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和癌症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金凡 朱建军 时间:2010-07-13
 摘要情绪和身体的密切联系具有各种理论和实践基础,医学和心对此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机制。许多研究都显示,癌症患者具有一定的性格共性。
  关键词身心疾病;癌症;心理特征
  Abstract Based on various theorie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and physical health has been explained by modern medicine and psychology.As proved by many,cancer patients share certain feature characters.
  Key wordpsychosomatics;cancer;psychological feature
  
  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了。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现代人也有“心主喜”的共识。现代研究发现,情绪是很多疾病的原因。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说:“没有心灵的帮助,身体无法痊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愉快可以使你生命的每一次跳动、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不论躯体和精神性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健康。在人们心情不愉快时,会引起内塬性皮质类固醇的增加。损伤T细胞的机能,对免疫球蛋白产生抑制。干扰白细胞活动,减低抗体活动能力,不能及时消灭增殖的细菌,使机体过敏和免疫力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随着技术的不断,医学科学正在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作用也相应地得到重视。目前普遍地认识到,精神和躯体或者说是心与身体。人的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全部活动。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系指个体在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冲突、紧张、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的概念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一般能引起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心理刺激最易致病。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情绪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果这些消极情绪经常反复出现,引起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产生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病变,从而导致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
  
  1心身疾病病因的理论解释
  
  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不同的心身疾病及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上有关心身疾病的致病学说反映了不同时期学者的认识,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都是相对真理,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其实现在的多因素发病学说也是在各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约翰·多诺修在《凯尔特智慧》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凯尔特人,即爱尔兰民族祖先对和生活独特的看法。凯尔特人相信,身体是神圣的东西。我们所有的内心生活,我们心灵最隐秘的部分,都非常渴望在外部世界找到一面镜子,它渴望拥有一种能够被看到、被感觉、被触摸的形式。身体就是这面镜子,心灵的世界通过身体得到表达。身体是一个神圣的交汇点,它的精神本质理应得到尊重、关心和理解。《圣经》中有一句精彩的话能够很精彩的表达身体的这种感觉:身体是圣灵的庙宇。将人类的身体形容成圣灵的庙宇的这种说法,显示出身体充满着神灵的狂野。这种神学的分析,说明感官在某种意义上是神圣的。在身体这个物理外形里,同样潜藏着智慧,那就是启发和深邃。由于我们对自己的疏忽,或者无时身体内部的声音,疾病开始侵袭我们。身体内部的声音希望与我们对话,希望让我们知道我们生命那坚固的外表下潜藏的真实[1]。
  
