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鼻敏汤治疗鼻鼽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梅湘江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鼻敏汤对鼻鼽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药变应性鼻炎的机制,寻找更简便、可靠的治疗鼻鼽的方法。方法:将 112 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鼻敏汤,对照组给予辛芩颗粒,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 2 个月、4 个月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4.8%;治疗 4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4.1%。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鼻敏汤可明显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塞、流鼻涕、鼻痒、打喷嚏等症状,疗效稳定,副 作用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鼻鼽;中药;鼻敏汤;临床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imin  Decoction  to  allergic rhinitis,  then  explor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andomiz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Bimin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Xinqin  granula.  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fter  two  and  four  months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wo  month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4.1%,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4.8%;  After  four  months'treatment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82.8%,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74.1%.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Bimin  decoction  can  relieve  the  symptoms  of  nasal  obstruction,  snivelling,  nasal  itching,   sneezing  and  other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So  it  is  a  reliable  method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   which  is  effective,  with  stable  efficacy  and  little  side  effects.

    〔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Chinese  medicine;  Bimin  decoction;  Clinical  study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变应性鼻炎患者 112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8 例,男 30 例,女 28 例;年龄 13~62 岁,平均 28 岁;病程 1~18 年。对照组 54 例,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0~54 岁,平均 26 岁;病程 1~14 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参照 1997 年全国鼻学术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 的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且以症状发作突然、消失亦快为特征,并且既往有反复发作史;②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至少有一种为(++)或(++)以上;特异性 IgE 抗体检测阳性或变应原鼻激发试验阳性,且与皮肤试验及病史符合;③年龄在 10~60 岁,性别不限;④1 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且知情同意加入本试验者。排除标准:①临床上有严重的代谢、心血管、神经精神或呼吸等系统疾病,可能干扰结果评估或影响受试者安全者;②合并有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者;③妊娠试验阳性或哺乳期妇女;④未按规定用药、资料不全及失访者。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鼻敏汤(黄芪、辛荑花、全虫、制附子、防风、徐长卿、茯苓、甘草)。按组方加 500 mL 水煎成 250 mL,早晚各 1 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给予口服辛芩颗粒,每次 1 袋,每天 3 次口服。停用其他抗过敏药物及具有抗过敏作用的中成药。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2 个月、4 个月时测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 1997 年海口诊断标准,临床症候体征计分法见表 1。

    按照“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评定标准”。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计分的总和,改善的百分率按照下列公式评定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治疗前总分 - 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51% 为显效,50%~2l% 为有效,≤20% 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用      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

    2    观察结果

    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显效 23 例,有效 20 例,无效 15 例;对照组显效 21 例,有效 13 例,无效 19 例。

    治疗 4 个月后治疗组显效 25 例,有效 23 例,无效 10 例;对照组显效 23 例,有效 17 例,无效 14 例。

    治疗 2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7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4.8%;治疗 4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4.1%。两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    论

    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或鼽嚏范畴。其以反复发作性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鼻鼽的发生内多因脏腑功能失健,外多因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鼻敏汤具有补肺健脾,祛风通窍之功效,兼顾扶正与驱邪,在临床上多能收到满意的疗效。药理研究认为,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2,3],附子、防风、辛荑、徐长卿均有抗炎及增强免疫作用,可以降低炎症细胞的通透性,减轻其水肿、浸润等炎性反应。

    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鼻敏汤组症状和体征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鼻敏汤可以通过增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体质,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达到治疗该病的作用。且本方剂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分会. 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 33(3):134

〔2〕马振亚. 中药方剂免疫药理研究〔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9

〔3〕庞润辉.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方剂的研究〔J〕. 吉林中医药, 1981,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