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父的悲剧 生命的挣扎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罗莉娟 时间:2010-08-13
摘要:《月牙儿》是老舍先生自己比较喜欢却又较少提及的作品。对于作品的独特的魅力,本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解读,认为《月牙儿》书写的实际是无父世界的悲剧,其中有老舍先生的人生体验的投射。作品有意无意地压抑了悲剧的激情,这既凸现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也将我们的审美注意引向了对“生命的挣扎”的关注。作品展现了老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这才是作品真正的审美内涵之所在。
  关键词:《月牙儿》;心理特征;审美内涵;文学研究
  
  谈起老舍先生的《月牙儿》,许多人都会体验到一种独特的阅读经验,那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种压抑;阅读之后,却又难以准确地把握其内涵,以致有再读一遍的冲动。我常想《月牙儿》缘何有如此的艺术魅力,是所谓的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内涵吗?一般评论者都认为,作品的价值仅在于她反映了社会的病态,展示了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的痛苦心史,寄寓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怒与不平,这种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我想不仅于此,但其真正的艺术魅力又在哪儿呢?当我试着用心理分析的方法解读《月牙儿》的时候,才发现了答案。
  
  一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这样说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渗透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红楼梦》寄托了他的深刻的末世之感,因此他看《红楼梦》就会有特别的感受。法国作家乔治·桑将自己的作品称作“宝贝”,那是因为其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家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出作品与作家之间某种特殊的关系。我们分析《月牙儿》也不妨从此入手。
   老舍对《月牙儿》的态度又是怎么样的呢?《月牙儿》脱胎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大明湖》,关于《月牙儿》的故事,老舍先生曾说:“它本是《大明湖》中的一片段。《大明湖》被焚之后,我把其他的情节都毫不可惜的忘弃,可是忘不了这一段。这一段是,不用说,《大明湖》中最有意思的一段。但是,它在《大明湖》里并不像《月牙儿》这样整齐,因为它是夹在别的一堆事情里,不许它独挡一面。由现在看来,我宁愿要《月牙儿》而不要《大明湖》了。”可见,老舍先生对《月》还是很满意的。然而,老舍对自己喜欢的许多作品都作了专门的文章来谈创作的经历和感受,比如说老舍就《骆驼祥子》写了《〈骆驼祥子〉后记》;关于《龙须沟》,老舍写了《〈龙须沟〉创作经过》;甚至被毁的《大明湖》老舍也写了专门的文章来谈创作体验。但是,对于《月牙儿》,老舍先生却谈得极少,在《习作二十年》中压根儿就没有提到《月牙儿》,这二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悖论呢?《大明湖》被毁,有好几位朋友都劝老舍重写《大明湖》,老舍却说:“我打不起精神来,创作的那点快乐不能在默写中找到,再说,我实在不甚满意它,何必再写。”然而,老舍却从中提炼出了《月牙儿》,并用散文诗的笔法来写,这又是什么原因让老舍对《月牙儿》的故事念念不忘呢?
  
