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中西医结合和纯中医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效果。方法 对象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A组采用中药口服、中药外洗加干扰素口服、外涂皮质激素软膏以及微波照射治疗;B组单纯用中药口服和中药外洗。结果 A组明显好转率为92.00%,B组明显好转率为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效果要优于单纯中医治疗。
【关键词】 外阴白斑/ 治疗;中西医结合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属于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疾病中的一种,是女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因病变部位皮肤及粘膜多呈白色,故又称外阴白色病变[1]。因其病程长、外阴奇痒难忍,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我院二门诊自2000年10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外阴鳞状上皮增生4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患者均为女性,采用随机分组,A组25例,B组21例,两组病人年龄、体质、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年龄在25~68岁,平均40.6岁;病程15天~4年,平均2年1个月;合并甲亢1例,糖尿病1例;病变部位:位于大阴唇及小阴唇外侧沟11例;阴唇、阴蒂受累30例;阴唇、阴蒂及肛周受累5例。
1.2 诊断方法
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外阴皮肤增厚似革样隆起,弹性减退或丧失,皮肤颜色为粉红或有界线明显的白色斑块为体征。多点病理检查出现表皮过度角化不全,棘细胞层不规则肥厚,上皮脚向下延伸,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但上皮细胞层排列整齐,保持极性,细胞大小和核形态染色正常。
1.3 治疗方法
A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B组采用中医治疗。
1.3.1 中医疗法
①辨症施治:主要给予清热利湿治疗,方用萆?渗湿汤:萆?20g,苡仁15g,黄柏10g,赤茯苓10g,丹皮10g,泽泻10g,通草10g,滑石10g,白藓皮15g,鹤虱10g。以上中药采用水煎内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每服6剂休息1天。②中药外洗:塌痒汤:鹤虱30g,苦参15g,威灵脂15g,归尾15g,蛇床子15g,地肤子15g。每2天1剂,每日2次,先熏后洗,30天为1个疗程。
1.3.2 西医疗法
①应用人重组α-2b干扰素100万u加入0.5%利多卡因10ml做病变部位皮下注射,每3日1次,每10次为1个疗程。②采用皮质激素局部:用0.025%氟轻松软膏或1%~2%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涂擦病变部位3~4次,瘙痒症状基本控制后改用作用较轻微的氢化可的松软膏每日1~2次继续治疗,连用6周。③应用国产MTC-5型微波治疗仪,对病变部位做辐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30天为1个疗程,月经期停止照射。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病理报告为基本正常组织。②明显好转:症状完全消失或体征完全消失,但遇到某些刺激后出现一过性瘙痒,皮肤弹性基本恢复,颜色接近正常,病理报告为基本正常组织。③好转:症状消失或偶有复发,皮肤弹性有所恢复,粘膜粉红,病理检查见色素增加。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病理检查亦无明显改变。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见表1。A组明显好转率(治愈+明显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略)
3 讨论
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一种慢性增生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清楚,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祖国医学对本病认识是从阴痒论治,首始记载于晋代《肘后备急方》,此后历代妇科典籍皆有记载。认为本病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其以肝、脾、肾功能失调最常见[2]。肝藏血而肝脉络阴停滞,肾藏精而开窍于二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而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不能化湿,肝失疏泄,肾不蒸化,则水湿停滞,阻隔经络气血的运行,气血不荣于皮毛,阴部变白,湿邪重浊粘滞不能荣养润泽,故时时瘙痒。因摄生不洁,外感湿热毒邪,或肝脾失调。湿热内生而下注,或阴痒日久不愈,复感蕴结,滑润外阴而致本病。通过清热利湿,调和诸脏达到内在调治,外洗塌痒汤具有利湿止痒功效,辅助萆?渗湿汤的调理功效[3]。
医学认为,本病与局部组织的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关,利用人重组α-2b干扰素皮下注射,通过诱导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及提高局部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棘细胞增厚及上皮角化,达到治疗目的。微波辐射治疗原理是人体组织吸收一定微波后,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循环加速、代谢能力增强,从而改善外阴组织的营养状态,同时微波照射患处,破坏深达2mm的皮肤层即可消灭异常上皮组织和破坏真皮层内神经末梢,从而阻断瘙痒和搔抓所引起的恶性循环,还可以提高中药及西药在局部组织的作用,达到组织修复功能[1]。
综合上述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快速减轻症状,减少不良刺激,防止病情,解除病人痛苦的有效方法。
【】
[1]乐杰.妇产[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1-253.
[2]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162-163.
[3]张玉珍.新编中医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