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任磊,范磊,孙永青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 探讨及评价128层螺旋CT在骨盆骨折诊断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拥有完整的X线及128层螺旋CT影像资料的25 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种影像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在25 例患者中,X线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1 例(44%),行128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4 例(56%)。其在骶骨和髋臼骨折、骶髂关节脱位的诊断中较X线具有明确的优势,能清晰的显示骨折部位、程度,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结论 128层螺旋CT检查对骨盆骨折的分类、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有条件者骨盆骨折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螺旋CT 诊断 治疗

  Clinical Value of 128?slices Spiral C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128?slices spiral C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ing 25 cases of pelvic fractures with plains and 128?slices spiral CT films has been finished.The rad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kinds of radioactive examination.Results  Among the 25 cases,diagnosis of 14 cases(44%) from X?ray plain films accorded with final diagnosis,and 128?slices spiral CT corrected and completed 14 cases(56%) that had diagnosis from plain radio?graphs.128?slices spiral CT totally demonstrated obvious predominance in detecting fracture of sacrum and acetabulum,and dislocation of sacroiliac joint.It illustrated the positions and degrees of frature distinctly,directing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Conclusion  128?slices spiral 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assif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fracture,so that it should be a necessary and routine examination in medical treatment of plelvic trauma.
   
  Key words:pelvic fracture;spiral CT;diagnosis;treatment

  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性创伤所引起,多数存在稳定性的破坏及其内容物的损伤,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1]。但骨盆解剖结构复杂,传统的X线摄像及CT成像技术易受到影像重叠、软组织、肠道气粪等的干扰及扫描伪影、层间隔大、重建技术粗糙等的影响,在骨盆损伤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院自2005年12月以来对25 例骨盆骨折病例术前行128层螺旋CT检查,本文将之与普通X线检查资料相比较,初步评价其在骨盆创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5 例,男16 例,女9 例;年龄21~72 岁,平均42.1 岁。车祸伤11 例,高处坠落伤10 例,重物砸伤4 例。手术治疗7 例,保守治疗18 例。

  影像扫描及处理:所有患者均先行X线片检查初步诊断,再应用GE lightspeed VCT 128层扫描仪进行全骨盆螺旋式扫描。扫描参数均设定为层厚0.625 mm,电压120 kV,管电流300 mA,扫描时间小于1s。采集数据传入深蓝工作站,以原始数据进行三维图像重建,由一名影像专业和一名骨科专业医师共同阅片得出最终诊断。

  2  结 果

  骨折患者中耻骨骨折18 例,坐骨骨折8 例,髂骨骨折9 例,骶骨骨折6 例,髋臼骨折10 例,骶髂关节脱位6 例,耻骨联合分离2 例。常规X线诊断与128层螺旋CT对骨折诊断结果见表1。X线阅片确定诊断与最终诊断一致11 例(44%),行128层螺旋CT检查补充后确定最终诊断14 例(56%)。据Tile分型,128层螺旋CT检查结果更改分型11 例。据128层螺旋CT影像结果指导最终手术方式3 例。表1  骨盆创伤常规X线诊断与128层螺旋CT对骨折诊断结果  (略)

  3  讨 论

  3.1  骨盆的解剖结构 

  骨盆是一个环状骨性结构,在解剖上由骶骨、髂骨、耻骨和坐骨等形状不规则的扁骨围成,骨之间没有内在的稳定性,其稳定主要依赖于周围的软组织,以及包括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前后部诸多韧带组织。但在生物力学上,骨盆的环状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力学器官均匀地把上身重量传导到双下肢,并且在维系骨盆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骨盆的稳定性有赖于其前环与后环的完整,其中前环对骨盆环的稳定作用占40%,而后环结构占到60%[3]。

  随着影像技术及生物力学的,维持骨盆环的稳定性已经成为骨盆骨折治疗的基础。对于已失去骨盆环稳定性的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卧床、骨盆悬吊牵引、下肢骨牵引等保守治疗不仅增加了疾病的死亡率,也使多数患者出现疼痛、畸形、跛行等后遗症。手术治疗已逐渐成为维持骨盆环稳定的必要手段。但由于骨盆复杂的解剖结构,术前必须明确损伤的部位、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程度,在立体上判断损伤的骨盆环是否稳定以及在哪个轴向上丧失稳定性,并据此制定详细的手术方案。

  3.2  CT影像检查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骨盆骨折治疗中,传统的X线检查已滞后。单纯的骨盆前后位X线片在诊断中易受软组织、肠道的干扰。创伤、疼痛、精神因素使患者不能配合各种斜位等特殊X线检查。因此,细微骨折、结构紊乱以及骶骨、骶髂关节、髋臼等处的重叠部位容易漏诊,影响了术前诊断及分型,使手术方式及入路的选择产生困难。

