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56例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汤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50例,每日1剂,7d为1疗程。结果:56例痊愈32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1%。结论:祛风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肯定。
【关键词】 祛风止痒汤;慢性湿疹;临床观察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与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多由急性湿疹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来。西药治疗长期外用激素软膏易引起皮肤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副作用大,笔者近年来用中药祛风止痒汤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均为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患者,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43岁,40岁者以上者居多;病程最短5年,最长15年,平均9年。
2 治疗方法
祛风止痒汤基本方药:防风10g,白蒺藜10g,蝉蜕6g,苦参10g,地肤子10g,白癣皮10g,苍术10g,僵蚕10g。加减:风热甚者加黄芩10g,生地10g;湿热重者加车前子10g,黄柏10g;脾湿甚者加生薏苡仁15g,白术10g;血虚风燥者加川芎10g,荆芥10g,白术10g。每日1剂,用水400ml浸泡30min,用文火煎至200ml,早晚各服1次,饭后1h服用。7d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2] 痊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仅遗留色素沉着,无瘙痒,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1年内偶有复发,但自觉症状轻微,皮损较前减少;有效:皮疹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好转,有轻度瘙痒;无效:皮疹无消退或自觉症状加重。
3.2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痊愈32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1%。
4 病案举例
李某,女,工人,36岁,因双下肢红斑,丘疹,反复发作6年,复发1周,于2003年3月2日来我科就诊。诊见,双下肢伸侧四枚不规则红色浸润斑块,分别为1.5cm×1cm,1cm×1cm,2cm×1cm,2cm×2.5cm,对称分布,皮肤粗糙,肥厚,伴色素沉着及抓痕,血痂,舌淡,苔白,脉沉缓,诊断为湿疹,证属血虚风燥。治宜养血祛风润燥。方用祛风止痒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0g,防风10g,白癣皮10g,苦参10g,蝉蜕6g,僵蚕10g,何首乌10g,苍术10g,每日1剂。服用2疗程,自觉症状减轻,大部分皮疹消退,继用2疗程,皮疹消退,无自觉症状,随访1年未复发。
5 讨论
湿疹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与过敏体质,内外过敏源刺激有关,中医称为浸淫疮或湿疮,认为本病主要由于禀赋不足,素体脾弱或饮食不节伤脾或食甘厚腻之品,湿热内蕴,风毒之邪相持搏于肌肤所致。方中苦参味苦,祛风杀虫,其燥尤烈,上清下泄,清燥为主,能祛风,清湿热,肝失血养,经气不荣,生疥癣者,用之燥湿解毒,清热养血,祛风;防风祛风除湿,除遍地湿疹,为风药之润剂,风病之要药,风能胜湿,亦可去湿;蝉蜕祛风止痒,用于风邪客入皮腠而致湿疮;地肤子、白癣皮味苦,能散能泻,清热燥湿止痒;白蒺藜、苍术祛风,苍术既能内化湿浊,又能外祛风湿。药理研究,防风、地肤子、苦参具有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诸药合用祛风止痒,清热化湿[3-5]。
【】
[1]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张恩虎,主编.实用临床中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3]范瑞强,主编.实用皮肤性病临床验方精选[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4]汤利萍,姚宝清,宋 兴.顽固性湿疹验案举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72.
[5]李京玉,韩一龙.消风散加减隐疹43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