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哈代情结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 蕾 时间:2010-08-13

  摘要:20世纪初,在诗歌地理论和创作上,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西方作家有几人,其中托马斯·哈代是最重要的一位。主要分析徐志摩与哈代的关系,并剖析徐志摩模仿和译介哈代作品的缘由。对二者在性格,人生及类似的求真精神等方面来论证哈代对徐志摩的影响。

  关键词:徐志摩;托马斯·哈代;诗歌
  
  一、徐志摩的哈代情结
  
  阅读徐志摩的诗,使我们感觉到他的人生经历了一个由乐观到悲哀的过程。他的四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勾勒了由积极向上、满怀希望到颓废绝望、走向死亡的图画。纵观徐志摩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一是在他前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受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而创作等歌颂人生与的诗作,这其中既有拜伦的叛逆精神又有华兹华斯的闲情逸致,既有雪莱的热情笔触,又不乏济慈的唯美主义;二是后期徐志摩在英国维多利亚文人尤其是托马斯·哈代所特有的悲观厌世的人生观念的影响下所创作等悲怜命运多舛等情调低抑的诗品。正如美国著名文学专家西里尔·伯奇曾说:“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解释他诗歌生涯中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四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会发现,在他那热烈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热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他接受哈代的真诚和素养,无论是取自文学灵感还是个人灵感,他都获得了巨大的动力。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翻译了哈代的二十多首诗歌,而且曾四次撰文或赋诗对这位老人进行深切的追忆和凭吊。那么徐志摩究竟为何如此的崇拜这位伟大的诗人,将其作品介绍给国人,同时极力的模仿哈代赋诗的风格呢?作者归纳有以下几点:
  
  1、性格的相仿
  天生浪漫,追求自由的徐志摩风流倜傥。爱情与婚姻生活充满了起落不定的传奇色彩,早期追求浪漫的田园气息的情怀转变成后期的悲天悯人的心态。徐志摩天生忧郁的气质与桀骜不羁的天性与哈代不谋而合。从哈代的作品中,他发现自己孜孜追求的资产阶级理想的自由、平等与博爱与当时业已腐朽不堪却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互相矛盾。哈代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到愤世嫉俗的思想给许志摩的内心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于是,他译介了诸如哈代的《致人生》(To Life),《窥镜》(I look myself in the mirror)等。徐志摩视哈代为知音,徐志摩把哈代分析得很透彻,说哈代是“厌世的”,“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爱把世界剖着瞧”有“夜鸮的古怪”,“爱真诚、爱慈悲”“高擎着理想”,但哈代“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在许志摩眼里,哈代是反抗悲观的深沉的英雄。徐志摩后期灰暗的心境使他从中获得了“灵魂探险”的勇气。从1925年起他思想上搏斗的轨迹就日益深刻。在《自剖》、《再剖》等一系列文章里,徐强忍着痛苦,坚持“往更深处挖”,“我相信真的理想主义者是受得住他往常保持着的理想煨成灰、碎成断片、烂成泥,在这灰这断片这泥的底里,他再来发现他更伟大更光明的理想”,“在我这灵魂的冒险是生命核心里的意义”,这些心态明显有哈代思想的烙印。
  
  2、境遇类似
  20世纪初,中国新诗的性一直是一个核心命题重心所在,而徐志摩在当时却被一笔带过,被看作前现代诗人。作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尽管他在诗歌创作上产量颇丰,却遭到很多诗人的质疑。在遥远的英国,哈代也遭受了和徐志摩一样不公平的对待。哈代为众人所知的,大多是他的小说,像《苔丝》,《无名的裘德》,《远离尘嚣》,等等,而他真正诗人的身份却不大为人关注。他的妻子曾经说过,“读他的一百行诗胜过读他一部小说”,由此可见其诗歌的价值。哈代就是这样被遮蔽了,被强行驱逐到前现代的境地。与其说哈代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不如去了解他拥有什么样的心智。看看哈代的诗《中间音调》,《月食》,《对锁》,《声音》,《以后》,《写在“万国破裂”时》,《两者合一——有感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就可以发现他的现代心智的成熟,这是一个“有着非同寻常的知觉和诡诈的人”,“艾略特需要满满一捧灰土才能察觉到的恐惧,对于哈代来讲,一小撮就够了。”

