市平均数,说明文成、泰顺两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较低,农民收入提高比较慢。但统计表明,1999年后三个县各项指标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上述分析说明,泉州、温州两市区域发展差距日益缩小,统筹区域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就泉州、温州两市比较而言,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泉州略强于温州。
二、统筹区域发展路径分析
一般而言,统筹区域发展主要有三种实现途径:一是在高梯度地区的示范带动下,低梯度地区谋求自身发展。二是地区政府通过扶贫、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区域间强制进行生产要素配置。三是在市场机制引导下,按照互惠互利原则,产业发展要素在区域间以服务输出、产业转移、合作开发等方式提高配置效率。从泉州、温州两市的情况分析,两市统筹区域发展的路径各自特色,取得的绩效也各有差别。
1、示范带动:以工业化为导向的落后地区自主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大部分地区加速发展,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改革开放初期,泉州、温州两市工业化都是从沿海、沿江平原地区开始发动,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和温州市的瑞安、乐清、鹿城、龙湾等沿海地区成为两市经济相对发达地带。两市以加工工业为主导的沿海地区农村工业高速发展,不仅为山区县丰富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为山区县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如泉州市区第三产业(主要是餐饮业)和沿海晋江、石狮等地工业、建筑业中,有许多工人来自安溪、永春、德化以及洛江区的河市、罗溪、马甲等乡镇。同时山区县也根据自身资源和环境出发,在努力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觉把区域发展定位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原辅材料的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山区县积蓄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和社会资本,许多在发达地区就业的工人学到了生产和管理技术,逐步回乡创业。山区县各政府逐步改变自身经济发展定位,在沿海县(市)工业化示范作用下,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积极扶持本地能人立足本地资源和传统工艺优势,创办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努力把资源特色尽快转化为产业特色、市场特色。安溪县立足“中国铁观音之乡”实际,围绕做好茶叶这篇文章合理进行区域分工。外安溪以发展工商为主,发挥侨台优势,吸引沿海县市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同时,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竹藤工艺、食品、建材、服装、钢铁、铁木家具等支柱产业,并着力建设茶叶批发市场。“九五”期间始终位居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2001、2002年均被评为全国最有竞争力县(市)第99位,位居全省经济实力第十一位。 永春县立足本县是全国芦柑生产基地,围绕柑桔这一农业主导产品推进产业化经营,发展深加工,并立足本县资源优势,发展煤炭、陶瓷、竹木深加工和运输等产业,推进山地资源合理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1%,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3.2%。工业产值在泉州市的比重由1994年2.24%提升到2001年3.39%。 德化县立足本地丰富的高凝土资源和传统陶瓷制造工艺优势,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西洋工艺瓷为主导,大力发展工艺陶瓷业,并围绕陶瓷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率,改建和推广电热窑、油窑、煤气窑、液化气窑等新工艺新能源生产线,并围绕陶瓷业生产线开发与之相配的树脂、竹藤、蜡烛、铁件、破璃工艺等,带动了陶瓷机械、陶瓷化工、瓷土开采加工、彩印包装、耐火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十年来陶瓷业产值年均增长20%,占有全县工业产值75%,经济综合实力由1996年全省38位跃居2001年全省第13位,连续四年跻身“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行列,国内生产总值在泉州市的比重由1994年的2.42%上升到2001年3.51%。 温州市洞头、文成和泰顺三县由于条件和区位条件的限制,1995年以来三县国内生产总值虽然分别保持年均11.37%、12.57%和10.97%的增长,但与沿海地区的距离仍继续拉大,2001年三县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市总量的比率分别为1.1%和1.46%和1.44%,洞头和文成两县分别比1998年下降0.4、0.04,而泰顺县也仅微增0.34个百分点。三个县经济没有明显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地理条件差异。文成县、泰顺县地处山区,洞头县为海岛,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二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数量有限的个私企零星分散,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工业生产不成规模。三是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三县均没有立足各自的实际培植具有地域优势的支柱产业。
2、行政驱动:政府以强制手段配置区域间资源。政府以行政手段配置区域产业发展要素,虽然具有强制性,却是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重要办法。
一是财政资金无偿投入。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温州两市沿海县(市)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沿海县(市)。2001年,泉州、温州两区市沿海县(市)财政贡献分别达85.8%和78.4%,沿海县(市)财政持续增长为两市对山区实行强制性财政投入提供了保障,协调了山区和沿海的资金配置,发挥了先富带共富的投入效应。“九五”期间,泉州市投入资金3.4亿元(其中有偿0.95亿元),改善贫困山区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市省市定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从1995年1701元增长到2000年3460多元,年均递增达20%以上。 温州市“八五”期间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近5亿元,资助7332个山区扶贫建设项目,成效显著。
