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溃疡的护理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3
[关键词] 糖尿病足;治疗;护理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2%,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1]。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部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合并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患者的恢复,本研究将2004年1月~2007年12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12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2例,均符合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41~76岁,平均54.6岁;糖尿病史6~18年,平均10.2年;空腹血糖9.0~21.4 mmol/L,平均13.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8.2%~15.5%,平均11.8%;足趾溃疡20例,足背部溃疡7例,足跖部溃疡6例,足跟部溃疡6例,足踝部溃疡3例。按Wagner分级标准,Ⅰ级(浅表溃疡、无感染)9例,Ⅱ级(较深溃疡但无脓肿形成及骨感染)21例,Ⅲ级(深部溃疡,伴骨组织病变或脓肿)12例。
1.2治疗、护理措施
1.2.1治疗方法①控制饮食;②用胰岛素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空腹8.3 mmol/L、餐后2 h 10.1 mmol/L以下;③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三联用药;④根据具体情况清创,换药;⑤改善微循环、扩血管、抗凝、溶栓等药物治疗;⑥控制其他并发症;⑦护理配合治疗。
1.2.2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每天观察患肢局部皮肤组织代谢情况,包括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局部有无分泌物及其颜色、皮损面积、血管搏动、感觉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及早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②心理护理:老年人患糖尿病足溃疡后由于疼痛、预后、经济、亲情等原因,心理压力往往很大,常有绝望、孤独、恐惧等负性心理,影响睡眠、食欲和血糖波动。护士应首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讲述疾病的一般知识,强调家属配合,使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指导,与家庭及社会共同监督患者,使其进行健康的行为改变,最终达到防止糖尿病足溃疡、促进康复的目的。向患者讲解血糖升高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影响,指导患者积极治疗糖尿病。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必须与饮食控制及运动相结合,帮助患者安排每日三餐,合理配制膳食,教会患者掌握低血糖的症状及处理方法,耐心讲解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叮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不可长时间站立,行走时使用拐杖,目的是减少对患病部位的压迫。指导糖尿病足患者选择尺寸合适、鞋尖宽大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平整、透气的棉织袜。指导患者如何避免足部外伤。
1.3疗效判断
治愈:溃疡面愈合,结痂脱落,皮肤正常或有色素沉着;好转:溃疡面积缩小,分泌物减少,溃疡边缘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无效:治疗前后溃疡无变化甚至扩大。
2结果
经以上综合治疗,42例患者中无一例行截肢手术,痊愈36例(85.71%),时间最短18 d,最长6个月,平均40.5 d;好转5例(11.90%),因经济困难于病情好转后回当地治疗;无效1例,因突发心脏病死亡。
3讨论
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效地控制血糖及正确的足部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80%致残率[3]。血糖控制不良和反复小损伤是糖尿病足溃疡形成并致截肢的最主要的诱因[4],血糖控制不良者下肢截肢可高出2倍[5]。本研究中,通过积极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42例患者中痊愈36例(85.71%),好转5例(11.90%),无一例行截肢手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表明,有效地控制血糖及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
[1]张丽华,刘北昶,王作红,等.糖尿病的健康与其效果评价[J].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1995,3(4):17-19.
[2]李仕明.糖尿病足(肢端坏疽)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草案)[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2):126-128.
[3]陈琼芳.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2,18(37):22-24.
[4]范丽风.我国糖尿病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5-56.
[5]郭娟,徐辉霞.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J].临床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