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补脾法治疗抑郁症验案举隅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顾兆伟,赵建军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观察疏肝补脾法抑郁症的临床用药经验。方法:应用疏肝补脾为主,佐以养血、安神之品治疗。结果:疏肝补脾,养血安神法治疗抑郁症有效率达90%以上。结论:疏肝补脾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

【关键词】  疏肝补脾法.临床应用;抑郁症.中医药治疗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常见的情感障碍性的精神疾病,属中医郁证、不寐、脏躁等范畴。其患病特点是以心情抑郁、失去各种兴趣和快乐感为特征,并常伴有睡眠异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性欲减退等躯体症状。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压力也不断加大。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多从调理肝、心、脾、肺、肾五脏入手。且各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抑郁症的辨证应以五脏理论为指导,辨别所属脏腑的阴阳气血虚实。导师赵建军教授认为,抑郁症患者以肝郁脾虚者较多,用药以疏肝补脾为主,佐以养血、安神之品。常用柴胡舒肝散加味,佐以活血、安神之品。常用方药组成:柴胡5g,川芎15g,香附15g,郁金30g,当归15g,白芍15g,远志10g,枳壳10g,夜交藤30g,炒酸枣仁30g,柏子仁15g,琥珀粉5g(冲服)。此方药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在侧,感悟颇深。兹举验案二则,以资佐证。
   
  李某,男,43岁,2006年7月24日初诊。患者近来自觉紧张不安,情绪低落,伴有失眠,疲乏,胸闷,心前不适等症,舌淡、苔白、脉弦。查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等,排除心脏疾病。追问病史得知,患者因其儿子高考落榜,自费上大学,家境较为拮据,自觉生活压力大,对前途总感悲观。诊断为抑郁症。证属肝气郁结。基本方:柴胡15g,川芎15g,香附15g,郁金30g,当归15g,白芍15g,枳壳10g,夜交藤30g,炒酸枣仁30g,琥珀粉5g(冲服)。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7剂,自觉上述症状减轻,仍失眠,查舌淡、苔薄白,脉弦。仍宗原方增减,加柏子仁15g,远志10g,继服10剂。服药的同时建议患者配合心理诊治,调情志,适度锻炼,嘱家人多与其沟通,使其放下心理负担。再服7剂即感体力充沛、精神愉快,1月后胸前不适消失,3月后痊愈,后无复发。
   
  高某,女,53岁,2006年8月18日初诊。患者情绪抑郁、悲伤欲哭,曾有自杀念头,伴咽喉不适,气道不畅,心烦,失眠。既往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病史。诊见:咽喉两侧红肿,有堵塞感,伴胃脘不舒,嗳气则舒,舌淡、苔白,脉沉弦。证属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方以柴胡舒肝散加味。处方:柴胡15g,川芎15g,香附15g,郁金30g,当归15g,白芍15g,枳壳10g,夜交藤30g,炒酸枣仁30g,柏子仁15g,栀子10g,琥珀粉5g(冲服)。每天1剂,水煎服。连服14剂,自觉心情舒畅,咽部亦较前舒利,但仍失眠,易疲劳。查舌淡、苔薄白,脉弦。仍宗原方增减,加山茱萸15g补益肝肾,继服20剂以调理善后。
   
  以上抑郁症患者,病机乃肝气郁结,故均以柴胡舒肝散宣畅气机;当归、夜交藤、炒枣仁、柏子仁、琥珀粉养血安神;诸药合方加减,使肝气舒,心神安,诸症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