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司琼治疗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摘要】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与甲氧氯普胺对减轻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及探讨护理要点。方法 将10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在化疗前后给予静脉点滴格拉司琼,对照组给予甲氧氯普胺,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的程度及疗效,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格拉司琼对预防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总有效率(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χ2=6.15,P<0.05。结论 格拉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 肺肿瘤;化学疗法,辅助;格拉司琼;预防和防护用药;恶心;呕吐;护理
化疗是肿瘤病人的主要手段之一,肿瘤化疗的广泛合理应用,使肿瘤治疗的效果有了较大的改善。然而,多数抗癌药物在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组织细胞也受到损害[1]。其中给病人造成最大痛苦的是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5月,采用格拉司琼预防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肺癌接受化疗的病人104例,其中男68例,女36例,年龄25~68岁,化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且无恶心、呕吐症状。根据病情,选用2~3种药物联合化疗,均采用静脉给药。
1.2 方法 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男35例,女17例,年龄25~68岁,对照组男33例,女19例,年龄28~62岁。观察组于化疗前后静脉点滴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100ml,疗程结束后继续用1~2天。对照组于化疗前后静脉点滴5%葡萄糖加甲氧氯普胺10~20mg,疗程结束后继续用1~2天。
1.3 疗效观察 按WHO制定的抗癌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反应标准[2],分为0~Ⅳ级,0级无恶心,Ⅰ级有恶心,Ⅱ级有呕吐,Ⅲ级呕吐需治疗,Ⅳ级难控制的呕吐,于给药5天内观察。显效:无恶心、呕吐;有效:恶心、呕吐,每天1~2次;无效:恶心、呕吐,每天3次以上。
2 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略)
a:与对照组比较,χ2=6.15,P<0.05
3 护理
3.1 护理支持 许多实用性、非药物性措施可减轻恶心、呕吐[3]。化疗前患者都有恐惧、紧张情绪,我们多与患者交谈,鼓励采取应对方式,给予关心安慰,理解与支持,并利用家庭、亲属、朋友等比较亲密的关系给病人精神方面的支持,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教会患者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和想象,并辅以深呼吸疗法,达到分散注意力,减轻恶心、呕吐症状的目的。
3.2 行为干预 为病人提供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如污物、药物、气味等。化疗期间指导正确的饮食方法,鼓励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4 讨论
4.1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机理 温善禄等[1]认为,位于第4 脑室底的化学诱发感受区(CTZ)与化疗引起的呕吐有关。化疗药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刺激CTZ产生呕吐。化疗对胃肠粘膜的损害可诱发嗜铬细胞分泌5-羟色胺3(5-HT3),一旦释放就与迷走神经传入神经5-HT3受体结合,产生呕吐。
4.2 格拉司琼及甲氧氯普胺的药理作用 格拉司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化疗可引起肠嗜铬细胞释放5-HT3,5-HT3可激活中枢或迷走神经5-HT3受体引起呕吐反射,该药控制恶心、呕吐的机理,是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T3受体,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该药无锥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等副作用。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受体阻断剂,作用于催吐化学感受区,具有较强的中枢性镇吐作用,不良反应导致锥体外系反应[4]。
4.3 疗效分析 由表1可见,观察组的止吐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格拉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
[1] 温善禄,李斌和,王丽辉,等.化疗诱发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分册,1998,17(4):165-167.
[2] 陈振东,孙燕,王肇炎.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技术出版社,1998:421-456.
[3] 张丽珠.镇吐疗效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5):235.
[4] 周雪娥.胃复安、苯海拉明、地塞米松用于化疗所致呕吐[J].护理研究,2001,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