  White[4]认为CT检查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在最小的不适、痛苦下得到患者骨盆的全面图像;b)低射线量:射线量低于正、侧、斜位片;c)CT图像能重建于任何时间而无须病人重复配合;d)以最优形式显示病变(X轴显示髋臼顶、髋关节,Y轴显示髂骨、坐骨后部、后壁、后柱);e)更清晰获得髋臼顶、四边形板的图像;f)可消除肠容物的重叠。CT扫描及影像后期处理从多层面、多角度检查病变部位,从平面检查飞跃到空间检查的层次,为更全面的了解骨折损伤部位、移位程度、关节脱位程度提供了可能,减少了漏诊的可能。

  理论上,损伤的半骨盆相对于健侧向前或向后、向内或向外、向上或向下移位,并可围绕平行或垂直于骨盆缘的任何轴旋转[5],即所谓沿矢状面或冠状面的旋转畸形。这种抽象的概念很难被临床医生所充分理解。CT及图像重建应用在临床上使医生更直观的了解骨盆环的结构特点以及创伤后带来的稳定性的改变,指导临床分型,决定治疗方案,辅助手术方式及入路的选择。对于一个外伤性骨盆骨折的患者,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分类是临床有效治疗的基础,Gill等[6]在比较骨盆损伤X线片和CT扫描时发现约1/3损伤的X线片须根据CT资料修改诊断。但从我科室临床统计看来,随着影像检查硬件及软件技术的提高,这种比例还要更高(56%),并且其优势部位主要体现在骶髂关节、髋臼、髂骨等后环部位。

  3.3  128层螺旋CT的优势

  3.3.1  扫描速度快 

  128层螺旋CT的优势之一即是明显减少了采集影像的时间。普通CT要求患者在采集图像过程中充分的配合,防止因为体位移动、呼吸等带来的伪影影响诊断结果。但是由于创伤带来的剧烈疼痛和恐惧感,病人不能耐受较长时间的体位限制来配合检查。128层螺旋CT的扫描时间小于1s,压缩在病人的半个呼吸周期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伪影的产生,减少了病人痛苦的同时也提高了影像质量。

  3.3.2  扫描分层细 

  当选择扫描参数时,层间隔是确定图像质量的首要因素,层厚居次。普通CT因为硬件条件所限导致的层间隔较厚是检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故其对无移位骨折的显示尚不尽满意,尤其对骨折移位小于2 mm、关节间隙及关节内骨折显示较模糊。所以在扫描中常重复采集来减少影像的缺失,虽然重叠扫描可有效减轻图像台阶表现,但可能出现假性关节融合、骨折线模糊的现象。
   
  128层螺旋CT能够将单次扫描的层间隔缩小至0.625 mm(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达到0.31 mm),防止因为扫描间距大而漏诊细微骨折,并有效的减少了后期处理及重建中的“梯田”现象。

  3.3.3  强大的后期图像处理 

  128层螺旋CT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实现了真正的从平面到空间的三维立体重建。三维成像可使临床医生更直观的做出骨盆骨折后骨盆环是否垂直或旋转不稳定,也可提供骨盆入口位及出口位的信息,对骨折的诊断、分类、手术入路、固定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充分的、更加直观的依据。需要的情况下其匹配的Card IQ Analysis Ⅲ血管分析软件也可以明确创伤带来的盆腔血管损伤的程度。由于扫描层厚及扫描时间的减少,在术后复查及随访中,也减少了普通CT带来的内固定金属伪影影响临床判断骨折恢复的情况。

  国内外报道中曾多次提及骨盆骨折行CT检查的指征[7,8],但随着医学影像仪器的,技术缺陷及诊疗价格已不是制约CT广泛应用的门槛。128层螺旋CT在骨盆病变定性、定量、术前、术后应用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检查不仅提高了影像诊断水平,指导了临床诊断和,避免了因明确诊断反复检查、多次搬动病人而加重损伤的痛苦,而且相对减少了病人医疗费用。笔者认为,随着医疗体制及保险政策的进步,128层螺旋CT影像资料应作为在急性骨盆创伤诊疗中必要的、常规的检查手段。

【】
    [1]Olson SA,Pollak AN.Assessment of pelvic ring stability after injury[J].Clin Orthop,1996,(329):15?27.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M].第3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49?650.

  [3] Tile M.Acute pelvic fractures:causation and classifi?cation[J].J Am Acad Orthop Surg,1996,4(3):143?151.

  [4]White MS.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acetabulum [J].Injury,1991,22(1):13?19.

  [5]Tile M,Pennal GF.Pelvic disruption: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J].Clin Orthop,1980,(151):12?21.

  [6]Gill K,Bucholz RW.The role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scann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major pelvic fractures[J].J Bone Joint Surg(Am),1984,66(1):34?39.

  [7]练旭辉,陈忠,叶文钦,等.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技术,2005,21(5):763?765.

  [8]Hufner T,Geerling J,Gansslen A,et al.Computer assisted surgery for pelvic injuries[J].Chirurg,2004,75(10):96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