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发展 时间:2010-06-24
 内容摘要:“十一五”时期,兰州市服务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蕴涵着新的发展态势、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兰州市应面对新的形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机遇 挑战 发展趋势
  
  现阶段,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和困难同在,蕴涵着新的发展态势、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时期以来,兰州市服务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兴服务业开始起步,、电信、广告、家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新型业态不断扩大”。“十五”末年(2005),兰州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市场销售额稳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5.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8%;商贸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市场年成交额突破200亿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6%,比上年上升0.6%;物流业发展较为迅速,货运总量已达5972.19万吨,比上年增长3.22%,旅客发送量已达2545.6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5.35%;电讯及信息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2.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64%,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17亿元,比上年增长5.26%;业取得长足发展,接待入境旅游者5.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05%,接待国内旅游者2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76%,旅游总收入已达到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3%;金融业稳步发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421.92亿元,比2005年初增长11.91%,各项贷款余额1089.42亿元,比2005年初增长3.26%;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9.4万人、56.5万人、50万人、20万人和25万人。可以说,“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十一五”时期,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化道路,促使产业结构进入快速变动期,将为兰州市加快结构调整和提升经济竞争力创造良好条件;二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规模扩展,将使兰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三是树立和落实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为兰州市加快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条件;四是随着改革攻坚的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消除,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将使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内在动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五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以汽车、住房、旅游、文化、、福利、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宽裕型、发展型消费加速普及,将为兰州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开拓广阔空间。
  
  兰州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潜力尚待挖掘
  现代服务业的体制机制还不够活,改革开放力度还不够大。近年来,虽说外资、外企已较多的进入现代服务业,如“十五”末年,兰州市“外商投资累计达到1468户,合同直接利用外商投资2.22亿美元,苏宁、国美、康师傅方便食品、吉利汽车等知名品牌落户兰州”,但由于金融业、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开放程度还不高,所以从规模上看,外资所占比重仍然较小。另外,在经营方式和效率上与国内其他省份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现代服务业总量不大,门类不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推进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兰州市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运输、仓储及邮政等行业,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型服务业包括现代中介咨询、物流等领域相对狭窄且发展不快。这种内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现代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不大;医疗、卫生、等行业的产业化步伐不快;以信息科技、现代管理为支撑的现代物流、商务等的发展较为薄弱,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不太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不高
  现代服务业市场发育不足,是兰州服务中心地位和辐射功能不足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尤其是金融领域改革相对滞后,按行政区划和层级设计的区域、高度集中的金融配置权力、经营机制的僵化,都使金融资源难以优化配置,带来一系列矛盾。同时,生产要素的市场定价机制和途径尚未真正形成,产权、技术交易多年来难有大的突破。另外,现代服务业目前主要服务于省内的企业和消费者,而没有把市场放大到整个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这进一步阻碍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四)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不尽合理
  现代服务业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圈内现代服务业的资源高度向城关区集中,周边县(区)特别是的产业发育十分薄弱,城市与农村的产业发展更是严重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带动农村的任务相当艰巨,即使是群众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商贸业,在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存在网点少、效率低,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金融资源在周边县(区)特别是农村更是稀缺。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到周边县(区)产业、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到群众的基本生活。
  (五)现代服务业政策引导滞后
  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的建设投入不足,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抓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和大项目,克服资金“瓶颈”仍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职能和机关作风还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对现代服务业管理部门属性的定位,与其实际所应承担的行政职能已不相适应。相关政策有的尚未出台,即使已出台的还有一些规定不明确,政策引导相对滞后。
  (六)现代服务业管理人才相对短缺
  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不足,发展观念不强,导致了现代服务人才的欠缺。就目前来说,服务从业人员大部分仍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精通信息技术、现代管理和统计等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理念相对落后,服务效率和人均增加值不高。在服务业从业人员中,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较少,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金融、保险、国际劳务合作、国际旅游、咨询、信息、广告、、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优秀管理人才相对短缺,这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尽管未来的面临一系列的挑战,但“十一五”时期仍将是兰州市服务业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兰州市必须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保险、物流、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信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十一五”时期,兰州社会发展将呈现出新的趋势:一是处于化和城市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强化投资和产业支撑,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向;二是处于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阶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遵循市场原则,是加快兰州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三是处于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依靠科技进步、人才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全面提升和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兰州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是处于区域经济大开发时期,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着力招商引资,增大资本运筹总量,是兰州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五是处于社会格局大变动时期,坚持以人为本,拉长社会“短腿”,全力维护稳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兰州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兰州市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推动这种转变的动力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人均收入存在着差异,即佩蒂——克拉克定理。