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与行为逻辑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朱建武 时间:2010-06-27
摘 要:银行规模扩张一般理论中的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均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有着独特的行为逻辑,制度供给和市场需求中的规模偏好、资本约束缺失、市场定位偏失以及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是形成这一行为逻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动因,行为逻辑

  中小银行规模主要是指中小银行的资本和总资产的绝对数量。相对于大银行而言,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倾向非常明显,速度和规模已成为中小银行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中间变量。但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并没有带来经营绩效提升。那么,为何中小银行要在损失规模收益的情况下持续进行规模扩张?本文将对此加以分析。

  一、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动因的一般理论解释

  中小银行之所以扩张规模,从不同角度可以给予不同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大而不倒说

  该理论认为,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是为了追求“大而不倒”。“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TBTF)是用来描述银行监管者处理严重财务危机的大银行时的一个术语,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当危机银行规模足够大时,监管当局考虑到其破产后果而会对其进行全力救助,二是若危机银行是小银行,则监管当局会任其破产倒闭。到1990年代,TBTF逐渐狭义化,只是意味着一家银行“太大而不能把损失置于绝大多数未保险存款者”。而且,“化而不能倒闭 (Too Political to Fail,TPTF)”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处理危机原则。1991年FDICIA(FDIC Improvement Act)修正法案明确禁止FDIC保护未保险存款人和银行股东,除非这样做(保护)就是最小成本之举,或者不这样做就会给经济环境和稳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这样,TBTF就变成了“系统风险免除(Systemic Risk Exemption,SRE)”。

  (二)资本收益说

  该理论认为,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是追求资本增值的需要,要实现银行资本收益最大,就必须不断扩张市场份额,而这就体现为资产规模的扩张。从传统的信贷业务看,银行业经营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信贷交易的跨时性,即当期信贷质量必须在整个偿还期内才能得到最终检验;二是流动性,即只要存在负债(存款)扩张以保证备付金充足,则对存款人的支付是可以保证的,而银行的收入又体现为贷款存量与存贷利差的乘积,所以银行有动力去不断扩张资产与负债;从中间业务看,银行的机构与规模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半径,规模越大,能够为客户提供的中间业务服务的地域空间就越大,市场盈利机会就越大。资本的本质就是增值,所以为了获取收益最大化而进行规模扩张是中小银行的理性选择。Akhigbe关于小银行效率的市场结构说(SP)、成本表现说(EP)、关系说(RD)、信息优势说(1A)等理论后,考察了资产规模低于500万美元的中小银行,发现银行盈利能力随着规模的扩张而逐渐增强,而且,当银行市场的HHI指数从50%上升到75%时,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上升 0.9%,他认为这种盈利能力的增强来源于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后带来的市场结构的变化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与成本控制等因素关系不大。

  (三)银行成长说

  银行成长说认为,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是中小银行成长的结果和表现形式。银行成长说的理论基础是Penrose开创的成长理论。部分研究将其运用到了银行发展领域,认为导致中小银行成长的内部诱因主要来源于中小银行存在着剩余生产性服务、资源和特别的知识。当中小银行扩张到能够比当前以一种赢利更高的方式来使用银行的资源,中小银行就有了扩张动力。或者说,在目前的经营中,任何资源只要没有达到充分利用,就存在激发中小银行寻求一种更充分利用它的动力。由于资源的不可分性、资源的功效多重性及资源的不断创新性导致银行永远存在剩余资源,不可能存在完全出清的状态,因此银行永远存在成长动力,规模势必持续扩张。Cyree进一步指出中小银行外部成长 (Grow Externally)的主要路径是规模扩张,体现为资产规模增加、业务范围扩张和分支机构增设,银行业市场结构、监管环境、绩效以及表内业务特征决定了银行的外部成长选择。国内有学者认为,并购是中小银行成长的基本方式,可以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同时,中小银行成长是一个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过程,规模扩张式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转变到质量导向型成长。

