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财之道——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研究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可分为为、机构或政府部门服务的对公理财业务和为个人提供服务的对私理财业务。本文讨论的重点将集中在商业银行的对私理财业务方面。
随着我国的迅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应地,居民的理财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因此,理财业务也日益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理财市场这块蛋糕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争夺的一个焦点。
在国际上,个人理财业务一直是国际领先银行的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大部分外资银行40%以上的利润来自于以个人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收费,而花旗银行更是高达70%;而在国内,由于银行业相对滞后,国内银行长期以来业务重点都集中在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中间业务的收入比例很小,而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收入则更少。据统计,2004年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3.4%,而且在中间业务中,结算、代理和银行卡三项的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就分别占中间业务总业务量和业务总收入的84.1%和71.5%,而理财咨询类、衍生品工具类等的收入很少,而且部分业务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才能提供。由此可见,国内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方面说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很不成熟,与外资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又说明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利润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求分析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必须存在着理财的需求,如果社会不存在理财的需求,则理财业务的开展和理财产品的推出都只能成为一种徒劳,只有存在着理财的需求,居民愿意支付一定的价格来享受理财服务,才能形成一种理财的市场,吸引银行以及其它金融机构推出各自的理财服务,并在市场中进行竞争。那么,居民对理财服务的需求如何呢?我认为理财的需求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动力,一个是要有“可理之财”,还有一个就是这些“财”需要借助专业的管理。下面将按照这个思路来对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进行分析。
首先,从中国居民总体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近十年来处于一种快速增长的态势,而代表食品支出占居民收入比例的恩格尔系数有了显著的下降,这一方面说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使理财业务有了“可理之财”,另一方面,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也说明了中国居民更大比例的收入可以更自由的支配,通过计划和投资的手段来获得收益,这也使得理财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具有市场意义。
表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年份 项目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人均收入(元) | 4839 | 5160 | 5425 | 5854 | 6280 | 6860 | 7703 | 8472 | 9422 | 10493 |
指数 (1996=1) | 1 | 1.07 | 1.12 | 1.21 | 1.30 | 1.42 | 1.59 | 1.75 | 1.95 | 2.17 |
恩格尔系数 | 48.8 | 46.6 | 44.7 | 42.1 | 39.4 | 38.2 | 37.7 | 37.1 | 37.7 | 36.7 |
数据来源: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其次,从中国居民的家庭财产结构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发布的《首次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显示,居民家庭财产主要集中于房产和金融资产,分别占48%和35%,而财产较高的家庭,金融资产的比例会明显高于平均水平。
同时,调查还显示,在户均金融资产的结构中,人民币资产占92.4%,其中储蓄存款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占69.4%,接下去依次是股票和国库券,分别占10%和4.4%。
这显示出中国居民的财产高度集中在少数几种产品上,特别是房产和储蓄存款,而这两种财产形式也是最典型的保守型的理财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很多投资理财工具还没被广大居民所接受,另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的专业知识欠缺,很难自己投资其它金融产品。但是,资产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财产上,资产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对冲,会承受比较大的风险,或者难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借助专业的理财服务来投资于更广泛的金融产品,分享经济的增长和规避风险的潜在需求是很大的。
第三,从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来看,根据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公司(Cap Gemini)2004年联合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04”(World Wealth Report 2004)显示,2003年,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裕人士的数目为23.6万人。而这些富裕人士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9690亿美元,在亚洲,印度以22%的增速排名富裕人士增加最快的国家,中国以12%的增速排名第二。专家认为,富人的财富规模越大,他们对分散风险的需求也就越大。单一的投资方式很容易把他们的财富暴露于风险之下,他们需要多种投资手段和产品来保证他们财富的增值,而限于时间、精力以及专业知识,显然他们迫切需要专门的理财服务。
三、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认知和定位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业务,也是当前商业银行致力发展的一项业务,各家银行都希望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使自己能够走得更靠前一些。要想站得高、走得远,银行首先应该谅解目前国内理财业务的客户以及潜在客户对理财业务的认知,然后再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抢得这个新兴业务的制高点。
