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乳饮治疗产后缺乳临床观察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中药疗法 汤剂
产后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行、产后无乳,是妇产科常见疾病,是指产妇在哺乳期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婴儿需要。多发生于产后第2~15日内甚或整个哺乳期。2006-01—2007-09,我们自拟催乳饮产后缺乳180例,并与安慰剂治疗136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316例均为我院产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产后缺乳的诊断。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80例,顺产122例,剖宫产58例;年龄22~37岁,平均26.06岁;病程3~7日。对照组136例,顺产89例,剖宫产47例;年龄21~36岁,平均25.09岁;病程3~7日。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疗法 ①产后严格实行早吸吮、早皮肤接触,促进早期泌乳建立;②指导和纠正产妇喂奶姿势,婴儿含接乳头必须包括乳晕;③产妇产后让婴儿勤吸吮,按需哺乳,24 h母婴同室。如婴儿睡眠超过3 h应唤醒喂奶;④做好乳房保健,避免乳头皲裂,一旦发生及时处理,以免影响哺乳;⑤注意产妇营养和休息及情感变化,不要过早给婴儿添加辅食,减少影响泌乳的因素。
1.2.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催乳饮。药物组成: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10 g,陈皮10 g,天花粉6 g,麦门冬10 g,肉桂6 g,炮穿山甲10 g,砂仁10 g,漏芦10 g,王不留行10 g。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1.2.3 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同等剂量的10%的单糖浆水溶液(其外观形态、色泽与催乳饮相似),分早晚2次口服。
1.3 疗程 2组均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好转:乳汁分泌增多,或乳汁分泌正常,但量少不够喂养婴儿;无效:乳汁分泌无变化。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催乳素(PRL)含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1.6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180例,治愈102例,好转59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9.44%。对照组136例,治愈19例,好转40例,无效77例,总有效率43.3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血清PRL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清PRL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1可知,2组治疗前后血清PR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母乳含有免疫物质300余种,如多种分泌性免疫球蛋白、促生长因子、肠道激素、活性酶、吞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营养丰富,适合婴儿消化吸收,最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的智能发育,还有利于母亲健康,通过婴儿吸吮乳汁可刺激产妇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防治产后缺乳对于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认为,PRL是泌乳过程中起主要促进作用的激素,其浓度的提高对泌乳量增加有重要作用。但乳汁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十分复杂,它不仅与体内PRL、雌激素等激素水平有关,而且与婴儿吸吮、产妇营养、睡眠、情绪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故常规疗法亦不可忽视。
《诸病源候论》云:“产后乳无汁候,即产则血水俱下,津液暴竭,经血不足。"《经效产宝》则认为“气血虚弱,经络不调"为缺乳的病因。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分虚实论缺乳:“产妇有二种乳脉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我们倾向于陈无择的观点,选用既能养血滋阴,又可行气活血之药组成催乳饮治疗产后缺乳。方中熟地黄味甘而重,专能补血,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当归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经,甘温补血,辛散活血,为补血之要药,既养血以助乳汁化源,又活血使乳汁通畅;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血中气药,与熟地黄、当归合用,养血滋阴,行气活血,共调产后气血,治其本;砂仁消化水谷,温暖脾胃;陈皮理气,与砂仁合用温中健脾,补益后天生化之源;王不留行性平,味苦,归胃经,活血通经下乳,善于通利血脉,行而不住,走而不守,上能通乳汁,下能通经闭;炮穿山甲入厥阴、阳明两经,气腥而窜,能通达经络;漏芦通经下乳;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益胃、清心除烦之功效。诸药合用,有通经络、下乳汁之效,治其标。天花粉味甘,性微寒,《神农本草经》谓其“补虚安中",有清胃祛热之功,火去则中气安,津液复则血气和。现代药研究表明,天花粉能快速降低雌、孕激素水平,解除对催乳素的抑制,继而达到促进乳汁分泌的目的[2]。在补益气血方中,适加肉桂,能鼓舞气血的生长。全方标本同治,共奏补气养血、通络下乳之功效。
本观察结果显示,服药后产妇血清PRL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中药有效成分可能通过刺激脑垂体增加PRL的分泌,进而促进乳腺增生,使乳汁分泌增加。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2] 何军琴,陈宝英,古梅,等.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认识及治疗现状[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