  (四)新银行说

  新银行说主要是基于中小银行多为新银行这一现实得出的结论。该理论认为,中小银行初入市场,由于具备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和较低的资产基数,经营负担很低,没有不良资产,所以增长速度会很高。另外,新银行迫切需要取得市场认同,所以必须迅速扩张市场份额。De Young研究发现新银行平均每单位资产能够产生更多的贷款与转账存款。De Young还利用1980~1994年间的4305家老银行和 4305家新银行数据,并将新银行分为1~14岁龄。研究发现,在银行成立之初,会有很高的平均资产增长速度(约为31%),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增速逐渐降低,在第10年后与老银行资产增速一致。

  (五)高管势力扩张说

  管理主义者Muller认为,管理者的报酬是公司规模的函数,管理者有扩大企业规模的动机。高管势力扩张说认为,作为银行家群体的中小银行高管,为了在银行家市场中得到较高的对价,必须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迅速展现自身的经营实力,而与此同时,中小银行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使得高管更多地掌握银行的经营信息,高管可以不顾股东利益而对银行进行规模扩张。另外,由于银行经营风险的潜伏期较长,高管薪金主要以经营资产规模为标准进行计量,所以高管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获取更多的收益,可以不顾经营风险而进行规模扩张。Milborn指出,银行扩张自己的规模和产品范围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银行的高管意识到了扩张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声望收益,尽管他们对这种收益的远期价值评估并不完全理性。Hughes等11引从银行的公司控制角度探讨了银行高管何以敢于牺牲银行价值而进行规模扩张。他们认为,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和监管制度限制了银行外部接管市场对高管的约束力:首先,存款保险的存在使得银行的债权人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监督银行高管的行为;其次,监管当局对银行分设机构、非金融机构接管银行的限制以及对银行并购者的严格监管也削弱了外部接管者的力量,从而减少了银行高管的外部市场压力。银行高管充分认识到了外部接管市场的局限性,所以极力进行扩张。

  二、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分析

  以上五种理论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因,虽不无道理但并不能完整有效地解释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具体来看:

  (一)TBTF并非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缘由

  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受资产规模约束,经营网络具有区域性,存贷款数量较少,在银行市场中份额较小,在同业市场中业务比重较低,与同业联系并不紧密,所以政府在中小银行出现经营危机、面临破产倒闭时,其成本收益函数与救助大银行不同:大银行危机救助时,由于预见到大银行倒闭可能造成的支付系统效率下降、信用收缩、投资下降、消费不足、贸易条件恶化以及资产泡沫破灭甚至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系统性灾难性后果,政府的成本支出即使再高也是必需,而中小银行的危机救助中,政府必须慎重考虑救助所带来的道德风险成本,救助的道德风险成本具有同等规模特性,即同等规模的银行具有相同预期,如果政府对一家中小银行进行了救助,那么众多中小银行就会预期到未来政府也会对自己进行救助。由于中小银行数量众多,加之中小银行由于管理、风险、股权结构等因素,在预见到政府救助后经营出现危机的概率比大银行更高,所以实际上救助小银行的成本并不比救助大银行成本低。但救助小银行的收益显然较大银行低,所以,政府会对大银行进行救助而更可能放任小银行倒闭。中小银行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倒闭关门的命运,所以扩张资产规模,做大银行,以求在出现经营危机时能够获得政府的全力救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TBTF的实现要求小银行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小银行的数量足够多,以至于政府救助小银行后的道德风险成本足够高;二是小银行的经营危机出现概率比较高,而且具有普遍性;三是救助小银行的政府收益很低。再来看我国中小银行的实际情况:首先,我国中小银行数量相对而言并不多。有资料显示,在TBTF的滥觞地美国,2003年资产规模小于100亿美元的中小银行共有7747家,即使资产规模低于10亿美元的也有 7336家之多,而我国目前中小银行只有100多家。中小银行数量较少说明政府救助一家中小银行后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成本的发生量相对不高,所以政府并不过于担心救助一家中小银行危机会引起的其它中小银行的效尤行为;其次,相对于大银行而言,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危机并不突出,至少占据主导地位的较大的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经营的优秀代表。被关闭的银行没有一家是因为规模小才关闭的,而是因为资产质量问题。TBTF存在这样一个逻辑:规模大而资产质量低,不会关闭;规模小而资产质量低,会关闭;资产质量高,规模小,不会关闭;资产质量高,规模大,不会被关闭。可见,规模小是被关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资产质量问题。如果说规模扩张是为了追求 TBTF,对那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尚有这种可能,但无法解释资产质量一直是中国银行业优秀代表的许多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行为,而恰恰就是这一部分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趋势最为强烈,所以如果用大而不倒来解释全部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最后,我国政府救助中小银行的收益明显。绝大多数中小银行是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政府在救助中小银行方面具有源自自身利益的自发与主动,政府不愿看到自己的银行倒闭。综合以上三点可得,我国存在太大而不倒,但同样存在小也不倒。所以,认为中小银行扩张就是为了追求不倒闭的隐性保障的观点是不成立的。

