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淑华 历松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护理

  早在1764年Contugno就曾描述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综合症状。1911年Middleton和Teacher报告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压迫神经根而致死患者1例。同年Good-Thwait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1928~1929年Schmorl等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1934年Mixter、Barr报告,手术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获得成功。其后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展了腰椎间盘摘除术,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本症已被国内外学者所公认,并认为本症与95%的坐骨神经痛和50%的腰腿痛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可引起继发性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多数不需要手术即可治愈,但是有少部分病程长、神经压迫症状较重的病例,必须手术治疗才能得到治愈。现将我院82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手术治疗的护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心理护理;②术后体位的观察及注意事项;③生命体征的观察;④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⑤术后机体功能的锻炼;⑥饮食及营养的补充。
   
  资料与方法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2例,男69例,女13例;年龄17~53岁;病程8天~4年,平均9个月;住院时间7~80天,平均19天;有腰痛和坐骨神经痛典型病史者78例,脊柱侧弯70例,小腿及足部痛觉减退62例,椎旁压痛伴同侧坐骨神经痛61例,直腿抬高10°~60°,2例并发椎间隙感染。82例均得到随访10个月~5年2个月,平均2年5个月,优良率为92.8%。
   
  护理
   
  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需手术治疗者往往症状较重,要求手术以尽快解除痛苦,但对手术效果及因术后需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而顾虑重重。因此术前护士应对病人给予无限的同情,以真诚同情之心对待患者,对患者的疑问要给予及时解答,鼓励患者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医务人员度过手术关。
   
  术后体位:术后放在硬板床上,先采取平卧位6小时,然后定时协助病人翻身(2~3小时1次)。方法是:先将病人双下肢屈曲,一手托肩,另一只手托臀,双手协同将病人侧卧或仰卧,并在腰背部或两膝间各放一软枕。翻身时,如病人惧痛不合作,要讲明翻身的目的,必须让病人配合好。3天后,病人可自行翻身。
   
  生命体征的观察:每1~2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24小时平稳后改每6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血压根据医嘱定时测量。
   
  注意观察下肢的知觉和运动情况:如发现病人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说明是该椎管内出血压迫脊髓所致,应立即报告医生行手术探查。本组1例术后8小时发现双下肢运动减退,立即手术探查,发现系血凝块压迫脊髓所致,清除血凝块后,双下肢感觉恢复,活动自如。

  注意观察伤口口渗血渗液情况:为了防止术后出血压迫脊髓,伤口内常放置引流条,术后可见少量渗血,一般为50~100ml。如出血很多,注意在敷料外加垫,防止渗透。
   
  并发症的观察:①椎间隙感染:椎间隙感染是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本组2例发生椎间隙感染,均在手术后3周出现低热37.5~38℃,诉腰痛,呈阵发性抽搐样疼痛,翻身时加剧,平卧时减轻;血沉快,早期摄片无异常发现,在术后8周经 X线断层发现手术椎间隙的椎体对应缘有骨质破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全身应用抗生素、石膏背心固定2个月、卧床休息等非手术,均在术后6~8个月椎间隙达到骨性愈合,原椎间盘突出症状基本消失,均能坚持正常的体力活动。②尿潴留:大多数病人术后发生尿潴留可能系不习惯卧位排尿,麻醉时药物对骶神经阻滞或术中对马尾神经的牵拉所致。应先诱导病人排尿,如让病人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用热水袋敷下腹部或轻按摩下腹部及针刺中极、三阴交等,若经上述各种方法仍不能排尿而膀胱明显充盈者,应采用导尿术,并留置导尿管,2天后即可拔除,一般病人即可恢复正常排尿。
   
  生命体征的观察。每1~2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24小时平稳后改每6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血压根据医嘱定时测量。注意观察下肢的知觉和运动情况。如发现病人双下肢不能活动,感觉消失,说明是该椎管内出血压迫脊髓所致,应立即报告医生行手术探查。本组1例术后8小时发现双下肢运动减退,立即手术探查,发现系血凝块压迫脊髓所致,清除血凝块后,双下肢感觉恢复,活动自如。
   
  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为了防止术后出血压迫脊髓,伤口内常放置引流条,术后可见少量渗血,一般为50~100ml。如出血很多,注意在敷料外加垫,防止渗透。
   
  功能锻炼
   
  术后功能锻炼是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巩固疗效极为重要的措施。
   
  术后回病房,待麻醉消失后,协助患者直腿抬高,每次抬上30°~70°,术后第3日鼓励患者主动直腿抬高,协助患者做屈膝、屈髋等被动活动,由于下肢的屈伸移动牵拉神经根,使神经根有1cm范围的移动,以防神经根粘连。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向他们耐心解释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卧床期间坚持每日活动四肢,以防废用性肌萎缩、肌力减退等,活动踝关节、膝关节以便日后下地行走。嘱患者做扩胸、深呼吸运动,以增加肺活量,促进换气功能,预防肺部并发症。教会患者自行按摩腰部,以增加腹部肌肉的张力,减少腹胀,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
   
  术后第7天开始腰背部锻炼,其目的在于增强腰背肌的肌力,使肌肉韧带的弹性恢复,保持腰椎生理前凸,以增强脊柱的稳定性。具体锻炼方法为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先屈肘伸肩,而后屈膝伸髋,同时收缩背伸肌,以双脚双肘及头部为支点,使腰离开床面,每日坚持锻炼数十次,1~2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即双肘屈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三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坚持每日数十次,最少坚持4~6周,下床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腰背肌,最少坚持半年以上。此种锻炼方法对慢性腰背痛也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