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
【关键词】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具有急诊夜诊出诊多,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病人周转频,且关系母子两条生命,工作预见性差等特点。因此,作为产科护士除了要了解《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外,还必须要注重《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学习以及严格查对制度的执行。否则,稍有不慎,可导致护理纠纷,甚至引发医疗事故。为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吸取教训,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笔者现就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提供。
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住院产妇共3689人次,发生护理缺陷39例,其中违反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卫生行政法规13例,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11例,缺乏责任心、工作中疏忽大意9例,护理管理存在缺陷6例,未履行知情同意权3例。
2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2.1 护士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所受的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注重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服务不到位,没有意识到产妇的生命健康权、知情权、隐私权均应受法律保护[2]。例如在孕妇待产、生产过程中,进行会阴冲洗时,随意暴露患者的躯体等。
2.2 缺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
对产程估计不足,催产素滴注过程中巡视不及时,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子宫破裂,产程中孕妇躁动而导致坠床,产后下床小便时因低血压晕倒所致外伤等。
2.3 护理记录与医疗记录不相符
将孕产妇的孕产次写错、产程处理记录简单、实际处理时间与记录时间不符,写错新生儿性别、新生儿脚印与母亲指纹不清晰等。
2.4 病人人数与床位数不协调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病人多、床位少,病床周转快,迁床机率大,稍有不慎,极易出现差错。
2.5 护理人员的安排不合理
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医护比例失调,长期的重复性的夜班、超负荷工作,使少数护士身心疲惫,希望脱离此岗位远离辛苦的夜班工作,因此上班时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对患者态度粗暴,无端发脾气等,以致影响工作安全。
2.6 放松管理,规章制度执行不力 住院孕妇请假离院(或自行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没有预见会有纠纷产生,而在孕妇离院时发生了问题。另外,个别医护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患者入院时没有做好入院宣教及签上产科知情同意书。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3.1 重视在职护士的法制,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国务院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既让医务人员看到了我国相关法规走向健全的一面,同时也促使医疗机构尽快采取措施规范医疗行为。在护理操作中,既要保护患者权益,又要保护医护人员的自身利益,进行每项操作前要将其目的、风险因数告知患者和家属,这样不但可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达到了配合的目的,又满足了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避免和降低医疗纠纷和减少投诉的发生率。
3.2 提高待产质量,规范接生程序,提供安全分娩服务
产程是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会有紧急情况发生,如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妊娠子痫等。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医务人员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各种急救药品、设备必须准确到位,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这就要求助产士或护士在待产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在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了解产程的进展及胎心音变化情况,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甚至子宫破裂等现象发生。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加强胎心监护,了解脐血流受阻时的胎心率异常图。另外,产后要注意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了解宫底高度、阴道流血量及膀胱充盈程度,督促产妇早排尿,并告知下床小便时的注意事项,做好记录,发现异常马上通知医生。
3.3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与管理
医疗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要求记录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禁止漏记、错记,如产前检查、产程图、产时记录、婴儿记录等必须按时如实填写,避免出现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写错新生儿性别、实际处理时间与记录时间不一致等现象发生。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养成及时、规范、客观、完整记录的良好习惯,认真按照《病例书写规范》及护理记录要求进行书写。
3.4 认真做好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
①查对制度对产科病房具有其特殊意义,如婴儿出生后手签及胸牌要写清产妇姓名,婴儿性别、出生时间及体重。每次洗澡或迁床应核对胸牌和手签,禁止取下手签或胸牌放在桌上等不规范行为,抱至母亲身边时要核对床头卡及母亲姓名,杜绝可能调错婴儿的各个环节。②做好床头交接班。对每位产妇、新生儿实行床头交接班,对危重病人实行床头交接班时应对病情、、输液、各种引流管及全身皮肤等情况要交接清楚。
3.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
护理管理者要根据产科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应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使用多种方法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3.6 增强管理意识,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护理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3],有效的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另外,要正确履行告知义务,产妇入院时,一般生活能自理,入院时要主动向其讲解住院的规章制度,多沟通,将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自行离院产生的危险性告诉她们,使她们认识到待产的重要性,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总之,产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产科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工作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妊娠分娩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转变成一个病理过程。由于妊娠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医学的局限性,妊娠分娩更加充满了风险,它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护理安全应做到:认真、仔细、全面地进行产前检查,产妇入院时认真地做好健康教育,在产程进展中仔细地观察并及时发现问题;在难产发生时如实交待病情,并充分尊重病人和家属的知情选择权,产后对产妇及新生儿仔细观察并正确预见所要发生的问题。
【】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M].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段百芝,徐晓荣,冯晓英.浅析护理行为与法[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51.
[3]王冬黎,刘笑月.常见护理纠纷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3,17(9A):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