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0后对我电子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对策
加入WTO后,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是现实的,既是短期的又是中长期的,而机遇是潜在的、中长期的,机遇大于挑战。这种机遇表现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外贸环境,促使我国融人世界经济大环境,为我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和条件,从而大大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
加入WTO后,对我国行业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电子行业将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而且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整机的生产、出口和国内销售,而且影响基础产品包括元器件等的生产、出口和国内销售,同时也影响到行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冲击。这表现在,对国产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冲击。和对国内某些电子领域企业的生存威胁上;二是推动和促进。在新的国际电子行业大环境下,我国电子行业、企业将快速地大规模地进行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谋求自我生存和发展,获得新竞争能力,广东电子机械20年来发展比较快,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省电于机械工业总产值已从1991年的298.3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加到:1996年的897.48亿元,5年年均增长 24.65%,其中机械工业年均增长18.91%,1998年,均呈递增,在全国同行业中,电子工业连续8年全国第一,这种冲击下的结构调整将完全是按市场法则进行的,因而比以往用行政命令式的调整,更为有效,更符合市场需求。加入WTO后,对广东电子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出口经营权进一步放开,直至采取登记备案制后,大批国内电于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将获得外贸权。这类企业将尽量自己出口其产品,电子外贸企业的国外客户会被抢走一部分。
2.加入WTO后,外资项目随之大量涌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外资项目将把我电子外贸企业原有的货源厂挤跨,而使我们失去货源支撑;劳动者外资项目将这类货源厂兼并,以资产为纽带将其组织到外资项目中去,其产品也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流动)。这样,我电子外贸企业不论国内货源的支撑,还是国际市场和客户均将被削弱或“架空”。
3.由于出口利润的驱使(出口利润一般为商品价格的3-5%,而进口利润仅为1-1.5%),因此,诸多电子生产企业(不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均盯着出口这一块,出口竞争加剧,所谓“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去做出口。
4.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融人世界经济。由于现在整个世界几乎都为过剩经济,买方市场激烈竞争,营销工作好坏事关企业命运。因此,企业更加重视自己产品的销路,将竭尽全力去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客户,并努力掌握和稳住客户,以销定产,以使企业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国有电子外贸企业的货源和客户变得更为不稳定。
5.由于国有外贸企业的原因,大多债务沉重,缺乏自有资金,出口产品税的资金常靠“两头”(外商和国内工厂),业务开展受制约,扩大规模困难,而大批外资企业进来后,凭借其雄厚的优势,除自己的产品出口外,还可及时根据国外客户的需求和订单,自己组织生产或提供资金给国内其他工厂生产,然后出口。因此,电子外贸企业因资金问题而将缺乏货源厂支撑。
6.电于外贸企业大多由于历史包袱重,职工待遇较低,特别是1999年后结束福利分房,实现不分所有制形式的全社会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统筹保障,职工一旦看不到国企在这些待遇上较其他形式的企业有更多的希望,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业务员对国企外贸的“留恋”感会减退,甚至泯灭。相反,外资企业待遇高,机会多。因此,国企外贸企业人才,特别是业务员会流失、被挖走;而业务人才的流失同时还会把客户带走,外贸企业将面临“双倍”损失。
7.广东外贸企业的业务员的整体素质仍不高,不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要求,若不提高业务员素质,形势也是十分严峻的。显然,在更多外资企业和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内资生产企业的夹攻下,电子外贸企业在出口方面面临重重困难。