  (二)资本收益说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

  分析资本收益说,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收益与规模扩张在中小银行发展中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提高资本收益、实现资本增值是中小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中小银行是企业,实现资本收益最大化是其经营宗旨,是其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点,扩张规模都是为了增加资本收益,收益是检验一家银行经营水平的最终标准;其次,规模扩张是实现资本收益的手段。没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大量的固定资产、管理等不变成本无法均摊,单位产出的高成本使得资本盈利率大幅降低。

  资本收益说只能部分地但不完全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一些中小银行的信贷扩张确实有着利润动机,也确实带来了利润回报,但如果说我国中小银行扩张都是为了资本收益,那就无法解释中小银行的规模不经济现象。因为有很多实证检验结果说明.我国中小银行保持快速规模扩张的同时,整体规模经济收益不断下降。


 

 (三)银行成长说同样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

  银行成长说同样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根据银行成长说的观点,银行成长的本质不是单纯的规模扩张,而是银行管理素质、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而我国中小银行扩张中,固然有一小部分中小银行在规模扩张中实现了经营质量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一大部分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并没有伴随着质的同步提升,有的甚至在规模扩张后出现了经营危机。所以,银行成长说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持续规模扩张。

  (四)新银行说无法解释近20年来的持续扩张

  我国的中小银行都是新银行,在开业之初没有经营负担,虽然多数并不具备国外新银行所拥有的较高的资本充足率特征,但确实存在新银行的市场扩张冲动,但新银行说无法解释的是我国中小银行近20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规模增速。

  (五)高管势力扩张说部分解释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

  高管势力扩张说在我国可以部分解释我国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现象。虽然我国中小银行的高管多是行政任命,不存在银行家市场,但存在一种隐形的银行官僚体系,能够在短期内把银行规模做大的高管更容易获得擢升提拔,而且也更容易获得更高的个人收入。以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例,资产规模举足轻重的分支机构领导更加受到上级关注,行长作为产权经营的当事人,利用经营期大权独揽,以国家信用为条件,尽量短期扩张,并在经营成果谈判时与总行抗衡,实现自身短期福利极大化,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个人财富。总之,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动因难以一言以蔽之,不但要考虑到中小银行的外部市场特征、内部约束等因素,还要本着普遍联系的观点将其置人银行市场行为整体加以考虑,并分析产生这些动因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三、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行为逻辑

  转轨时期的有着独特的体系和银行市场,中小银行的产生和都具有自身独特之处,必须从中国中小银行的实践出发对其规模扩张的动因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笔者认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扩张存在如下行为逻辑:

