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理论述评及其发展趋向
产业转移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一国或地区为实现自身产业进步,在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将处于创新、成熟或衰退等不同阶段的产业与行业的产品生产、销售、研究开发甚至总部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与产业承接国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其在客观上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分工结构的优化。
西方很多学者在对产业长期发展趋势的实证分析中都触及到了产业转移问题,他们以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国家作为研究视角,运用产业发展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经营理论,研究处于不同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及其一般。
一、经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理论
早期的产业转移理论多是以经济发达国家为视角,主要研究经济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经济动因、产业转移的客体演化模式、产业转移的效应等问题。
(一)雁行模式
赤松要(Akamatsu,1935)提出的雁行模式是较早形成的产业转移理论,他以后起工业国发展为视角,通过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工业发展的统计研究,出产业发展遵循的三个模式:第一个基本模式认为某一产业的发展是按照从接受转移到国内生产,再到向外出口的三个阶段,即按照“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第二个模式是从一般消费品到资本品或者是从低附加值产品到高附加值产品的第一模式演进,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第三个模式是某一产品的第一模式动态演化会在国与国之间传导,工业化的后来者会效仿工业化的先行者。
雁行模式是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产业发展路径的总结,反映了日本的许多产业包括纤维产业、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等的发展路径,后来很多学者如小泽辉智(Ozawa,1993)通过经验研究证明日本许多产业的发展是符合该模式的。康明思(Cumings.1984)运用雁行模式对20世纪60-80年代东亚经济内部产业分工与转移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解释。但由于该理论未触及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问题,同时随着许多东亚国家经济结构的趋同,该理论越来越缺乏解释力。
小泽辉智(Ozawa,Castello,2001)在雁行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增长阶段模型,他引入了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因素,从而使雁行模式发生了变化。该模式认为跨国公司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一开始就在国外投资生产,无需通过出口开发东道国市场,外商直接帮助东道国建立起有竞争力的消费品工业。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循环说”以发达国家为视角,阐述了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家转移的过程。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三个不同阶段,产业转移开始于产品和技术完全标准化、国内市场基本饱和的产品成熟期,而到了标准化阶段,技术发明国的生产和出口竞争优势受到技术模仿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和其他成本优势的重大挑战,技术发明国将大规模进行产业转移。弗农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在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在生产上的劣势。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活动的总结,该理论将比较优势从国际贸易领域延伸到对外直接投资,引入了动态的区位条件分析,是对早期产业和产品转移理论的系统描述和总结。但是弗农的学说主要是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而创立的,是一种被动性产业转移行为,而随着许多主动性产业转移行为的出现,该理论无法解释存在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行为以及没有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
Tan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从产品系列的角度来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他将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并将对应的市场结构分为直接出口(DS)、中间产品出口和当地组装(IL)、当地生产(LP)三种。高档产品对应的市场结构以DS为主,IL为辅;中档产品则以IL和LP为主,辅之以DS;低档产品则以LP为主。市场结构相对保持不变,而高、中、低档产品系列将不断变化,新的产品不断充实到高档产品系列中,一部分高、中档产品降级并充实到中、低档产品系列中去(Tan,2002)。与Tan的模型相对应,就产业转移而言,外国直接投资者将高档产品的生产主要放在本国进行,辅之以中间产品出口和国外组装;就中档产品而言,产品在国外组装的同时,产业逐步向国外转移;低档产品的生产则完全转移到国外进行。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刘易斯(Lewis,1977)主要研究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刘易斯的观点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并且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但是由于的限制,刘易斯并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仅仅解释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而对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问题没有涉及。
Pennings和Sleuwaegen(1999)以比利时的大量企业和国际性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开放经济体系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资金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发生转移。公司规模和公司的创新速率对产业转移产生积极影响,而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产业转移具有阻碍作用。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要比小规模的公司更容易通过对外投资进行产业转移,尤其是盈利性跨国公司更容易做出产业转移行为。
(四)比较优势理论
小岛清(kojima,1978)把新古典经济学原理引入到产业转移分析中,将雁行模式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改造成为“小岛清模式”。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在比较优势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边际产业转移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以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通过产业的空间移动,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显现其潜在的比较优势。
小岛清的理论反映了经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形式,他以日本为研究对象,为日本的对外产业转移方式进行了辩护,并借此说明了东亚的雁行模式机理。但该理论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企业为主体,很少考虑企业本身的因素对投资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企业的个性。此外,小岛清的学说所能解释的时空范围很小,仅从经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方向进行解释,而且时间范围局限在日本的20世纪70年代,不能解释发展中国家逆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
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的经济崛起,国际经济舞台上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行小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而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因此,很多学者提出了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的新理论来分析产业转移现象。
