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体性原则消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3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则是在反对中世纪宗教上帝创世论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主体原则、真理原则是其基本特征。一些哲学家对此进行了评判,探讨其本真所在。
西方主体性原则是通过“我思”主体的确立而形成的原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人与界相互影响辩证的过程。基于对主体性原则局限性认识,一些现代西方哲学家对主体性原则进行了批判和改造,试图在理论上超越这一原则。
一
人类中心论其实就是一种主体中心论,夸大了主体作用,把主体看作是解释客体和行动的意义的起源。存在主义者提出“身体~主体”这一概念,其目的为了摆脱笛卡尔的二元论,而为此必须找到一个中介,它既是存在和认识活动的主体,又是被作用的客体和被认识的对象。身体既是显现的主体、存在着、经验着的现象,又是被显现的对象、现象的身体、现象的场所。有的结构主义者用结构和模式取代了主体,把主体消融在语言的关系中。
后现代主义者对主体的解构主要体现在主张差异和多元,反对霸权话语,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德里达就是要解构一切中心和基础,消解在场的形而上学包括主体形而上学。消解中心性的主体,就是消解语音中心主义,提高文本地位。即符号的本质就是一个差异的、踪迹的系统。他认为,无论在口头话语还是在文字话语的体系中,每个要素作为符号起作用,就必须具备指涉另一个自身并非简单在场的要素。这一交织的结果就导致了每一个“要素”都建立在符号链或系统的其他要素的踪迹上。这一交织和织品仅仅是在另一个文本的变化中产生出来的“文本”。在要素之中或系统中不存在任何简单在场或不在场的东西。只有差异和踪迹、踪迹之踪迹遍布四处。也就是说差异是文字本质,任何其它事物都只能存在于差异之中并被差异而产生。由此可知,脱离差异,自我指涉自我确定意义的作者和起支配作用的主体是不存在的,语言不是说话主体的功能,文本无作者。德里达认为主体是有意识的和说话的,主体取决于差异系统和延异活动,主体唯有在与自身相区分中,在拖延中、在推迟中才被构成。也就是说,差异是根本性的,主体不是中心性的支配者,而是无中心无统一性的多元化的存在。福柯从知识的相对性以及知识和权力的关系来看待主体性问题。他认为人并非是的永恒,以人为代码来说明事物的秩序,只是现代认识型的结果,人是历史的产物,现代以人为中心的认识型也必将为历史所淘汰。也即所谓的“人之死”和“主体的终结”。想到人只是一个近来的发明,一个尚未具200年岁的人物,一个人类知识中的单一褶痕,想到一旦人类知识发现一种新的形式,人就会再次消失,这是令人鼓舞的,并且是深切安慰的源泉。他认为并不存在自我决定、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的独立自主的主体,主体是被塑造的,是话语和权力关系的结果。语言的力量不但外在地塑造主体,而且还内在地规范一个人的主体性的形成。人的自主性从来都被社会文化所左右,主体是被塑造的主体是社会的和历史的,是破碎的、离散化的、相对多元化的,没有宏观意义的统一性和绝对的意义。人的那种零散化的语言的内脏构成自己的形象!当然福柯否定的是以人为中心、为万物秩序的基础的大写的自我,即超历史的绝对性主体,而不是一般地反对主体。哲学上抽象的主体死了(似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主体也死了)。
主体性哲学相信主体能够认识真理,并能通过获得真理去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创造性和自由是人类自我完善的两大动力。真理是推动社会进步、完善人性的手段和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西方哲学则有不同的真理观。
尼采就宣扬意志主义的真理论,否定真理的客观性,认为真理是为了某一目的、从某一角度进行的认识,只要强力意志呈现的生活不能被归结为单一形式,就不会有单一的真理。承认真理本身就是一种错误。所谓“真理”,无非是主观的信念,是对某种判断的确信和评价。他说:“真理就是这样一类错误:要是没有它,某一些生物就活不成。对于生命来说,价值才是最终决定的东西。”他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对生物的生存‘有利’、‘无利’,而非‘实在’与‘不实在”’,“真理的标准就在于提高权力感”。总之,“有用就是真理”,“强力就是真理”。克尔凯戈尔则主张“主观真理”说: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真理。真理是主体对自身的主观性的把握。真理存在于主体的内在精神之中,真理只有对于人、对于人的主观性才有意义,真理就是主观性。他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不确定性对最为激情的内在性适应过程的依附,是客观依附于激性的内在性适应过程,这是存在的个人可以获得的最高真理。他强调信仰,信仰越强烈,存在的程度越高,真理就是信仰。他写道,“哈姆雷特说得好:存在与非存在只有主观的意义。”
后主义从语言游戏论出发,反对真理或客观真理。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语言把真理和理论转化成了某种语言学上约定俗成的东西,真理是可以制造的,强调真理的非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者从语言游戏论和文本论出发,主张一切事物都是文本,认为意义在不同语境中自由地变化。他们不承认客观真理,认为任何脱离特定个性的活动和立场的“中立知识”或“中性”真理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因素介入是意义产生的基本因素。同一语词或话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意义。如果有真理,那也是自我设定的真理,并没有所谓的客观真理。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真的句子之为真不是由于与实在相符合,因此我们就无须费心去问一个给定的句子是与哪一部分实在符合(如果是与实在相符合的话),我们也无须费心去问,是什么把它“造成”为真的。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知识’正如‘真理’一样,只是对我们的信念的一个赞词,我们认为这个信念已被充分加以证明,以至于此刻不再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他们提倡“小写的”真理,反对“大写的”真理,他们认为“小写的”真理是一个文明社会持续下去其成员必须拥有的德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有绝对真理,主张极端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真理观。德里达认为,没有真理自身,只有真理的放纵,它是为了我、关于我的真理,多元的真理。后现代放弃了对普遍的、跨文化的、永恒的真理之追求,而专注于某一特定共同体内被认为是真的东西。离开了对某社会(我们的社会)在某一研究领域中使用的熟悉的证明方法的描述,就不可能谈论真理或合理性。对我们而言是真理,对你们而言未必是。在我们的语境中是错的,在你们的语境中却是可行的,甚至是可爱的。
后现代主义者倡导和推崇多元论,寻求差异性和多样性。德里达把主张“多元的世界”、“多元的真理”的多元论观念视为哲学的最大成就。更有甚者,根本否认真理存在,没有真理。费耶阿本德完全否认真理存在,否认认识论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实践家没有理由请教科学哲学,科学哲学中没有什么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尤其是确证理论不能帮助科学家决定承认哪些理论。德里达认为文本就是一切。读者从习惯的世界中找到文本,而在文本中找到的只是他自己。有些后现代主义者主张不仅真理被放弃,而且保持真理效果的愿望都被放弃,并认为所谓真理,不过是思维着的精神创造出来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