8.虽然国家总体出口机会增多,但外贸进口机会难觅。加入WTO后,我国要削减非关税壁垒包括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等限制,因此,进口商品的手续、操作大为简化,进口业务专业要求较低,许多获得外贸权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将自己直接操作进口。所以外贸企业的代理进口业务机会将减少,即便有,其竞争也激烈。同样,外贸企业因受资金缺乏的限制,要开展自营进口也很困难。
WTO对行业的推动、促进与
加入WTO后,会造成一些电子企业因不敌国际竞争而破产倒闭或因产品滞销而停产,但这决不是衰退而是前进。它可使我们看清和剔除在计划掩盖下的弊端和包袱。一直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国企机制转换成了长期的隐痛,不断更换“处方”,但仍久治不愈——国企效益仍普遍下滑,大面积亏损,国有资产流失。加入WTO后,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犹大敌压境,企业不彻底改革则垮。这种冲击将是从外部推动我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外贸体制和外贸企业的改革,加快与国际市场对接,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局面。
加入WTO后,电子行业的许多企业将有一个惨烈的阵痛过程,大批不适应竞争的企业和产品被淘汰,外国质优价廉的电子产品将可以进入市场,甚至会垄断某些领域。与此同时会出现的情况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值为最高目标的外资企业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须充分利用当地(中国)的(1)廉价劳动力;(2)一切可利用的其他资源包括土地,原材料采购尽量当地化,并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扩张。这将产生如下效应:首先增加了中国劳动力的就业,锻炼和培养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人才,提高该领域的技术水平;其次原材料采购当地化后,带动了该企业产品的上游产品的生产,使生产上游产品的企业获得发展;再次该外资企业获取利润后,中国政府可依法征税,于国有利。同时,这类外资企业在垄断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利润率和利润额,也会兼并或联合中国同类企业,以实现低成本扩张。在这种兼并或联合过程中,相关企业就有机会获得脱胎换骨式的技术进步。这是加入WTO后,就我电子行业的生产企业将会面临的抉择和发展历程的一些分析,先阵痛而后获新生——从长远讲,利大于弊。
加入WTO后,对整个电子进出口业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显著。1.出口方面。根据WTO章程规定:(1)产品进口国关税将大幅下降,其他非关税壁垒(包括西方国家以往以过分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进行进口限制)将被销减,以往某些进出口国以不同的标准对我国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也将被限制;(2)我国将通过WTO获取大量的国际经贸信息和动态,各成员国的贸易法规。这样我国电于产品的出口障碍将大为减少,出口量将大增。2.进口方面。由于我国进口关税将进一步下调,价廉物美的商品也较容易进入中国市场,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资料使用者从中受益。3.遏制进口走私。由于我国关税下调,国外商品在中国境内、外的差价减小,进口走私将无暴利可牟,走私减少。
适应WTO应采取的对策
1.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企业实行退税,减免税是各WTO成员方普遍采用的政策,出口国将国内税退还给出口企业,可避免因产品双重纳税,而抬升价格,缺乏竞争力。这也是WTO章程所允许的。因此,需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以提高我产品出口竞争力。
2.目前,外贸企业普遍负债沉重,利息包袱重,缺乏自有资金,难以开展大批量的自营进出口业务。国家可否考虑将外贸企业的贷款停息挂帐或债权转投权,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实现二次创业。如最近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信托资产管理公司,就是将中同建设银行的不良资产分离出来,交由信托公司经营管理,以彻底改善银行的资金运作环境,同时减轻一些贷款企业的负担。
3.国企电子外贸在上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像我公司这样的企业曾为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创汇和企业的技术引进发挥过重要作用,自1990年起连年名列“中国进出口企业500强”之前列,年进出口额曾达2亿多美元。这些成绩主要是我公司利用国家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举债发展而取得的。但企业在扩大业务规模的同时,效益重视不够,出现了经营性亏损。由于国企外贸大部分无自有资金,特别是亚洲危机后,业务开展普遍感到举步维艰。然而,国企外贸目前仍有一定的人才资源,货源和客户。面对严峻考验,我公司正按市场法则积极进行机构、业务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制改造,增强企业活力,奋力开拓业务渠道,实现市场多元化,加强机电产品出口,为二次创业打基础。政府能给我们以一定的扶持政策,停息挂帐,释重减压,以利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