  徐志摩大量译介哈代的诗歌,把哈代的思想介绍给国人。1924年初,徐志麾又在《东方杂志》第21卷第2号上写了《汤麦士·哈代的诗》一文,高度评价了哈代的作品,指出从哈代的诗歌和小说中,我们能够发现他对于人生的不满足,发现他不倦地探讨着人生这猜不透的谜,发现他的暴露灵魂的隐秘与短处,发现他悲慨阳光之暂忽、冬令的阴霾,发现他冷酷的笑声与悲惨的呼声,发现他不留恋地勘破虚荣或剖开幻象,发现他尽力地描画人类意志之脆弱与无形的势力之残酷,发现他迷失了“跳舞的同伴”的伤感,发现他对于生命本体的嘲讽与厌恶,发现他题咏“时乘的笑柄”或“境遇的讽刺”。哈代60年创作生涯,只不过是一种心灵活动,他不断地观察、描写、考虑、分析、解释、问难的只是人生问题的一个解答:人生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既然活着了,为什么又有种种的阻碍?徐志摩说哈代像春蚕吐丝制茧似的,抽绎他最微妙轻灵最可爱的,纺织他最缜密最鲜艳最经久的诗歌,这是他献给我们珍贵的礼物。
  1924年,徐志摩写了诗歌《一条金色的光痕》,发表于2月26日《晨报副刊·诗镌》,原诗有序,其中有对哈代评价:“汤麦士·哈代吹了一辈子厌世的悲调;但是一只冬雀的狂喜的狂歌,在一个大冷天的最凄凉的境地里,竟使这位厌世的诗翁也有一次怀疑他自己的厌世观,也有一次疑问这绝望的前途也许还闪耀着一点救度的光明。”
  
  3、谒见哈代
  也许正是因为与哈代颇为类似的境遇,与哈代的会见使徐志摩更加的崇拜这位英雄。1925年,由狄更生引见,徐志摩终于在英国拜访了哈代。这位老人的高傲和忧郁的气质使徐志摩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越发激发了对他的崇拜。次年,徐志摩便撰写了《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一文,记述了这次会面。后来他又在《新月》创刊号上发表《汤麦士·哈代》一文,对哈代和法国的法朗士极为推崇:“他们的伟大不是偶然的,思想是最高的职业。因为它负责的对象不是人间或人为的什么,而是一切事理的永恒。”‘并高度评价了哈代的文学成就:“哈代在这六七十年间最关心的还不只是一茎花草的开落,月的盈昃,星的明灭,村姑们的叹息,乡间的古迹与传说,街道上或远村里泛落的灯光,邻居们生老病死,夜蛾的飞舞与枯树上的鸟声。再没有这老儿这样的鄙塞,没有他这样的倔强。除了他自己的思想他再不要什么伴侣。除了他本乡的大地他再不问什么世界。”徐志摩翻译了哈代的《她的名字》、《窥镜》、《分离》、《伤痕》、《在火车上一次心软》、《“我打死的那个人”》、《公园里的座椅》、《两位太太》、《送他的葬》、《人生》、《在心服里的颜面》、《多么深我的苦》、《在一家饭店里》、《一同等着》、《疲倦了的行路人》、《一个悲观人坟上的刻字》、《一个厌世者的墓志铭》、《文亚峡》、《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对月》、《一个星期》等21首诗,可见他对哈代诗歌的喜爱。
  
  二、结语
  
  毋庸置疑,徐志摩在借鉴哈代的素养和真情实感方面吸取了巨大力量。他认为在新诗草创、旧的传统诗歌开始崩溃的时候,诗歌创作就必须模仿和借鉴西方的形式、形象,以至于思想和情感。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使徐志摩找到了取之不尽的矿藏,他的诗歌也汲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徐志摩深刻地感受着哈代的,并将它用精美的中国语言表现出来。这种哲学精神从哈代到徐志摩,体现了文学对生命的严肃沉思。因此,要弄清20世纪初发生的徐志摩现象,必须从他与哈代的作品的血肉关系中寻求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