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 手术配合体会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低位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8 cm以内直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往低位直肠癌在切除癌肿肠段行手工吻合时,常遇到术野深、窄、暴露不佳等困难,甚至临时更改手术方式。近几年来由于吻合器的广泛使用,使保肛手术(Dixon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该术式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福音。我院自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共完成Dixon术31例,现将手术配合经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42~77岁,平均56岁。手术时间平均121 min,术中出血量约120~200 mL。术中均使用吻合器断端吻合,手术过程顺利,31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术后随访,患者均顺利恢复了控制排便功能,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良好。
1.2 手术方式 本组病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患者取头低足高的截石位,左下腹旁正中切口进腹,保护创面、洗手探查腹内脏器无明显转移,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切断血管及系膜,沿腹部和盆腔大血管外膜清除血管外脂肪淋巴组织,在直视下锐性切除直肠系膜,后壁至尾骨尖下,前壁至前列腺或阴道l/2以下,在肿瘤下方3 cm处用荷包钳夹闭直肠并切断,近断乙状结肠做荷包纳人吻合器钉座后收紧,经肛门导入圆形吻合器至直肠闭合端,行直肠乙状结肠吻合,用加入5?Fu的蒸馏水冲洗盆腔,在盆底吻合口下方放置双套管1根,依次缝合切口。
2 术前准备
2.1 术前访视 大多数患者术前对手术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必须到病房访视患者,根据患者的病程、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及个体差异等进行综合评估,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主动热情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目的、手术方法,必要时通过影视资料和同类型患者的手术情况介绍给患者,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手术[2]。
2.2 器械准备 强生公司一次性29号、32号吻合器、荷包钳、荷包线、生物蛋白胶、长柄电刀头、无菌石腊油、超声刀、电刀、止血纱布、常规开腹器械、深部器械等。
3 手术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3.1.1 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入手术室时,巡回护士应热情地迎接患者,认真仔细地进行手术室的专项查对。建立静脉通道,用16 号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并接通液体,确保术中输液、输血、用药的顺利进行。严格控制参观人员,杜绝一切感染源,术前30 min遵医嘱用抗生素,手术进行3 h后需加输抗生素。并协助麻醉医师完成气管内插管术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留置导尿管并接通无菌引流袋,连接电刀电源连线并调至最佳功率。连接吸引器装置,将胃管连接负压引流袋。
3.1.2 手术体位 全麻后取头低足高的截石位。安装支腿架并固定在手术台上,根据患者身高调整托腿板高度,使患者下肢呈髋关节屈曲90°,外展45°,将托腿板旋转180°后支托患者小腿肌肉丰满部位,托板关节端朝向腘窝,使膝关节弯曲90°~100°,小腿处于水平位,有助于改善血液回流和腓总神经受压,减少并发症,臀部用腋枕抬高8~12 cm,尿袋放空,尿管固定于左侧大腿内侧中上1/3处,尿袋悬挂手术床的左侧。
3.1.3 术中观察 术中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稳定,特别是观察出血量。如有大出血,根据医嘱及时输血,应用止血药,在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意观察尿量及其颜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为避免患者眼角膜干燥,可用四环素眼膏保护素双眼。术中严密关注手术的进展,及时调节电刀、电凝的输出功率及无影灯的亮度和照射角度,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3.2 器械护士配合 器械护士手术前30 min洗手,术前、术后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各类用物器械并登记。协助手术医生消毒铺巾后,稳妥固定电刀线、超声刀导线,吸引管,并按手术步骤摆放手术中所需器械,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必须精力充沛,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到准确快速传递器械。使用腹部自动牵开器时,应注意用湿盐水垫保护周围组织。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外侧腹膜反折,直肠前后壁系膜时,传递器械要注意力集中,动作迅速敏捷准确。切断乙状结肠、直肠时,应注意防护,以防肠内容物污染。乙状结肠和直肠吻合时,根据手术医生要求,先查对吻合器型号,再检查性能是否正常,吻合后协助手术医生再次检查吻合口所切肠壁圈是否完整。如完整器械护士协助术者冲洗盆腔创口并吸净。检查创面无渗血后,将溶好的医用生物纤维蛋白胶递给术者,由术者均匀喷洒在吻合口处,以预防渗漏。递给双腔套管引流管放置于骶前于会阴部戳孔引出并固定,引流管接头接无菌引流袋。清点纱布和器械以及特殊物品,数目相符后,逐层关闭腹部切口。
4 讨 论
4.1 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法,术前访视尤为重要,应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个人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改变传统观念,主动接受吻合器技术的,积极配合手术。
4.2 由于手术分腹部和会阴部两个手术组进行,操作时器械应分开,应特别加强无菌观念,预防术后感染。术中应严格执行清点查对制度,保证术中用药准确无误,由于手术较大、切口较深,认真清点物品避免遗留切口内,杜绝差错的发生。密切配合医生无瘤操作,并注意抗癌药物的剂量。肠管断端消毒应彻底,并注意直肠肛管的冲洗及肠吻合前盆腔的反复浸泡冲洗,以防瘤细胞脱落种植。
4.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采用截石位,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腓总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小腿筋膜综合症,表明在麻醉状态下同起抬起和放平下肢均可导致血液动力学紊乱,尤其是老年人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人,血流动力系剧变甚至可以引起脑血管意外。本组按要求摆放体位,支腿架不宜过高,角度不宜过小,支架应衬以软垫,以免肢体受压,影响静脉回流。术毕不能将两腿同时放平,要将一侧肢体缓慢放平后,待测量血压平稳后再放平另一侧。未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要防止因为术终突然将肢体放平,双下肢血量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回心血量减小,而出现不良后果[3]。
4.4 采用吻合器技术与传统手工缝合方法比较:传统的手工缝合法不仅费时、费力,质量受到手术者的技术影响,由于手术位置深、视野不良,缝合受到很大限制。如强行缝合会出现对合不齐、撕裂、出血、漏和狭窄等并发症。而采用吻合器吻合,比手工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吻合口规范,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特别是低位直肠癌患者可避免建立人工肛门。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同时减少医务工作者劳动强度,其诸多优越性深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文献】
[1] 刘艳玲,徐雪辉,梁容,等.保肛手术中器械护士站立位置和配合技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77.
[2] 杨晓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1?122.
[3] 代云芳,张燕,杜雪芹. 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术中护理配合的体会[J].预防医学,2007,34(7):1386?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