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通过对世界各国各类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分析研究,进一步证明和完善了佩蒂——克拉克定理。世界经济史也表明,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据世界银行统计,早在2000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就为62%,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43.5%,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2%,22个高收入国家为65%,而我国平均水平仅为50%左右。2000年,从兰州生产总值构成来看,第一产业占5.29%,第二产业占46.85%,第三产业占47.86%;但到2005年,第一产业占3.9%,第二产业占44.1%,第三产业已占到52.0%。从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来看,2000年发达国家为60%至78%,中等收入发展家为45%至62%,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为30%至45%,而我国平均还不到40%。2000年,从兰州社会劳动者构成看,第一产业占31.19%,第二产业占30.12%,第三产业占38.69%;但到2005年,第一产业占29.64%,第二产业占28.64%,第三产业已占到41.72%。
  “十一五”时期,兰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3.9:44.1:52.0调整为2.8:46.2:51,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
  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显示出现代服务贸易在未来时期内将在世界市场上持续扩张,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则为现代服务业国际分工提供了物质前提。现代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壁垒,实行自由化发展。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同期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将会“平分秋色”。另外,经济全球化分工也带动了服务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08年仅在全球机用户电话服务中心领域,就将为印度提供110万个就业岗位和价值210亿至24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到2015年,美国将有330万白领工作岗位以及1360亿美元的工资转移到海外,诸如俄罗斯、印度、中国和菲律宾等国。在今后的20至30年间,整个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的比重大约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服务贸易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十一五”时期,兰州市应构建西北五个省会城市与呼和浩特、拉萨两个省会城市共同联手的西部地区“5+2”城市合作发展联盟,加强与西宁、拉萨两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协作,形成贸易、旅游经济长廊,使兰州成为西藏拉萨在祖国内陆地区的生产、生活及日用消费品流转基地,促进兰州与祖国西南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和各类工业消费品的经济贸易交流。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使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着力扩大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对外资实行平等的国民待遇。
  (三)现代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
  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一国或地区的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来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操纵与控制能力将成为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应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而不是传统服务业的简单复制和数量叠加,网络化的水平决定着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水平。因此,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介机构,当务之急是要创新网上运营机制;消费性服务业作为沟通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一座桥梁,应尽快搭建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
  现代服务业要发挥以信息导向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兰州市应以信息化为基础,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强兰州信息港建设,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到2010年使信息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占GDP的10%以上,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将是带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
  现代服务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化、国际化意义上的服务业,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和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不同于传统服务业的特征。兰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会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
  1.现代服务业将成为第一、二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与第一、二产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进而成为推动这两大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的工业和农业将成为“服务密集型”领域,出现“产业服务化”的趋势:即一些工业或农业部门的产品主要是为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等将随产品一同售出,这种服务将会引导工业、农业部门的技术变革与产品创新。
  2.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带动因素。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这一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现代服务业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信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源动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五)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趋势明显
  根据产业经济理论,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正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两者彼此配合,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因此,在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区域规划,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十一五”时期,兰州市要强化服务业功能分区,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组团功能和区域环境特点,合理设置规模、功能、形态,完善服务业布局,构筑现代商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网络。要高起点完善和建设“一区一带一圈”,即:中央商务区、东部商贸经济带和西部商贸经济圈,在中心城区和郊区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以大型综合市场为龙头,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现代化市场体系。城关区要突出行政管理、商贸金融、文化娱乐、研究等功能,加大对张掖路步行街、农民巷食品街的综合整治和建设,在提升南关什字商务区功能的基础上,建成盘旋路至西关什字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兰州中央商务区,改造和提升东部商贸经济带,优化整合西部商贸经济圈;西固区、七里河区要突出商贸、仓储、运输功能,围绕铁路、公路多式联运,配套完善物流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宁区要突出高等、行政管理、科学研究、观光旅游功能;榆中盆地要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引导接纳老城区的部分功能,形成科教、生活居住、休闲度假的功能区;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要合理均匀布点商饮服务、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文娱、站场,优化服务业功能结构。
  总之,“十一五”时期,兰州市应面对新的形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1.张以湘.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M].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
  2.兰州市统计局.兰州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兰州市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通过.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纲要,2006
  4.中共兰州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