二是扶持贫困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山区龙头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山区合理开发山区资产和矿产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山区与沿海协调发展步伐。泉州市每年从财政拨出2000万元周转金,扶持山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八五”期间累计投入26.07亿元,重点加强山区农业小利建设和山区综合开发。 温州市对规模型扶贫开发基地和龙头企业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市里重点扶持“十大千亩扶贫开发基地”和“十大扶贫开发龙头企业”。2000年泰顺县1.25万亩生态农业基地,大安乡兔业繁育中心等几家扶贫开发龙头企业,文成县的冰洋牌竹凉席、亨哈牌山珍等山区名优农副产品,苍南县新规划的七大种养业基地,平阳县新建立的特早茶、马蹄笋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和永嘉县乌牛早茶开发等等,进展都不错。
三是搬迁移民,异地脱贫。通过行政手段,按照山区群众意愿,组织山区交通条件不便,发展环境不好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极大的山区村落整体或局部迁移,强制性把劳力资源配置到其他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既能使山区农民实现迁移后异地脱贫,又能改善山区资源配置效益。“八五”期间,泉州市共有1.29万居住在生产和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的山区群众搬迁下山。温州市建立157个移民点,迁移居民达10966户47186人,仅苍南县就有4908户1.95万人搬迁下山(其中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外乡镇达43%,实现了跨越式脱贫。
3、市场拉动:以互惠互利原则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说,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山区经济发展,只能使山区经济发展状况有所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山区和沿海经济发展共同利益出发,开展互惠互利的经济开发协作。
一是重点开展服务输出。对于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产业发展环境恶劣又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山区县及山区乡镇,与沿海地区开展服务合作是一条能够充分利用山区丰裕资源实现自我积累发展的良好途径。服务输出有多种形式,相对而言,个体经营资本需求量较低的服务业则不失为山区农民的一条出路。浙江省仙居县个别农民外出办洗衣店获得可观利润后,其他农民竞相模仿,于是洗衣业便成为当地农民主要的服务输出形式。由于外出洗衣店的人多了,使得仙居当地与洗衣业有关的机械和其它配套加工制造业也随之发展起来;泰顺县的理发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入。温州经济发展初期许多农民的启动资金也是从小商小贩和修鞋补锅等开始积累起来的。可见,由于服务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点,市场进入的必要资本壁垒也较低,因而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理想选择。温州市政府把山区劳动力服务输出作为山海协作的重点,要求瑞安、乐清、鹿城、瓯海、龙湾“两市三区”都要力争吸纳贫困地区5000-10000个劳动力。温州市劳动部门负责组织全市劳动力转移工作。“两市三区”都把接纳山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作为山海协作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在工业园区和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统一规划,分批建设一批公寓,低价租借给工业区务工人员,为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基地。
二是突出抓好产业转移。产业区域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泉州、温州两市工业化已经进入中期阶段,沿海地区工业结构急需进一步升级,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为沿海地区一些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技术改造层次不能上升的产业实施区域间转移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沿海发达地区某些加工业向贫困地区转移,既是发达地区实行产业置换,推进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温州市经委、乡镇企业局等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发达地区一些加工业,转移到贫困地区去。主要选择适合贫困地区劳动力加工,比如加工鞋帮、眼镜配件、低压电器的半成品等。温州市一些企业如雪山胶鞋集团把鞋帮的加工转移到文成县的黄坦镇,双方实现了互惠互利。运用市场机制实行产业转移,做到既有利于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增加群众收入,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特别是开发山区资源的一些企业,如花岗岩生产企业,以山区农产品为原料的企业等等,都尽可能搬到山区去,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尽量吸纳山区劳动力,带动山区加快发展。
三是合作开发山区资源。沿海发达地区有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优势,不发达山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劳动资源以及低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沿海与山区合作开发山区资源,正是实现优势互补的手段,既能优化沿海与山区的资源配置,又能推动沿海和山区互动发展。泉州沿海县(区、市)部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资源加工型企业(如福源集团、亲亲集团等)逐步和山区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先交给农民预订金,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保障农产品销路,既为企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货源,又为山区农民增产增收拓宽了渠道。温州市引导沿海市(区)企业与山区县合作开发特色产业,文成县的“亨哈山珍”、“冰洋竹业”、“天篷养猪”,泰顺县的“晨星食品”和永嘉县的“乌牛早茶”,苍南县的“四季柚”,平阳县“马蹄笋”等都引进大星沿海市(区)资金、技术和管理人才合作开发,成为山区县很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在此基础上,山区县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扩大生产、拓展营销、组建集团等途径和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等形式,加强产前、产中、产后跟踪服务,现已形成一批产值亿元以上的有当地特色、有自己品牌、有竞争优势、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了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同时,各山区县还努力移植沿海市(区)专业化分工的成功经验,通过引导和服务,培育一批特色专业村。温州市还在农副产品中心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中,专门开辟山区农产品的销售区,专门安排摊位,优惠提供给山区群众,以提高山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三、统筹区域的政策建议
