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线阵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线阵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3例术前联合用常规腹部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扫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观察组)及92例术前用常规腹部探头扫查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统计常规腹部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阑尾病变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术前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检出病变阑尾108例,检出率95.6 %,应用高频线阵探头检出病变阑尾管壁上血流信号 104例。对照组术前超声检出阑尾病变63例, 检出率68.5 %。结论:高频线阵探头对阑尾病变局部细节显示清晰,显著提高病变阑尾的检出率,病变阑尾管壁上血流信号的检出有助于鉴别诊断。
【关键词】 高频线阵探头;阑尾炎;急性;诊断
高频线阵探头(通常探头频率≥7.5 MHz)具有良好的细微分辨力,常规应用于浅表器官和外周血管检查,我们于2004年8月开始应用高频线阵探头作阑尾超声检查,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检出率, 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术前经联合应用常规腹部探头(通常探头频率为2 MHz~5 MHz)和高频线阵探头扫查,且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1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分析, 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术前经常规腹部探头行阑尾超声检查且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 男性68 例,女性45例,患者年龄6岁~81岁,平均年龄31.7 岁, 病程3 h~6 d,平均2.6 d。对照组患者中男性58 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5岁~77岁,平均年龄30.5 岁,病程4 h~7 d,平均2.9 d。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扫查方法 使用惠普Sonos 1000或Sunny 380彩超。Sonos 1000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7.5 MHz,凸阵腹部探头频率为3.5 MHz;Sunny 380高频线阵探头频率为3 MHz~12 MHz,凸阵腹部探头频率为2 MHz~5 MHz。扫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探头置于患者右下腹侧缘矢状面上,向中线移动以便发现触痛最明显区域,在触痛区逐渐轻轻加压, 有助于驱除盲肠和升结肠内的气体使探头更接近阑尾;对临床症状不典型、右下腹压痛不明显的患者,用高频线阵探头在右下腹显示出髂血管和腰大肌,并适当加压,在该区域作纵、横、斜多切面寻找,阑尾通常位于这些结构前面;在麦氏区扫查无异常发现时,根据阑尾可能变异的位置扩大扫查范围。
1.3 急性阑尾炎典型声像图表现 长轴切面显示腰大肌前方具有盲端的低回声管状结构,较僵硬,压之形态不变;短轴切面高频超声显示为4个同心圆层,称为“靶环”征[1],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分别呈强弱相间的环状回声。高频超声在病变阑尾管壁上显示星点状血流信号。
1.4 研究方法 统计常规腹部探头和高频线阵探头对病变阑尾的检出率,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声像表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病变阑尾检出率的比较 观察组113例患者术前检查, 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检出病变阑尾108例,检出率为95.6%; 对照组92例患者术前常规腹部探头检查出病变阑尾63例,检出率68.5%。观察组对病变阑尾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观察组对病变阑尾的检出情况 观察组常规腹部探头扫查检出77例,高频线阵探头对常规腹部探头扫查检出的阑尾病变均显示清晰,呈现“靶环”征,而由高频线阵探头补充扫查检出漏诊的病变31例,其中21例无右下腹部痛; 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检出病变阑尾管壁上血流信号104例;术前超声未检查出的急性阑尾炎5例,其中2例为过度肥胖,3例为后位阑尾,肥胖和肠气干扰影响了病变阑尾的显示。
3 讨论
超声对阑尾的显示与阑尾的形态、肿大程度、所在部位的声波干扰因素有关[2]。有资料认为B超检查对诊断早期急性阑尾炎帮助不大[3]。本组资料显示, 高频线阵探头对浅表组织的细微分辨力优于常规腹部探头,对阑尾病变局部细节显示清晰, 可极大提高病变阑尾的检出率,对常规腹部探头未能显示的0.3 cm~1.0 cm小管径病变阑尾均能良好显示。“靶环”征是急性阑尾炎的声像特征,高频线阵探头捕捉病变阑尾横断面的“靶环”征具有独特之处。观察组病例中有21例无右下腹痛,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规腹部探头扫查未能显示病变阑尾,我们应用高频线阵探头在髂血管和腰大肌前方加压横切扫查均能发现阑尾炎典型的“靶环”征声像,为早期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重要依据。如1例20岁女性患者,因上腹部剧痛3 h就诊,体检上腹部压痛明显而右下腹部无压痛, 常规腹部探头扫查未能发现阑尾病变,改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检出管径为0.6 cm的病变阑尾, 横断面呈“靶环”征,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超声检查病变阑尾时,还可见常规腹部探头扫查表现为低回声团块或不规则形混合性包裹性团块,而高频线阵探头能清晰检出其内横断面呈环状的病变管壁,凸现“靶环”征,充分显示高频线阵探头在急性阑尾炎检查中的应用优势。寻找病变阑尾管壁上血流信号对鉴别诊断至关重要。用高频线阵探头有时在小肠肠管的横切面也显示“靶环”征样图像,但肠管管腔内径较大,其内多可见气体和肠道内容物回声,动态观察可见蠕动及其内肠道内容物活动,追踪扫查见其与上、下端肠管连通,而阑尾炎管壁多较僵硬,无活动,逐渐加压时管壁无明显变形。特别是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查在病变阑尾管壁上多能显示星点状血流信号,而正常小肠管壁难以显示血流信号,可以鉴别。综上所述, 高频线阵探头具有良好的细微分辨力,应用于检查病变阑尾,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腹部探头,表现为易捕捉急性阑尾炎的典型声像“靶环”征,显示出病变阑尾管壁上血流信号,因此显著提高了病变阑尾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急性阑尾炎提供可靠的依据,是诊断急性阑尾炎较好的辅助检查方法。
【参考】
[1] 吴乃森.腹部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北京: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81?196.
[2] 李治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38.
[3] 朱振和,张松平,吕绮微,等.没有或延迟出现右下腹痛阑尾炎诊治的临床研究[J].新医学,2004,35(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