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执行力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秀琴,王秀兰 时间:2010-07-13

【摘要】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工作执行力状况。方法 120名临床护理人员按年龄分为两组,20~30岁60名,31~50岁60名。使用《职业能力测试范本》[1],从合作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力及行动力等四个方面,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评估。结果 120名护理人员中70%善于合作,65%时间管理能力很强,75%执行力很强,62.5%的护理人员行动能力很强。结论 管理者不仅仅局限于管理,更要注重执行,自身不仅要有良好的执行力,更要关注下属的执行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执行力强、责任心重而且态度明确的执行高手则是管理者执行力高明的最有依据的证明。

【关键词】  护理管理;护士;执行力

    执行力,就个人而言,是领导布置的工作能够完成,同时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是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当组织的战略方向已经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从心角度讲,作为一名管理者或领导者必须学习和具备技术、人文、观念的三种技能,才能实施有效管理[1]。护士长是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同时也是执行者。护士长如何实施有效管理,充分提升护士的执行力,将直接影响临床一线护士护理工作质量,也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临床护理人员120名,平均年龄(31.16±7.83)岁,其中主管护师30名,护师50名,护士40名。

    1.2  研究方法  使用《职业能力测试范本》[1],从合作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力及行动力等四个方面,对120名护理人员进行测试评估。由同一研究者用相同的指导语向被试者说明测试的目的、答卷方式和注意事项,然后由被试者独立完成。共发出问卷122份,收回120份,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98.36%。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  120名护理人员中70%善于合作,65%时间管理能力很强,75%执行力很强,62.5%的护理人员行动能力很强。善于合作。有较开阔的眼界与合理的知识结构,行事主动果断,有着良好的敬业精神,行动能力较强。对情况变化表现得非常机敏。 时间管理能力很强,有毅力,能够坚持不懈地把工作做好。见表1。

    2.2  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执行力  不同年龄两组护理人员平均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力及行动能力无明显的差异(P>0.005)。见表2。 表1  120名护理人员各项能力强弱比例表2  不同年龄得分情况比较

    3  分析

    良好的执行力是指每一个环节、每个阶段执行一丝不苟,力求完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动、自发;注意细节;为人诚信负责;善于分析判断、应变;乐于学习求知;灵活创新;对工作投入、有韧性;人际关系良好;求胜欲望强烈[3]。执行力不佳表现为:自以为是,以经验代替;个人利益至上,自命清高;不求上进;能力错位;不肯授权,或乱授权;忽视细节;混淆了“团队精神”和“团伙精神”等[4]。

    3.1  影响护士执行力的因素

    3.1.1  心理因素  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和经验背景相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压力源通常有不同的反应。是影响护士执行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1.2  社会因素  (1)工作负荷:护士缺编严重,而病人数量、周转率在增加,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病人病情无规律性,需要护士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变化随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从而导致用心、脑过度,身体的主要器官长期处于非正常负荷状态,容易造成精神疲劳[2]。(2)由于原因,我国护士学历不高,从事的是服务性工作,社会地位不高,重医轻护的现象较为普遍,与相应行业比较付出与收入不符,晋升机会较少,构成护士队伍内部的不稳定性,一旦护士达到一定学历,流失的可能性较高。使部分护士创新合作的原动力受到影响。

    3.1.3  管理者理念方面  规范、系统、科学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士的执行能力。相反, 以“经验管理”代替“科学管理”,以“人治”代替“法治”。不能有效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成为了一种事后控制,也会影响护士的执行合作能力。

    3.2  的程序是执行的保障

    3.2.1  工作目标  护理工作目标本身一定要清晰,可量化,就是可度量、可考核、可检查,并且护理管理者应在本科内建立一种“执行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护理管理者的行为将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从而最终其将演变成为该科室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让护士心悦诚服地自愿多用心,将工作执行得更好。例如:我们提倡以患者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患者的要求为第一选择,以患者的满意为第一标准。护理管理者以身作则,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护士也会自觉地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3.2.2  要有明确的时间表  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必须按计划完成,严格时间限制,讨论决定了的事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做。更重要的是,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没有结束的时间,永远有完不成的任务。

    3.2.3  顺序的概念  有很多事情要分轻重缓急。用80%的时间解决重要的事情,20%的时间处理琐事。解决事情分为A很重要、很紧急;B很重要、不紧急;C不重要、很紧急;D不重要、不紧急。合理安排工作与时间,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3.2.4  指令一定要明确简明  指令是否明确也是当管理者最重要的工夫之一。有歧义或自己想当然的认为护士已理解,后果是严重的。对指令要确认,护士理解的是不是这么回事。护士也要确认管理者是不是这个意思,得到确认之后再去执行,会减少很多偏差。执行中要注重一些细节的落实与跟踪。

    3.2.5  护理管理者的能力  护理管理者要注重培养并具备领悟能力、计划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授权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要护士做出承诺,比如:“第一目标清楚吗?能不能完成?有什么困难吗?”既要看相应的条件具不具备,又要看能力怎么样,包括现实能力与挖掘潜能力。

    3.2.6  要跟进  定好制度不是万事大吉,然后要靠下属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管理的问题不能形而上学,不能唯制度论,过程还是要关注,必要的时候要去督促,去指导,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判断。跟进与过程控制对管理者来说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3.2.7  执行要有反馈机制  这样形成管理工作闭环。强调正强化和负强化,护理管理者要经常听取和了解病人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意见,亲自参加临床护理操作,尽快得到反馈点的信息,在这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是管理者还是护士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就会一目了然[3]。

    3.2.8  护士心目中管理者的能力  护士心目中对护理管理者的排序来看,实干型居首位,其次为开拓型。说明护士对管理的观念在改变,要求管理者除了以身作则,具有解决问题,善于倾听群众意见,与他们交流、沟通外,还必须具有敢于冒险,善于创新、独立思维、尝试变革的开拓精神。护理管理者只有实干加创新才能带领护理队伍保质保量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4  结论

    护士长是基层科室护理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同时也是执行者。护士长如何实施有效管理,充分提升护士的执行力,将直接影响临床一线护士护理工作质量,也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障。管理者就仅仅局限于管理,更要注重执行,自身不仅要有良好的执行力,更要关注下属的执行力,调查显示: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平均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执行力及行动能力无明显的差异(P>0.005)。说明护士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和造就一批执行力强、责任心重而且态度明确的执行高手则是管理者执行力高明的最有依据的证明。

【】
  1 曹操战.职业能力测试范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

2 陈慧,顾志光.护理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护理管理,2007,10.

3 孙在国.怎样培养部下执行力.文明,2005,11.

4 李道华.培养企业的执行力.企业活力,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