  (一)制度供给中的规模偏好促使中小银行通过扩张规模获取制度收益

  对中小银行而言,制度往往是稀缺的资源,也是限制中小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小银行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政府制度供给密不可分。但是政府的制度供给存在规模偏好,即政府更偏好于为大银行提供有利的制度。这符合制度供给的成本收益原则,因为制度可以成为商品,可以交易,存在可以区分开的交易双方,尤其是在我国转轨过程中,制度的交易是非常广泛的。制度的交易同样存在竞争,制度的效率最终都表现在产品上,制度竞争决定了制度存在供求均衡关系,所以制度的均衡实际上内含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均衡之中。撇开政府的其他公共职能不谈,财税理论认为,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也是通过进入市场提供给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依靠税收体制来完成整个买卖过程。既然制度是可以交易的商品,那么作为制度供给者的政府就要实现成本最小化或者收益最大化。一方面,制度设计与供给的规模弹性近乎为零,即政府向大银行和小银行设计和提供制度的成本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大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明显高于小银行,所以政府向大银行的制度供给收益大于向小银行的制度供给。基于这两点,政府的制度供给存在规模偏好。

  制度供给的规模偏好体现为多个方面,首先信用等级和地位的不平等。个人客户、公司客户乃至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认同大型国有银行是国家信用,中小商业银行是信用;其次,中小银行在不良资产处理方面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各家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不低、总量也不断积累,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发展的因素,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已是迫在眉睫。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明显偏低,单纯依靠自身积累、以核销呆帐的方式解决并不现实,也需要来自外界尤其是政策面的支持;再次,在存款和结算业务方面,面临很多限制性的甚至是歧视性的政策制约。例如,在证券资金清算、基金托管、期货保证金等大宗批发业务方面,多数中小银行几乎无法进入。再如,基本账户制度、主办银行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业已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许多不利因素;还有,信贷资产业务、、外汇业务受到诸多限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为了使自己能够进入政府制度设计与供给的考量函数,获取政府的制度供给,不得不迅速扩大资产规模,体现在市场行为上就是规模的快速扩张。

  (二)市场需求的规模偏好使中小银行必须通过资产扩张获取业务空间

  市场需求的规模偏好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在相同的服务条件下,市场需求者偏好从大银行获取金融服务。银行资产规模一直就是外界评价银行经营实力的重要指标,社会基本按照银行资产规模标准来衡量一家银行实力,而很少顾及其资产质量。尤其在中小银行经营信息难以为公众所知的情况—F,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就是信用保障,在吸引客户上发挥着显著作用,这反过来就对中小银行的规模扩张行为形成了激励;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现有的优质客户多为大企业,大企业客户的服务需求有最低规模要求,要获得并维持这些大客户资源,银行必须有相应的匹配规模。

  从我国中小银行实践看,为了获取并维持大客户资源,中小银行努力进行规模扩张。首先,通过扩张规模绕开向大企业贷款存在的监管障碍。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十。从实际情况看,国内最大的中小银行能够向单一客户累计投放的贷款余额最多也不过是十几亿元。而大型企业的贷款需求规模往往十分巨大,动辄十亿、数十亿甚至上百亿。显然,按照现有的监管法规要求,中小银行远远不能满足大型客户的贷款需求。即使被允许对单一客户实行超比例放款,那么,中小银行将面对经营风险加剧集聚问题,不利:厂银行经营风险的分散;其次,通过扩张规模来获取赢得大型客户忠诚度的实力基础。大型客户之所以“大”,不仅仅表现在组织机构多、销售收入高、从业人数众等数量方面的“大”,而且表现为金融需求综合化、经营半径国际化等质量方面的“广”。除了一般的贷款需求之外,大型客户往往在资产管理、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等方面有着较高的需求。现实中,一个经常的现象是,中小商业银行因机构网点、资本规模、授信规模、国际融资能力等方面的实力不足而难以获得大型客户的青睐,所以必须通过扩张来维系大客户;再次,规模扩张来消除银企合作不平等: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实力和规模较小,所以,与大型客户天然存在着谈判地位不对等的劣势。这样,在费用减免、价格优惠等方面,大型客户往往握有谈判的主动权,中小银行的经营成本由此将增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小银行也极力扩张规模。