由于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理财观念也较为保守,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开展也较为滞后,加上政策上的限制,理财产品和服务还较为缺乏,因此,不管是国内居民,还是银行的大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对于理财业务的认知程度都还比较浅,具有局限性,他们观念中的理财业务和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开展的理财业务还有相当大的差异。银行-[飞诺网FENO.CN]
那么,对于大多数的国内居民,甚至银行从业从业人员来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如下三种层次的认识:
第一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商业银行推出并销售的本外汇理财产品。这种认识应该代表了当前很大部分居民以及银行从业人员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认识。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都各自推出自己的本外汇理财产品,而外资商业银行由于政策的限制,目前对它们开放的个人业务仅限于外汇业务,还不能从事代理保险、国债、证券交易或开设基金公司,故而,外汇理财产品也成了国内外资银行个人理财的主打产品。目前各种本外币理财产品要求客户把一定数量以上的钱购买理财产品,而在一定时期之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很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购买本行的理财产品,甚至或明或暗地向客户担保一定的收益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外币或人民币的理财产品成了一种变相的存款。如果银行又保证了比同期定存更高的收益率,那更是成了“高息揽存”的一种变种形式。
第二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包括了活期、定期存款、银证通、银基通等功能的综合理财账户。在国内,以招商银行“一卡通”为代表的综合理财账户的推出,为居民管理自己各种形式的金融资产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直接把综合理财账户等同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则失于片面。综合理财账户只是一种理财渠道和工具,只是把客户的各种形式的资产集中到一个账户上来方便管理,但是,如何来管理,如何使其实现增值,却未能得到适当的建议,未能体现理财业务的“如何打理”的功能。
第三种层次是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等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中心。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兴起,许多银行纷纷在城市的中心地段设立理财中心,无论是外资银行如荷兰银行的“梵高理财中心”,还是中资银行如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设立的以个人命名的 “理财工作室”,都是意欲通过这种贵宾理财中心来体现其服务的专业性和专属性。但就国内一些城市的理财中心或者贵宾理财室而言,由于银行本身能够提供的产品有限,以及工作人员本身专业水平的局限,这些理财中心经常沦为银行推销本行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代销的基金,以及拉存款的“谈判室”。如果客户观念中的“理财中心”等同于这样的“谈判室”的话,则客户所认知的理财服务也将成为“拉存款大户”的一种业务,理财中心将不能成为引导客户理财理念的一种体验式的场所,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了。
那么,比较合理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定位和服务内容应该体现出哪一些特征呢?根据对国际上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在以下几点上:
1.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理财服务不应该是单纯的把本银行的一些产品强推给客户就算完事了,单纯的推销产品是不负责任的,同时也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把不适合的产品推销给客户只会降低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比较完善的理财服务应该更注重在“理”上面下功夫。客户接受银行的理财服务常常是因为其缺乏专业知识,银行的理财业务要能体现其专业性,应该要能为客户专业的理财咨询服务,为客户设计更适合的在他们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其资产最大化增值的方案。国内个人理财业务中,理财咨询往往是推销理财产品的“附赠品”,我认为这是一种本末倒置,因为理财服务最核心的产品反而没能获得相应的收益,这样的后果是降低了商业银行对理财咨询服务改善和创新的动力。所以,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有必要认清这项业务是“销售主导”的,还是“服务主导”的,才能使业务找到其侧重点。
2.提供更全面和合理的服务和产品结构。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产品大多集中在本外币理财产品、定期存款和本行代销的债券、基金等,产品范围狭窄,加上产品销售的倾斜,这样既使客户的选择受到局限,难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又难以设计出分散和对冲风险的产品组合。国内商业银行理财手段的局限性一方面当然是来源于我国政策的限制,银行业的分业经营以及一些产品经营上的限制,但另一方面产品类型少和每种类型中的可选择产品单一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客户的选择范围。因此,根据政策适时的进行金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及对各个产品线进行进一步细分,满足各种层次的客户也是十分必要的。
3.更注重个性化的全面的策划。在个人理财业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而且具备高素质的个人理财策划师,所以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长期的理财策划服务。个人理财策划一般包括证券投资计划、房地产投资计划、投资计划、保险计划、税务计划、退休计划和遗产计划等。深入的与客户接触,了解客户的财务目标,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的财务计划是成熟的个人理财业务的标志。不了解客户的财务目标,不加区别地、没有计划性地把金融产品推销给客户则很容易把客户引向财务陷阱。按新加坡规定,理财顾问必须与客户谈话两个小时以上,才能给客户做理财报告,谈不够两个小时就卖产品是违法的。个性化的全面的财务策划不仅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客户分散财务风险,更重要的是能针对客户的个人财务目标,制定较为长期的财务计划,避免由于追求短期获利而造成的长期的财务风险。
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由于政策的限制和观念及经营理念的局限性,还处于较低的阶段,与国际领先银行提供的理财业务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和借鉴国际领先银行的经营思路有现实的意义。