  二
  
  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月牙儿》时,我们发现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一般人所认为的对封建社会的罪恶的揭露有出入。文本在表面的对社会罪恶的表现的显性结构外,还隐藏着另一个世界。作品实际上呈现的是无父世界的悲剧。
  “月牙儿”的悲剧是基于父亲的病逝。父亲的缺席,首先带来的是父爱体验的永恒性的失落。父亲的形象在文中是模糊的,对父爱的体验,文中也并没有深切的表现。文中有关父亲的体验,只是无父经历、父爱缺失的一种体验。月牙儿“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对月牙儿的初体验,因为父亲的死,在我的心中铭刻下了酸苦二字。“那个木匣结束了爸的一切:每逢我想起爸,我就想到非打开那个木匣不能见着,但是,那木匣是深深的埋在地里,我明知在城外哪个地方埋着它,可又像落在地上的一个雨点,似乎永难找到。”作品中这段话形象地描写了父亲形象在主人公精神世界中的那种飘渺虚无的感受。父亲的缺席,带给主人公的更重要的影响还在于其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与人生支撑点的坍塌。父亲死后,饥寒就与主人公交上了朋友,“父亲死的那天,它就是这么斜斜着,为什么它老这么斜斜着呢!”这既是主人公对月牙儿的感受,更是对饥寒交迫的生活的一种形象化的述说。这种生活就一直持续了下来,直到家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件可以当的东西,妈又给我找了一个新爸。但随着新爸的离开,妈妈当了暗门子,我最终也走进了这“最后的黑影”。纵观整部作品,其展现的就是无父的现实带给主人公的无尽头的悲剧。
  在文本中还从两个方面凸现了这种无父的悲剧,那就是对母亲的深沉的感情和对钱的异常深刻的认识。在作品中,主人公对母亲的感情是发自于内心,建立在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的。文中多次写到对母亲的依恋,想念。“我只有这么个妈妈,朋友”、“我想妈妈,她常到我的梦中来”。甚至在狱中,“我”也想着“妈妈在干什么呢”。文中有时提到对妈妈的恨,但仔细体会,却会发现这恨里面透露出的恰好是一种理解和真正的爱。这些对妈妈的爱是基于与妈妈的相依为命,是基于父亲的弃世而亡。而文中对钱的感受更体现出无父的事实对主人公心灵的巨大的影响。整个作品实际上是主人公在狱中反思自己的生命道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认识就是对钱的认识。无钱的事实一直贯穿我的生活始终。“刚八岁时,我已经学会了去当东西”,“我最阔的时候,手中有一毛多钱。”主人公意识到“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是兽,钱是兽的胆子。”“什么母女不母女。什么体面不体面,钱是无情的。”对钱的认识越是冷血,无父的感觉对其心灵的创伤就越是明显。
  在某种程度上,作品中这种无父的悲剧甚至压倒了显性的对社会罪恶的揭露,从而使作品呈现更为丰富的心理内涵。那又是什么原因使貌似反映封建罪恶的作品呈现出这种特征呢?其实,我们关注老舍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这和老舍的人生经历有很深的联系的。郁达夫曾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老舍先生的长子舒乙也说过:“一个作家的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和他本人的命运,当然用不着去划等号。但是,这些描写毕竟是他本人思维的产物,所以,作家本人的身世往往会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找出某些痕迹来,这倒是不容忽视的参照系。”对于《月牙儿》,我们不能随便将之与老舍划等号,但是当我们把握住老舍的人生经历就会发现,这里面实际是融入老舍自己人生的体验的。老舍先生是满清旗人,其父亲作为一名旗兵,在老舍一岁半时就死于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老舍的母亲带着五个孩子过着极其艰辛的生活。老舍母亲也曾像月牙儿的妈妈一样,给人家洗衣服,干杂活。老舍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当老舍从师范学校毕业时,其对母亲说的唯一一句话就是“以后,你可以歇一歇了。”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无论是《正红旗下》,还是其一些散文,母亲的形象都是很高大的。他对母亲形象总是满含感情在塑造。他的散文《我的母亲》更是和着泪水写成的。而其对父爱的体验就很淡薄,在老舍作品中,有关父亲的形象就没有那样光彩夺目的形象。其对母亲的感情之深与其对父亲的体验的淡薄形成强烈反差。在《月牙儿》,这种体验也地流露出来了。在老舍的生活中还出现了一位像父亲一样关爱他的人,那就是宗月大师。老舍说:“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是受过他的好处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像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私塾那样。”在《月牙儿》中,我们会发现,新爸的形象实际上有宗月大师的影子。我们不能牵强附会地认为二者有什么联系,但实际上新爸的凭空消失就是宗月大师仙逝的一种象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老舍之所以将月牙儿这种无父的悲哀写得这样真切,实际上就是老舍在作品中渗透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不过,这种渗透在文中显得相当的隐蔽。作品采用了“以我叙我”的独特的叙事视角,巧妙地隐藏了自己。一人称叙事手法一般分两种,一是“以我叙他”,这只提供了一种限知视角的真实感。一是“以我叙我”,这种手法显得更具真实性,其可自由地写出种种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作家的,也不是叙述人的,而是这个“我”的直接感受与体验。《月牙儿》采用了“以我叙我”的叙事视角,“我”在咂透了暗藏在这个社会层面的人情世故之后,就毫不掩饰地说了出来,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说了出来。这里,看来写的只是“月牙儿”自己的认识。作品中所有的感受,体验,对社会的认识,评价,都是月牙儿的,主人公同老舍之间有很大的间离性。这样,我们充其量只能说作者对社会生活有很深的认识对主人公有的心理把握得很精彩,其中寄予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然而,老舍正是利用这种叙事视角来隐藏自己,以便更自由地投入自己的体验,所谓的“用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正因为老舍先生在作品中不光在写月牙儿的悲剧,也是在写自己的人生,才使作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让人更有感触。
  