1、提高贫困山区自主发展能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政府对贫困山区的扶持,要在继续扶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把资金重点扶持山区发展特色产业,增长自身发展能力,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能力的增强来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良性循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选择要充分考虑投入产出效应,立足地方特色,选择具有资源禀赋丰富和比较成本优势的项目,而不能盲目跟风,肆意仿照发达地区的产业选择。泉州市安溪县立足茶叶、矿产、农产品加工,永春县立足芦柑、老醋,德化县立足陶瓷工艺,围绕特色产业细化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延伸产业价值链,取得快速发展,区域统筹发展成效十分显著。
2、服务输出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越贫困的地区,越要人口向外流动。由于资源、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在不受行政强制约束下,人口在区域间的流动会由不适合人类生存发展地区向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区流动,容量比较小的地区向经济容量比较大的地区流动,由收入较低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流动。通过区域间人口流动,贫困地区人口在发达地区务工获得收入,寄回家乡,使国民收入在区域间实现再分配;人口在流动和外出务工中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到了手艺,增强了技能,提高了素质,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山区相对便宜劳动力在发达地区务工,既能为发达地区提供劳动资源,能抑制发达地区工资上涨过快、增强发达地区产品市场竞争力,又能为贫困山区增加收入,对山区、沿海都有利,而务工人员积累资金后,或回乡创业或购买房产,既是贫困地区生产经营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又能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因此,从投入产出原理分析,贫困山区服务输出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的山区要继续推动服务输出,发展服务经济,为群众增收拓宽渠道。
3、人口迁移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方法。从投入产出原理分析,为分散在高山的贫困山区农民投资修路、拉电、通水,投资成本太高,而且维修费用很大,群众生活环境改善明显,但发展环境并不能相应改善,因而是低收益投资行为,不符合经济学成本收益规则。事实上,贫困山区生存发展环境不好,根本上是发展区位上的劣势。恶劣的区位加上农户分散,无法形成规模优势,也难形成分工和专业化协作,达不到聚集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把分散的农户迁移到相对集中、区位条件较好的村落、集镇或要道,会降低农户分散造成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人口相对集中既能形成市场,扩大经济容量,又能促进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实现分工效益和聚集效益,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统筹区域发展方式。
4、互惠互利合作开发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学认为:无偿输入会使受益者产生依赖心理,弱化受益者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为。提高统筹区域发展绩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应该采取产业转移、资源开发等方式,从互惠互利出发寻找区域产业发展合作伙伴,按市场规则的要求分配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在共同利益推动下达到区域共同发展。
5、统筹区域发展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看,政府和市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偏好看,政府更注重公平,市场更注重效率。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实现区域间统筹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但作为政府来讲,关键不是直接去进行投资开发,而是如何为山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转变扶贫方式方法,把无偿投入和有偿扶持相结合,改变分散扶贫的方法,在区位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集中投入基础设施,把发展环境极差的地区群众有步骤地继续实行迁移脱贫,集中发展。同时把扶持资金重点转向开发性扶持,对山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和山地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增强山区自主发展能力,扶持山区更快走上内发式发展路子,推动山区经济发展由政府主导型扶持向民间内发式发展转变。要立足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山区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防止过度开发或滥采滥伐带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
注释:
①中共泉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泉州市新时期变革》,中央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62页。
②⑥谢键、任柏强:《温州民营研究》,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第71-76页、第103—104页。
③刘华东:《安溪:展茶叶百科,兴绿色》,《泉州晚报》(海外版)2002年9月26日,第二版。
④张贻伦:《邓小平理论在永春的实践》,《新跨越:邓小平理论在泉州的成功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205页。
⑤刘星 林文荣:《产业化推进城市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别》、《经济导报》,2002年11月9日,第C3版。
谢健、任柏强《温州民营经济研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
⑦⑨资料来源《泉州年鉴》(1996-2000),泉州市地方志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第15页。
⑧谢小荣《资源开发:山区走出贫困的阳光工程》,《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2期,第38页。
⑩⑾⑿朱康对:《化进程中的边缘山区经济战略》,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第16-18页、第17页、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