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电切术对近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关键词】 卵巢
随着宫腔镜器械设备的改进,技术的,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己经替代了部分的子宫切除。作者旨在探讨TCRE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在本院因月经过多就诊患者524例,行宫腔镜检查内膜并活检排除宫内恶性病变,对其中92例患者行TCRE(术前均未行内膜预处理),对术后3个月后继续随访无月经及仅有点滴状月经的79例为研究组(其中子宫内膜息肉28例,粘膜下肌瘤9例),年龄36~47岁。52例月经正常妇女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未绝经,年龄35~46岁。两组在体重、年龄及术前内分泌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均无应用性激素药物史,手术时间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出血时间长者可在应用预防性抗炎止血的同时进行手术。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宫腔镜B超联合检查,病理排除恶性疾患后,方可进行宫腔镜下TCRE。手术适应证:保守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不愿切除子宫或有严重内外科合并症不能耐受子宫切除术者;无生育要求、无生殖器官恶性疾病者;子宫深度<12cm。
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产的外鞘8mm或9mm的连续灌流式宫腔电切镜。术前4h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静脉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用5%葡萄糖做膨宫液,宫口扩张至9或10号扩张器,单极电刀电切内膜,并电凝止血,切割功率80 W,电凝功率50W。置宫腔电切镜后首先观察宫腔情况,同时腹部B超扫查子宫形态、大小,子解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若内膜肥厚则先进行大号刮匙刮取肥厚内膜,然后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所有组织送病理检查。系统切除的方法是自上而下,从宫底开始,依次切除子宫后壁、侧壁、前壁及宫角内膜,切除子宫内膜终止于距子宫颈内口 0.5 cm处。切除深度包括子宫内膜功能层、基底层及其下方2~3 mm的浅肌层并电凝止血。术中腹部B超实时监护,切除组织时,因受电热影响组织脱水、皱缩、凝固,B超屏幕显示强回声,可提示切除深度及切除范围,防止漏切和穿孔。研究组于术前月经第3天采取静脉血,及术后24个月复查时取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及B超卵泡检查以确定为卵泡期时取其静脉血5ml;对照组于月经第3天采静脉血,并于24个月后月经第3天采静脉血5ml。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操作,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AXSYM型免疫测定仪,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FSH、LH、E2、P的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按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比较(x±s) 略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疾病,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诊刮术、子宫切除术及近年来开展的TCRE。药物治疗常复发,并且由于副作用等不能坚持治疗,远期疗效欠佳;诊刮术只能使患者近期内症状得到改善,反复操作则不能为患者接受;子宫切除可以解决月经过多的问题,但有报道[1,2]切除子宫的患者,2年后不同程度的出现卵巢功能减退,较早的进入更年期。TCRE切除了病变的内膜后,内膜多数不再增生,息肉不再复发,减少手术创伤,保留了患者的子宫,保持了盆底的正常解剖结构,近期复发率低,远期不影响卵巢功能,可作为替代全子宫切除的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微创手术方法。
早在1987年Siddle等就研究了子宫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证明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其卵巢衰竭的年龄比绝经早4年,且34%的妇女在术后2年内出现卵巢功能衰竭和更年期症状,且重度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卵巢功能出现明显下降原因为:(1)卵巢的血供:卵巢的血供来自卵巢动脉及子宫动脉的上行支,子宫侧供给卵巢的血液约占50%~70%,切除子宫后供应卵巢的血液减少50%,说明子宫切除可影响卵巢的血供,加速卵巢退变的进程;(2)子宫是受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子宫内膜及肌层中含有丰富的受体,在内分泌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3)子宫是功能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激素、细胞因子、酶及一些其他的功能性蛋白等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3],一旦子宫切除,相应的子宫内膜受体消失,子宫和卵巢间的内分泌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进而影响到卵巢的功能,次全子宫全切保留宫颈,己可行使部分的内分泌和激素受体的功能,亦部分地保证了卵巢的功能。田杰[4]等比较子宫次全切除术与子宫全切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良性疾患次全子宫切除较全子宫切除在维持绝经前女性内分泌功能方面更有优势。
【】
1 郑萍,王淑兰,高晓秋,等.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功能的变化.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0, 21(4) :335~337.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43:1168.
3 艾浩,刘凌. 子宫的内分泌功能. 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22(1):47~49.
4 田杰,赵曼曼,温锦英,等.不同术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内分泌及骨代谢的影响.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