  三
  
   然而,在品阅这部渗透作者悲苦体验的作品时,我们却不会有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的感觉,心中只是有一些压抑;我们不会有那种急于发泄的激烈冲动,只会有一种深深的思索。作品的情感表达有一种含蓄的节制的倾向,平静取代了愤怒和感伤,节律控制了意识的流淌,作品在有意无意间消解了、淡化了悲剧的一种激情。
   悲剧,鲁迅先生认为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感就源于善良美好的东西与悲剧制造者之间的冲突过程中,善良美好的事物最终承受毁灭性的打击。一般来说,在此过程中,都有作为“恶势力”的形象而存在的悲剧制造者、毁灭者。这种制造者与这毁灭者同时存在,就强化了二者之间对立和冲突,从而凸现悲剧性。《窦娥冤》中有张驴儿、桃兀之流,《孔雀东南飞》中有令人讨厌的阿母,《杜十娘》中有可恶的孙富,《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势力强大的家族,《哈姆雷特》中有阴险恶毒的奸王。他们的存在使罪恶者有了明确的指归,就容易让人产生悲剧的激情。而在《月牙儿》中,全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为对立面出现的恶势力的代表人物。胖校长的侄儿算不上――-他的行为不足以月牙儿走上那条道路,“月牙儿”对他的态度也不是对一个恶人的态度:“我不后悔,只觉得空虚,象一片云那样的无倚无靠”;至于“破塔式”的老板,“小磁人”、“第一号”、“新官儿”,当然就更不是了。既使是那些嫖客,从“我”的口中叙述出来也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反而像是一群生活在尘世的“辛苦恣睢”的人。由于没有显性的悲剧制造者的存在,只有作为苦难承受者的“我”存在,我们就不能直接感知到是具体的哪一个将“月牙儿”推向了那“最后的黑影”,也就不能直接体会制造者的罪恶,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就只是在主人公的心史叙说中而不会是在激烈冲突中展现。这样,作品的悲剧激情就在无形中削弱了。当年央视在拍摄《月牙儿》时,其导演就特意地塑造了几个反面人物以此强化悲剧的直观感,这也恰好证明《月牙儿》弱化悲剧激情的特色。同时小说人物的命运安排,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月牙儿”并没有走上《骆驼祥子》中小福子的毁灭之路,也没有走上《微神》中的死亡之路,甚至也没有走上《大明湖》里那个女儿投湖的道路,而是让主人公最后进了监狱。主人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反抗,诸如自杀一类的事,她对自己的命运甚至有某种程度的认可:“不必想了,一天一天地活下去就是了,我的妈妈是我的影子,我至好不过将来变成她那样,卖了一辈子肉,剩下的只是一些白头发与抽皱的黑皮。这就是生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就淡化了其悲剧性。
   从文本的手法看,作品在有意压抑悲剧的激情性。老舍曾说:“《月牙儿》是有以散文诗写小说的企图的。”整部作品宛如一首散文诗,用的是诗的语言,表现的是诗的情调,渲染的是诗的气氛。作品中的描写非常诗意化,文字显得相当清新。开篇写月牙儿:“是的,我又看见了月牙儿了,带着点寒气的一钩儿浅金。多少次了,我看见跟现在这个月牙儿一样的月牙儿,多少次了,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种种不同的景物,当我坐定了看它,它一次次的在我记忆中的碧云上斜挂着,它唤醒了我的记忆,象一阵晚风吹破了一朵欲睡的花”。这为作品的全部叙写奠定了淡缓的叙事基调。整部作品的叙事节奏也是比较舒缓的,整部作品以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为主,故事情节成为界定“我”不同情感的一种时间段的概念。短节的章法使全文更像是一篇篇抒情散文的连缀。此外,作品还是通篇采用了诗歌所常用的短句句式,这让我们在阅读时,感到语气的舒缓,不会有那种急促而换不过气来的感觉,无形中就使阅读的心境趋于平静,从而消解了悲剧的激情。
