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宗植 时间:2010-06-2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然而从我国面临的高速增长、环境状况严峻、资源相对缺乏的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它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为特征,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来知道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是基本前提
  
  循环经济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即循环经济观。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它要求我们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就要改变观念,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新的发展观要求着眼于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各个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民主法制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全面协调发展。
  新的系统观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正确看待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是一个生态系统,我们仅是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只是整个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其他物种和资源在这个系统中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能简单的以对我们有害无害为标准剥夺其他物种的存在,也不能随意破坏和无节制的利用资源,否则必然威胁到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新的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要求投入最少的物质换取最大的生产效率。在生产中,企业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
  新的生活消费观要求公众树立环保意识。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
  
  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是根本保障
  
  依据制度的传统定义和制度的影响与管理效率的大小,可以将制度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正式的法规包括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配置)、生产、市场、消费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条例规定;二是介于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具有一定管理效率制度因素,包括资源与环境(保护、利用、配置)、生产、市场、消费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政策;三是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具有管理效力的、人们约定成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等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如饮食习惯等。
  建设循环经济要在不同层次采取相应对策。首先要构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法规制度由于具有强制约束力和较高的稳定性特征,因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基本的保障。我国已经具备较完善的环境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修改和制定循环经济的必要法律法规,为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其次,要制订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确立灵活有效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发展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和反映,其内容包括发展建设的步骤、速度和目标以及发展步骤、速度和目标得以实现的政策措施。在中长期的可持续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定要遵循持续性、发展性、效率性和公平性的原则。最后,对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对一些妨碍和影响循环经济发展和建立的民俗、习惯和宗教,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引导和根除。

  依靠技术是实现循环的战略选择
  
  循环经济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如果说,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那么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Environment Sound Technology)或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环境无害化技术主要包括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废物利用技术生态良性化工程技术,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在技术选择中要遵循四个标准。一是环境与产品安全标准,尽量选择那些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和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清洁技术、生态良性化技术。二是效率和效益的标准。效率和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生命线,只“循环”而不“经济”就不是循环经济。要选择那些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生产者的收益、市场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消费系统的产品利用效率的技术。三是伦理标准。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是公益性伦理与市场伦理的结合,要选择那些既适合经济伦理又适合社会伦理与环境伦理的先进科学技术。四是地理空间特征适应性标准。要选择符合与区域资源与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技术转移能力等空间背景为特征的技术。在技术保障层次上,要构建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绿色设计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实行绿色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起点。要求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尽量采用标准设计,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整机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在产品设计中,要尽量使之不产生或少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清洁生产技术是用来进行无废少废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们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如用干净能源代替肮脏能源),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如对损害臭氧层的氟利昂物质的替代)。清洁生产的理念,不但含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它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义。废物利用技术是用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目前,比较重要的废物利用技术有废纸加工再生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有机垃圾制成复合肥料技术、废电池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等。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今天,专门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置的环保产业正在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获得迅速发展。它们主要生产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其中包括汽车尾气控制和煤烟脱硫等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填埋和焚烧等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等。
  
  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是关键
  
  构建循环经济的系统结构,主要是通过建立产业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经济链,形成互利共生的循环经济,实现物质能量流的闭合式循环。通过循环经济系统结构的构建,使区域内间实现废弃物与原材料的有机对接,通过清洁生产和绿色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理想目标。一般情况下,循环经济系统通常包括三类行为主体,即生产者(资源开采者)、加工制造者、消费者(资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分解者(废物处理者)。通过反馈式、网络状的动态联系,使物质能量流在系统内在不同行为主体间高效有序循环。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系统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达到系统生态环境的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地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冲突。根据循环系统结构原理,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工业物质的循环。在工业经济系统中,有以下三种循环,或称三个层面上的循环:企业内部的循环体系;不同产业之间或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生产活动间的循环体系。例如,某下游工业的废物,返回上游工业,作为其原料,重新利用,或者,扩而大之,某一工业的废物、余能,送往其它工业去加以利用;社会整体循环,即工业产品经使用报废后,其中部分物质返回原工业部门,作为原料,重新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构建中,对以上三种循环,都要重
视。企业循环是微观基础,产业循环是实现方式,而社会整体循环是终极目标。

  资料:
  1.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
  2.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
  3.诸大建,从可持续发展到循环经济[J],世界环境,2000
  4.牛桂敏,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求和,2003
  5.莱斯特•布朗[美],环境经济革命[M],余慕鸿、吴易明、杨莉等,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6.江春明、匡启键、朱新法,探访生态养牛基地[N],新华日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