  2癌症患者是否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自古以来,就有人注意到癌症发生与个性有关。早在公元二世纪Galen就观察到抑郁的妇女较性格开朗者易得
  乳癌。以后的许多研究中提到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有“反应迟缓、不大表露感情、与父母感情较冷淡”;“抑郁加抽烟易得肺癌”;“乳癌患者往往是怒气难以自制而又被压抑着”;“孤独、无助并处于绝望等情绪;忧伤可使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发展”。
  冯志颖曾提出,癌症患者多自我克制、不善表露情感、情绪压抑而内蕴,表面上呈现为合作、顺从、容易忍耐,而内心却充满悲伤、愤怒和怨恨。这种表面上和蔼心底里被压抑的特征,被称之为?C’型人格或?C’型行为。虽不能证明C型人格可以致癌,但可以提示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可能是会使癌症变坏的一种因素[2]。
  Miller(1977)在一篇综述中指出:①在200余篇涉及人格、情绪、应激对癌症关系的中,结论均为肯定其间的联系;②临床经验表明,确信自己癌症诊断者,往往预后较差,而对诊断持怀疑态度者常较好;③临床上有些长期存活(15~20年)后突然复发,其原因均为在复发前6~18个月内有严重的情绪应激;④乳癌与无法解决的悲哀有关;⑤对1,400对配偶作癌症发病调查表明,配偶一方患癌或死于癌症的心理应激可引起另一方患癌(当然还应考虑“共同环境”因素的参与)[3]。
  习惯了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善于忍耐、多思多虑、过分谨慎、内向而不稳定等。具有这类性格的人,长期处于情绪压抑状态和精神应激情况下,中枢神经和大脑边缘系统过度紧张,发生不同步机制,通过类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影响T淋巴细胞的成熟及细胞抗体生成减少,不仅削弱了免疫功能,而且容易造成基因程序错误外显化,增加了人体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3]。
  英国Greer和Watson ( 1985 年) 、美国Temoshok(1987年) 、德国Baltrusch ( 1988、1989年) 、Grassi (1987年) 以及Van Der Plceg (1989年) 等都做了许多这个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这种人格的中心表现为“息事宁人”( harmonizing behavior)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专家们研究发现: 喜欢抑制烦恼,绝望或悲痛情绪的个性; 害怕竞争,逃避现实, 企图以姑息的办法来达到虚假和谐的个性; 表面上处处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是心中其实又有所不甘; 遇到困难,当时并不出击,到最后却作困兽犹斗等悲观的个性者较易患癌症。他们把这些特征称为“癌症性格”[3]。
  Temoshok和他的同事们与150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进行了详细的医学交谈,证明了癌症病人具有一种明显的人格,Temoshok叫这种行为模式为C型性格( Type C) ,C型性格的人常常控制自己,不表现情感,即不让任何负性情绪表现出来。Temoshok说:“A型性格不仅仅有抱负而且有敌意; 而C型性格,不仅仅是和蔼,也从不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他们把与病人交谈的情况录在磁带上给其他心理学家听,可以清楚地辨别出是A型性格、B型性格还是C型性格。在研究具有“和蔼”,“被动”,和“压抑”的C型性格并且分析了近30年图书馆的癌症病人的资料后, Temoshok提出了初步结论: 假如病人具有C型性格, 这乃是疾病变坏的一种危险因素。
Shekelle (1981) 报道,对2020位中年男子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追踪17a后,发现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发病前的情绪抑郁有明显关系。国内高北陵(1989) 对245例癌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个性测定,认为癌症患者多具有情绪不稳,易产生焦虑、紧张、抑郁情绪,且情绪一旦被激发后就很难平复下来。崔义才[4]等人对食道癌患者的研究也发现患者有明显的精神质及神经质(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测试)。对各种刺激反应都过于强烈,易产生负性情绪。成敬[5]等人测定77例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其它社会心理特征,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组艾森克个性问卷的神经质分极显著地高于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提示患者性格具有神经质、情绪不稳的特征。Kissen在比较肺癌与一般肺部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时,观察到肺癌患者多具有压抑、急躁、多疑、敏感的人格特征。尤其是克制压抑的个体,即使不抽烟,也易患癌症。黄丽[6]等研究发现,不同的人格特征影响着患者的应对方式,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更多的采用屈服应对方式,掩饰、不成熟的患者也更易采用屈服应对方式。同时指出,回避是癌症患者有效的应对方式,而屈服是癌症患者不利的应对方式。沈鑫华[7]等人研究再次证明,心理社会因素对免疫有影响,行为、脑、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般认为,积极应对可以提高免疫能力,消极应
  对则抑制免疫能力。C 型行为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已经得到证实[8]。
  
  
  [1]约翰·多诺修.凯尔特智慧[M]. 重庆出版社,2005.
  [2]冯志颖.保持良好情绪,防止病从“心”入[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6,8:28.
  [3]张宗卫.心理因素与癌症[J].肿瘤,2006,(11).
  [4]崔义才,孙振晓,董俊玲. 食道癌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 (5):303.
  [5]成敬,程自立,王高华,等.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社会心理特征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60.
  [6]黄丽,沈晓红,赵梅,等.癌症病人的应对方式与心身症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102.
  [7]沈鑫华,陈加美,孙松涛,等.广泛焦虑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J].免疫学相关研究,2003,17(6):397.
  [8]姚如真.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