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生命周期曲线形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幸小梅 周明芳 时间:2010-06-24
内容摘要:本文以我国产业生命周期为研究对象,以产业学原理为基础,运用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生命周期特点及。
  关键词:体育产业 生命周期曲线 成长阶段 成熟阶段
  
  受我国(群众)体育事业长期低迷和我国体育产业的特殊性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产业具有生命周期,体育产业也不例外,要经历孕育期、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体育产业生命周期与一般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特点。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体育是人类伴随着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育的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久。随着人类文明的转型,体育文化从自在体育相应地向经验体育到体育转变,参加体育活动和从事体育事业的人群不断扩大,体育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体育的社会地位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应运而生。
  体育作为一项产业,自18世纪英国的“户外运动”脱胎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单一型体育产业”、“复合型体育产业”和“混合型体育产业”三个体育产业类型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阶段,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继续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当前,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后文明时代,人类和体育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体育已逐渐成为人类自我展现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生活方式也更加深入人心。毫无疑问,体育和体育产业在人类社会中将长期存在。
  我国体育产业起步较晚,1995年,原国家体委制定了《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提出用15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目前,这一格局初步形成。尽管如此,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家,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的产业,我们必须立足于现状和现有条件,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总体基础薄弱,发展很不平衡,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国家经济状况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不会有巨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会有大的改变,这些决定了我国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产业经济学认为两类产业具有漫长型产业生命周期:人类生活必需的产业(受人口因素影响大)和基础产业(受经济因素影响大)。体育尽管不被包含在内,但鉴于体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促进人类健康无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产业的生命周期特别长,甚至不会衰退。
  
  我国体育产业的成长阶段与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产业成长是指产业形成以后,不断吸纳各种经济资源而不断扩大自身的过程。既包括外延扩张,又包括内涵提高。一般要经过启动、加速和加强三个阶段。从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已经跨过了形成阶段进入了成长阶段。国家对体育产业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投资规模开始扩张,生产要素也开始向本产业集中,我国体育产业正处于产业成长阶段的启动阶段。
  受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的共同影响,结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特殊性来看,我国体育产业生命周期成长阶段的发展轨迹将会有些波折。
  (一)经济因素的影响
  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受收入水平制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一方面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人均收入仍然偏低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经过长时间高速发展,2002年GDP突破10万亿元居世界第六位,2005年上升到了世界第四位,表明我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奠定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也较快。从家庭恩格尔系数看,2002年城镇为37.7%,为46.2%,具备了进入启动阶段的经济条件。
  然而,我国人均GDP处在世界中下游水平,且个人和区域之间很不平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住房、、医疗、养老等负担较重,未来消费预期过高,体育消费在居民生活消费中的地位很低,导致体育消费需求不足,这都为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蒙上了阴影。
  (二)人口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我国体育人口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老龄化特征明显;人均体育活动场地少,潜在市场广大。1998年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人口1.40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5.46%,既保证了消费人群又展现了我国体育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年人更关心健康也有较充裕的时间,老龄化社会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然而,受“勤俭节约”等保守理财思想的影响,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消费文化没有充分形成,居民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尤其不足,体育观念淡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法制不健全,职工的休息权难以保障,余暇时间也带有不确定性,影响了体育消费人群的扩大;体育场馆的开放、体育场地建设、体育活动指导等社会环境条件方面的不足也带来不良影响。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缺陷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基本形成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产业和市场体系框架已基本成型,体育消费渐成时尚,产业领域得到拓展,筹资机制得到改善,为我国体育产业进入成长阶段准备了较为充分的启动条件。
  但是我国体育产业毕竟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践中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理论研究与指导不足;管理运行机制中“双轨制”特征明显;产权关系不明,资产管理不顺;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发展不平衡,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这些给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变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内部结构上,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体育用品业的发展水平,体育用品业外向型经营特征明显。在我国,体育主体产业与外围产业相比,无论是销售收入还是增加值一般都只占总体的1/4-1/3。体育产业先发国家本体产业大多处于优先发展地位,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得到充足或充分的发展,在其推动下体育用品业也获得快速发展,但发展速度较之以往相对放慢,在整个体育产业产值中的份额下降,体育服务业产值比重急剧上升,产业软化率大幅提高,从而带动整个体育产业发展到相当的高度。
  据美国《体育新闻》周报和沃顿计量经济预测协会的统计,美国1988年体育产业总产值为631亿美元,其中仅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广告业、赛事转播权出售四项收入就达到349.17亿美元,占55.34%;体育用品业产值为190亿美元,占30.11%,还不及健身娱乐业一项的产值(227.89亿美元)。据韩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6年韩国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是11970亿韩元,占整个体育市场容量的44%,体育服务市场是14930亿韩元,占56%。如果这是一般规律,我国体育产业内部结构势必要进行大的调整,降低外围产业比重,提升主体产业比例。如果主体产业上升的幅度不能弥补外围产业下降的幅度,那么此时发展周期曲线出现波谷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何况国际上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的贸易保护壁垒、技术壁垒等不断增多,外向特征明显的体育用品经营更容易受到冲击。
 可见,我国产业在其成长阶段尤其是启动阶段,条件和冲击并存、机遇和挑战并存、成就与风险并存,是肯定的,挫折恐怕也是难免的。其生命周期曲线将呈现曲折前进的总态势。
  
  我国体育产业的成熟阶段
  
  产业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对产业生命周期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维持人们日常基本生活和生存的产业,产业生命周期最长,满足一般生活需要的产业次之,实用性小而替代性大的产业生命周期最短。
  如前已述,体育和体育产业将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而存在发展。体育作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作为一种公用事业的产业,在达到成熟阶段后,需求相对稳定,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小,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体育人口的增加。随着我国的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体育产业会随着体育人口的迅速增加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时期,然后长期停留在成熟阶段,呈现出典型的成熟阶段漫长型的产业生命周期曲线。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已经进入成长阶段的启动阶段。这一阶段是产业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决定该产业的总体发展规模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整个产业链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这一过程是产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充实和发展过程,有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应积极引导居民建立新的体育观念,扩大体育消费人群,扩大体育消费需求,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拉动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理顺产权关系、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对风险预作防范,降低不确定因素的不利影响。
  我国体育产业生命周期将长期处于成熟阶段。成熟阶段并不意味着全行业的成熟,也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几乎是无限的。在这一过程中,不要因为扩张速度减慢、增长减缓就忽视它,应重视其社会效益,增加服务的内容与质量。
  经济社会的波动对体育产业有明显的影响。经济增长应该为人民生活服务。本文认为,应加强法制建设,注重效益和公平,让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发展的成果;缩小个体差距、城乡差距、地域差距,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以经济社会的稳定赢得我国体育产业的平稳运行。
  
  我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以上,并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势头,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物质技术基础,提供了更大规模的投资、拉动了更大的体育消费需求;还有2010年亚运会和世博会等,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的机遇;丰富的体育资源和迅速增长的体育需求等都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预示了我国体育产业的美好未来。
  
  结论
  
  与其它产业一样,体育产业有其自身的发展。发展体育产业,必须研究和学习相关的产业经济学知识,并以之指导实践;同时还要注意结合“体育”的特殊规律,坚决杜绝决策的盲目性。政府主管部门应重视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体育经营人才的培养等,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智力支持。体育产业将在我国社会中长期存在,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成熟,前进势头强劲,前途光明,可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
  1.谭华.体育史[M].高等出版社,2005
  2.卢元镇.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柳伯力,李万来.体育产业概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6.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