  (三)资本约束机制缺失,导致资产扩张行为大行其道

  资本约束一直是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短板,资本观念的缺乏在影响规模扩张方面有两个显著表现:一是内部绩效考核上对资产规模的偏重,二是对规模扩张风险的忽视。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例如.在银行内部考核中,不少中小银行片面强调“存款论英雄”、“规模排座次”,进而导致一些营销人员在业务营销中自觉和不自觉地轻视风险和盈利。一些无利可图甚至是危害中小银行长期发展的业务,只要能做大规模,也被奉为上宾。中小银行对分支机构的考核,主要以帐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为主,普遍没有考虑资本成本问题,没有采用剔除资本成本的经济利润指标来考核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结果诱使分支机构积极放贷,以追求帐面利润的提升和不良资产率的降低,所有这些都造成了不计成本的资产规模扩张行为的发生。例如,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热衷吸收保险公司的协议存款,存款年利率一度高达4%~5%,并且协议确定向上单向浮动,在中小银行贷款利差只有3.5%、扣除经营成本和风险拨备净盈利只有1.5%的情况下,这种协议存款利率比正常存款利率高出2~3个百分点,显然是不能盈利的资产扩张。还有的中小银行利用承兑汇票业务虚增存款,不仅没有带来利润,反而隐藏了巨大风险。

  (四)市场定位偏失,使得通过资产扩张获取市场份额成为中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从我国中小银行的市场实践看,中小银行的主要资产投向仍然是大企业、大项目,这种市场定位战略使其并未寻找到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一方面,中小银行与大客户的业务关系并不稳定,大客户的谈判地位和信贷需求经常使中小银行处于被动,资金的实际价格往往较低;另一方面,对中小银行而言,虽然大企业大项目的资金需求规模较大,但银行维护客户关系的日常支出较大,以至于向大企业大项目提供信贷服务的平均成本并不低。综合这两点,中小银行定位于大客户大项目的利润并不丰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中小银行必须通过增加客户数量与业务量来增加利润基数,规模扩张理所当然成为首选之策。

  (五)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必须依靠信贷资产扩张为实现收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与四大国有银行类似,中小银行仍然遵循的是以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为主的业务模式和以赚取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要想获取最大化收益,就必须扩张信贷资产规模,这是中小银行信贷规模扩张的必然性。

  全国性中小银行信贷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平均高达65%以上,并且呈总体逐步上升趋势,信贷规模的大小和利息收入的多寡直接决定了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与以上全国性中小银行的收入结构相比,由于其业务数量、服务、硬件设施等原因,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则更加倚重传统的信贷利息差收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商业银行在提供非传统金融服务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没有能力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利息收入是城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大约占营业收入的53%左右;而非利息支出(包括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和营业费用)则构成了它们的主要经营成本,两者合计大致占总费用的71%。最近5年间,整体平均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73.26%以上,最高达到77.46%,而且一直居高不下;银行个体中,北京银行等城市商行的佼佼者利差收入占比均高达90%,足可见利差收入在城市商业银行收入中的绝对重要地位,也就不难理解其为何着力扩张传统的信贷业务。

  四、简要结论

  本文对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大而不倒说、资本收益说、银行成长说、新银行说和高管势力扩张说等理论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探究了我国中小银行资产扩张的行为动因和行为逻辑。结论认为,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扩张并非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而是对现行金融制度环境和经营机制下的被动适应。我国中小银行资产扩张存在如下动因和行为逻辑:制度供给中的规模偏好促使中小银行通过扩张规模获取制度收益,市场需求的规模偏好使中小银行必须通过资产扩张获取业务空间,资本约束机制缺失,导致资产扩张行为大行其道,市场定位偏失,使得通过资产扩张获取市场份额成为中小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业务与盈利模式单一,必须依靠信贷资产扩张为实现收益最大化奠定基础。因此,要实现中小银行资产扩张的经济理性,必须从外部金融制度和自身经营机制变革入手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