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核素显像的临床价值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方晓兰,陈璟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评价甲状腺显像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9mTcO4?显像,并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甲状腺结节显像呈冷结节者158例(87.8%),温结节者7例(3.9%),热结节者3例(1.7%),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极淡者12例(其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6.7%)。冷结节癌发生率18.4%(29/158例),1例热结节手术病理诊断乳头状癌0级~1级。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在甲状腺功能及大小上差异有显著性(χ2=5.70,11.49;P<0.05)。结论:甲状腺核素显像仅从影像特性去区分良、恶性还很困难,可结合其他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关键词】  9m Tc?高锰酸钠;甲状腺显像;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病变,甲状腺核素显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微创检查和,我们将已确诊的1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影像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确认甲状腺结节显像在临床上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80例行甲状腺显像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男性40例,女性140例,所有病例均有病理结果对照。

  1.2  显像方法  静脉注射9mTcO4?,5 mci 30 min后行甲状腺显像。

  1.3  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的确定  按结节部位的放射性浓度高于邻近正常甲状腺放射浓度为热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放射性浓度接近的为“温结节”,与邻近正常甲状腺放射性浓度低的为“冷结节”。

  1.4  统计学处理  用χ2检验组间差异。

  2  结果

  2.1  单个结节者160例,多个结节者8例,12例不显像;甲状腺癌30例(16.7%),甲状腺瘤56例(31.3%);结节性甲状腺肿78例(43.3%),甲状腺炎16例(8.9%)。

  2.2  甲状腺冷结节158例(87.8%),温结节7例(3.9%),热结节3例(1.7%),见表1。

  表1  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与其病理类型的关系(略)

  注:*1代表桥本氏甲状腺炎;*2代表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代表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极淡)。

  2.3  甲状腺体积正常者84例,异常者96例。统计表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与体积大小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1.49,P<0.05。聚锝功能基本正常者109例,异常者71例,统计表示:甲状腺良、恶性与聚锝功能差异有显著性,χ2=5.70,P<0.05,见表2。

  表2  甲状腺腺体的形态、功能状况与其病理类型的关系(略)

  3  讨论

  正常甲状腺由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需要,具有摄取和浓聚碘的能力,锝为碘的同族元素,也能被甲状腺摄取。

  3.1  甲状腺结节发生的部位特点  甲状腺各个部位均可发生结节,且与结节的良、恶性无关,甲状腺结节以女性多发,在不同年龄阶段甲状腺结节病变皆可发生。

  3.2  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与其良、恶性的关系  结节的功能状态与病变的良、恶性有密切关系,功能越低下,结节为恶性的概率越大。本文“冷结节”的形态分析,很难区分良、恶性。故对于显像表现为冷结节的患者应密切地随访,必要时可采取甲状腺针吸活检和亲肿瘤阳性显像等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3.3  甲状腺结节外腺体、形态、功能状况与其良、恶性的关系  我们发现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甲状腺体通常增大不明显,功能多正常;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腺体常有明显增大,聚锝功能也常异常,由此可初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综上认为甲状腺核素显像仅从影像特性去区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还很困难,但可结合临床及其辅助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并能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有创性检查和。

【】
    [1] 高绪文,李继莲.甲状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2?75.

  [2] 周前,林祥通,刘世珍,等.甲状腺核医学[M].北京:出版社,1990:150?165.

  [3] 刘永宁,李其云,高友恭,等.甲状腺扫描为“热”结节的甲状腺癌—3例报告[J].中华核医学杂志,1984,4(3):187.

  [4] Workin,Meier,Kaplan,Advancs in thyroid disease management[J]. 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1996,26(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