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性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健康个性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蓝少邨 时间:2010-08-16
  案例一:幼儿A非常好动,上课调皮捣蛋,一会儿用手故意去揪旁边小女孩的头发。一会儿用脚踢前面同伴的椅子,一会儿又转过头去跟后面的小朋友说上几句话,自由活动时更坐不住,学习也不认真。可是这位小朋友一到美术活动室或美工区。却出奇地安静,完成的作品也不错。
  案例二:绘画“机器人”活动时,老师先出示绘画好的一个机器人,然后一步一步地示范头、身体、四肢等,并让幼儿跟着画。结果,就出现了一堆大大小小形似的机器人。
  从第一例,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感觉意识越强,学习的机会就越多(罗恩菲德)。由于美术本身包括了视觉、触觉等知觉经验,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运作,因此才受到幼儿的喜欢。但由于例二中存在的现象,即指导老师受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绘画的结果,幼儿的思路受到了限制,他们的童心童趣被忽略了,天性被抹杀了,他们在这种完全封闭性的学习环境中缺乏一种创新意识。因此,笔者认为,幼儿美术活动中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才更有利于其个性的健康。
  在美术的实践中,开放性教学如何发展幼儿健康个性?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开放性绘画,发展健康的心理
  幼儿绘画活动能充分表达幼儿本身特有的思维和认识,是他们的自我表现,是人类原始的个性情感的宣泄和流露。如:美工区里经常可以看到幼儿因为喜欢颜料,在那儿随意地涂画;有时,幼儿遇到不开心的事,任性地不断涂画蓝色、黑色画笔,虽然并不一定成为颜色鲜艳、成功的绘画作品,但却是孩子真实情感的流露;还有时,幼儿原本不愉快的心情在与同伴的绘画过程中会得到疏导,从而变得开心。譬如,在美工区创设“心情画册”,把我开心的事与不开心的事及时地画下来,甚至可以是我喜欢老师什么,不喜欢老师什么,都可以运用绘画形式进行表达。幼儿的心理会得到一定的发泄,因此可以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当前常常出现成人对幼儿的绘画指指点点,这恰恰是对他们创造潜能的抹杀。幼儿具有童真的线条之所以让人心动,正是因为其表现了他们丰富的表现力,洋溢着他们天真活泼的感情,展示了他们积极的创作本能。但随着年龄的增加,逻辑思维的发展,这种创造性的想像力反而衰弱褪色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墨守成规,要让幼儿把学到的绘画技法、知识用来创造自己的美,鼓励孩子的表现力。教师应该做一个引导者,带领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要真诚地与幼儿交心,交朋友,交流意见,要特别关注和鼓励那些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和真实情感但技巧尚不成熟的幼儿。如:让幼儿自由地团报纸,然后蘸颜料随意地在画纸上印画,印完再仔细研究印的图案像什么。然后在这个纸团印画的基础上构思成一幅作品,以后把它添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创作时,可以讨论,但要独立完成。这一下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开始做“游戏”。最后,幼儿的作品较以前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比较拘谨的作品变得更夸张、更大胆,有了更多抽象的表现。可见,开放性的美术教学有助于保持幼儿健康的情绪状态。
  2,细心观察,获得发现的乐趣
  创作灵感往往来自于丰富的现实世界,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指出:“教师的目标是激发更多的思想,扩大参照框架,以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精确复杂。要做到这一点只有向儿童提供更多的仔细观察的机会,并能用发展新观念和观察能力的方式启发他们。而只用一种机械的方式知道他们画画是达不到目的的。”这是罗恩菲德在美术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革命性的观点,他把激发更多的创作思想作为教学目标,把发展观念和观察能力作为教学目的,他表明了用单一的美术教学形式是达不到这一目标和目的的。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尝试在美术活动的欣赏和感知部分,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去观察,充分扩大教学空间。如在做面具的活动中,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的图片,有青铜面具、傩面面具、西藏面具等,还发动家长与幼儿共同搜集面具互相交流,这些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形状和色彩的不同。再如:泥塑《树》这一活动,没有观察实践的大多数幼儿塑造树干时很多都只会做出光溜溜的树干。我把幼儿带出了活动室,利用春游的机会,让他们到外面去观察大树,并用双手触摸大树。这时,他们明白原来树干是这样的粗糙。于是,他们努力用各种形状和线条勾勒和表现出树干的粗糙质感,有的用指印表现,有的用笔来压印大树干的纹理,还有的在树干上挖出了树洞进行表现……由此可见,开放性教学激发了他们广泛的活动兴趣。  3,自由合作。发挥自身的特长
  美术活动中幼儿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影响幼儿的作品,在互相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情绪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笔者利用合作教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也是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尝试。
  美术活动中的合作是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创作完成作品。马克思说过:“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资源。”幼儿在发展中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合作学习能把这种差异转变为一种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把这种差异因素构成的矛盾转化为动力,就能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各展所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让幼儿合作完成《海底世界》这一作品时,擅长构图的幼儿组织大伙讨论了自己的构思,并做了构图的大致安排,擅长勾勒轮廓的幼儿负责绘画主体部分,擅长涂色的幼儿负责涂染……在这次合作中,他们不仅发挥了各自的长处,而且共同的作品增进了他们的友谊。可以看出,开放性教学有助于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有效评价,树立彼此的自信
  美术作品展示的是每一个幼儿不同的个性,美术作品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应该尊重不同幼儿的学习差异、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幼儿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幼儿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使孩子获得各自个性特色的发展。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富有个性的学生。在参加美术活动时,每个幼儿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思路、独特的审美观来完成自己的作品。虽然每个幼儿完成的作品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因此,我在孩子的作品中发现他们每一次不同的见解,都予以肯定;在孩子遇到困难,提出问题时,我提供的都只是性、建议性的支持,目的是帮助他们自主地表现。让美术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比如:在绘画《我的朋友》时,有一个小朋友把他的朋友画成了一个呲牙咧嘴的女孩,活像个“母夜叉”,当时心里就有点生气,我问他为什么把朋友画成这个的样子?幼儿说:“那个小朋友平时非常凶,很多男孩子老受她欺负。”一听这话,心中不禁暗喜,很形象,很生动,很有想像力。作品中把凶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虽然没有画出小朋友的外貌特征,却画出了性格上的特点,这样的作品当然值得表扬,幼儿的想像力是不可以磨灭的。当然也要告诉他这样画他的朋友是不好的。再如: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孩子,自己在画纸上随意图画,看到我时,他会根据画面自豪地说,“老师,这是我画的大海,好看吗?”当我回答说:“真好看!你想想看,海上还有什么?”“有鱼、有船……”这个孩子非常高兴地回答我,然后拿着画笔说,“我要做小鱼了!”我的肯定给了孩子自信,我的提示给了孩子启发。可见,开放性教学有助于保持儿童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进取精神。
  通过美术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活动,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健康心理得到了发展,增强了对周围事物观察的兴趣,使他们融入了集体,发挥了特长,自信心得到增强,促进了健康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