国际领先银行理财业务根据客户的不同,总体上有两个层次的理财服务。
第一层次是针对较为大众化的客户提供的理财服务,属于零售银行业务。它除了提供对于个人的存款、汇款、信用卡、消费信贷等基本银行业务外,还会提供证券、保险、税务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理财服务以及相应的咨询服务。银行配备专业的理财策划师,并且有各个领域的专家队伍在其后面作为专业顾问。大众化的理财服务也会细分贵宾服务,贵宾客户能得到优惠的服务价格和更多的服务内容,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一种零售业务的范畴。
第二层次则是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作为财富管理的“宝塔顶层”,私人银行业务在发达国家已有上百年。私人银行是专门面对富有阶层的个人财产管理与投资服务,客户门槛为个人金融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者。私人银行最重要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有专职财务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产品组合个性化。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国际领先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高端产品,极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最有价值的高端个人客户。而私人银行业务也为国际领先银行个人业务中利润率最高的部分。麦肯锡的“全球私人银行调查”显示,2003年全球私人银行平均税前利润率为34%。而私人银行业务的非利息收入也高于其它银行业务,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收入中,资产管理费占收入45%,经纪费占20%,而利息收入仅占25%,远高于一般零售银行业务的盈利。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的高利润率,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纷纷大力发展其私人银行业务。表2显示出私人银行业务在几家国际领先银行的均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这凸现了私人银行业务对这些国际银行巨头的战略意义。
表2 2004年汇丰、花旗、德意志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净收入情况
银行 指标 | 汇丰银行 | 花旗银行(含美邦全球私人客户集团) | 德意志银行 (财富管理部) |
私人银行净收入 | 6.9亿美元 | 12.0亿美元 | 4.2亿欧元 |
私人银行净收入占集团净收入比例 | 3.7% | 7.0% | 15.2% |
数据来源: www.hsbc.com, www.citigroup.com, www.db.com,根据各银行2004年年报数据
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时,应正视政策限制和经验不足的现实,循序渐进地发展业务:立足于中端客户,进而不断开拓高端客户;增加咨询服务,提供理财策划,进而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理财顾问;逐渐完善作为零售业务的个人理财服务,进而在适当的时机推出私人银行业务。
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需要的支持工作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要能顺利开展,在社会上要能得到广泛接受,除了银行对理财业务的定位和产品的设计之外,还需要以下的一些相应的支持配套工作,如果说理财业务是一座宏伟的大厦的话,那么这些支持配套工作就是大厦的地基,没有地基的话,大厦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
1.政策限制的逐步放开和政策支持。我国金融业的管制一直比较严格,特别是银行业分业经营的规定对于理财业务的一些产品开发会造成一定的限制。我国金融业管制严格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还比较脆弱,难以抵抗较大的风险。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对金融业的限制也应有步骤地放开,这样才能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专业理财人员的培养。理财业务应该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它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目前,我国许多银行分支机构的理财部门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比较突出,一些银行竟然把机构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转移去做理财策划人员,这显然是不利于业务的发展的。但在积极开展理财业务的地区理财人员的培养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如工商银行上海分行2005年即特别招收了一批毕业生准备定向于个人理财策划师的培养。而国际通行的注册理财策划师资格认证的即将引入也必将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输送更多的专业人员。
3.理财理念的宣传和教育。理财业务要为客户所接受,和专业理财的理念的宣传和教育分不开。中国长期有“财不外露”的观念,不习惯与他人交流财务目标和规划,不想把私人财产交给他人打理,或者本身对“理财”没有概念,只知道把钱存入银行生利息一种途径,殊不知随着利率的降低以及通货膨胀,其财产正遭受着不知不觉地侵蚀。理财理念的宣传和教育能让客户和银行达到一种双赢,客户将有机会借助专业的服务来使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而银行也能扩大自己业务。
4.产品创新。千篇一律的产品和服务不但不能吸引客户,而且使整个行业陷入一种恶性竞争。而“创新”则是克服这种恶性竞争的最有效的手段。例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是一种创新,而恒生银行针对成功人士、女士、男士和退休人士分别推出“优越”理财、“悠娴”理财、“翱翔”理财和“逍遥集”等细分的理财服务也是一种创新。有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把理财业务这块蛋糕做大。
5.外资金融机构的示范。外资金融机构在理财业务上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有其一套成熟的做法,而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经验很值得学习。但是,目前外资银行的理财业务还受到较大的限制,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有选择地放开对外资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限制,必将对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正确地认识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并完善相应的支持策略,不但使得商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一条更有吸引力的“生财之道”,对商业银行本身而言,更是一条增强盈利能力,提高国内外竞争力的“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