   这种压抑悲剧的激情的过程,呈现出了传统文学作品独有的一种风貌。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所谓的悲剧一般都有一个团圆的模式。人们心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方法来淡化悲剧意识。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金陵十二钗的不幸命运,最终都在太虚幻境的大梦结构下消于平淡。《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最终也在三桩誓言的应验和清官申冤中得到消解。《月牙儿》可说有中华民族这种心理的投射,略微呈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风貌。《月牙儿》中对悲剧激情的压抑,透射出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在重重重压下的一种真实的心理体验,有一种纯正的中国味。虽然老舍明确地想表达对穷苦人的一种同情,“代他们申冤诉苦,也描写他们的好品质”。但是在写作过程中,老舍却不自觉地压抑作品悲剧的激情,使作品“缺乏了积极性与文艺应有的煽动力”。这与老舍受传统文学的浸染是分不开的。虽然他自己也说他的文艺修养是“来自阅读西洋古典文学”,他曾经读过许多西文文学作品,尤其喜爱狄更斯,康拉德等英国作家的作品。但是,老舍师从“桐城派”、吴梦梅,对古文有很深的造诣,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心是难以忘怀的,他甚至有过“夜起读《离骚》”的经历。这使他创作心理不自觉地受心中传统文化沉淀的制约。因此在创作中他不自觉地就倾向了传统的审美取向。在处理人物的命运时,遵循了传统理念的轨迹,在对主人公命运的把握上有了一种压抑悲剧激情的倾向,用一种“含泪的微笑”来审视这个世界。老舍说自己用散文诗的手法写《月牙儿》是他“对故事人物因自己写过一遍而非常的熟悉,可以从容不迫地在文字上多下功夫”,但实际上却是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使他采用了客观上压抑悲剧的激情的散文诗化手法。
   实际上,作者的这种选择,淡化了作品的悲剧性,文本也将我们的审美注意引向了另一个方向。老舍说过:“我只凭着自己一点点社会经验和心中自幼积累下的委屈,反抗那压迫人的个人或国家。”作者在《月牙儿》中要给我们传达的正是来自他心中的那些“委屈”。在这里,作品的重心实际上不是在思想层面,而是通过渗透在作品中作者自己的经历给我们传达的是来自他心中的那些“委屈”。在这个无父世界中,给我们凸现的是“活着”二字,作品中一直强调的是活着的美好,“我才不去死,虽然想到过;不,我要活着。我年轻,我好看,我要活着”、“死假如可怕,那只是因为活着是可爱的”。主人公最后在狱中,也还强调“我不愿意死”。主人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活着,从当东西到做情人,从女招待到“上了市”。然而要“活着”却显得那么艰难,那么辛酸——主人公健康鲜活的身体最终染上了疾病,天真烂漫、单纯善良的心灵最终变得玩世不恭。主人公不断努力,却一步步滑向那“最后的黑影”。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一种“生命的挣扎”。其实,这种“生命的挣扎”正是郁结在作者心中的对活着的愿望以及对活着的艰辛的体验在作品中的外化。老舍由于少年丧父,曾经过着极其艰辛的生活,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体验过种种辛酸。这对他的影响比较大。老舍曾说“我的脾气是与家境有关系的。因为穷,我很孤高,特别是在十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孤高的人或者爱独自沉思,而每每引起悲观。”可以说,老舍的这种对人生的体验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作品中。老舍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书写了生命的无奈。作品的重心也就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转移,作品压抑悲剧的激情,更多地在渲染情感体验,传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在这里,老舍对人生生存困境作了形而上的一种思考――活着,人最单纯的愿望,在现实中却四面严霜,那样的难以实现。月牙儿作为一个丰富的象征意象,其凄美的光辉既象征了主人公的对生活的一点美丽的幻想,也象征了人的孤寂无助的真实的生存状态。整部作品其实就表达了无父世界的悲剧中所呈现出的艰辛的挣扎,这才是作品的真正的审美内涵所在。
   由上述分析可见,《月牙儿》超越一般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由作者独特的心理投射营建了作品独特的审美风格,使其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其凄清的光辉必将打动一批又一批对生命执着的读者。
  
  :
  [1]老舍《我怎样写〈大明湖〉》
  [2]《<老舍选集>自序》
  [3]舒乙《小绿棍》
  [4]老舍《宗月大师》
  [5]陈钧先《老舍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