普雷维什(Prebisch,1981)用依附理论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的巨额贸易逆差,迫使发展中国家实施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替代战略,因此进口替代战略成为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普雷维什强调了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产生的被迫性产业移人需求,其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分析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威尔斯(Wells,1983)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比较优势来源于拥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优势、发展中国家民族产品在海外生产的优势以及低价产品营销策略的优势,这些比较优势能够使生产者获得比较利益。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普遍特征是规模较小,发达国家所擅长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不仅无用武之地,而且因为资本投入较高,生产成本高昂,从而在当地市场竞争中陷入窘境。威尔斯的理论摒弃了那种只能依赖垄断的技术优势打入国际市场的传统观点,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自身的市场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经济落后国家对外产业转移提供了理论依据。 拉奥(Lall,1983)的技术本地化优势是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他认为对成熟技术或生产工艺的应用和改进,可以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定优势,进而实施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所创新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效益,能够满足中低档次的消费需求。他不仅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企业形成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而且强调了形成竞争优势所需要的企业技术创新。上述条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发展中暗含着内在的创新活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特有优势,从技术角度解释了经济落后国家的对外产业转移。 坎特威尔和托伦惕诺(Cantwell,Tolentino,1990)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从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的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的阶段性动态演进过程。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与它们对外投资的累积增长直接相关的,技术能力的积累是影响其国际生产活动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其对外投资的形势和增长速度。因此,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和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的,并且是可以预测的。 利柯鲁(Lecraw,1993)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变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产业转移的行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发生在产品周期的成熟期与学习曲线的上升期的交点,并且是倾向于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进行跨国生产。利柯鲁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下游方向的投资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三、产业转移理论的简评与发展趋向
(一)产业转移理论简评
产业转移理论或者以经济发达国家为研究视角,或者以经济不发达国家为研究方向,由于它们各有侧重,因不能较好的阐述相对方的产业转移现象而导致其理论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而且特定的产业转移理论产生于特定的时期,很多分析是基于对特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尽管对一定时期的产业转移现象具有较好的解释力,但随着产业转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的理论阐释力不断下降;此外,以往的产业转移理论多以国家为视角,研究国与国之间的产业转移,很少涉及一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问题。但是,无可否认的是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对理论产生的特定国家、特定历史阶段以及当前的很多产业转移现象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而且以国家为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是可以用于解释一国范围内的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二)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趋向
当前,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转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产业转移主体的多元化,产业转移层次的高端化,需要新的研究角度与研究方向来顺应产业转移的不断演进,产业转移的研究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新趋势。
(1)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视角。新经济地主要是从产业区位、产业集聚和产业扩散角度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它以产业集聚为中心,研究产业集聚演进过程中所伴随的产业转移现象。一个产业往往是通过投入产出结构垂直联系的,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产业之间容易在某一地理区位上集中,形成产业集聚,蒲格和维纳布斯(1996)认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产品跨地区销售的运输成本以及产业投入产出结构联系的相互作用决定某一行业所有公司在某地区形成集聚。产业集聚的形成会伴随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成熟的产业集聚平台因其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而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到该地。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其自身的产业扩散离心力也在不断增强,:Klimenko(2003)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集聚区内非贸易品价格居高不下、地价上升、环境污染等拥挤成本,会造成产业扩散的离心力。离心力的作用会促使某些相关产业脱离该产业集聚,转移到新的地理区位,蒲格和维纳布斯认为产业集聚区内究竟哪个产业率先发生转移是由产品投入产出结构、产业的前后向关联度决定的。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对产业集聚的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的研究,较完整地解释了相关产业进入与离开某一地理区位的过程,这种研究摆脱了国别与地区的限制,完全是从产业地理区位的角度进行研究。但限于国别之间产业转移的限制因素较多,因此这种基于产业集聚角度的研究更适合于解释相关产业在一国范围内地区之间的转移。
(2)产业转移的跨国公司视角。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膨胀是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其已成为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规模和结构。随着国际分工更加细密,由产业间分工发展到产品内分工,跨国公司纷纷采取供应链管理模式,对研发、制造、存货管理、采购、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加以细致的整合。跨国公司在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的条件下,利用别国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销售及售后服务。跨国公司对其业务进行不断的拆分,把部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促进了产业转移。因此,对产业转移的载体--跨国公司内部经营机制的研究是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3)产业转移的价值链视角。价值链的概念是由波特(1985)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价值链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活动构成,这些活动分布于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各个阶段。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产业价值链也在逐步裂变和细化,初始投入要素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的生产链条不断延长。在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技术含量不同,所包含的价值也不同,产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可以拆分开来,价值链的拆分使得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不再是某一产业的整体转移,而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区位中心转移,产业转移的环节越来越细化和分散化,最后形成涵盖产供销等全部产业链的企业集群式、组团型转移。因此,有关产业价值链的研究是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方向。
产业集聚、跨国公司经营机制与产业价值链是未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的三个方向,同以往产业转移理论不同的是,新趋势更加关注产业转移的客观载体与微观机制,更注重深入到相关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因此,它们能够为产业转移的新趋势与新特点提供较好的理论阐释力,能够对具体产业内部的各个环节是否采取转移行为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