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前大剂量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马红星,郭喜法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前大剂量放射的疗效。方法: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联合术前大剂量放疗为治疗组,同期外科单纯手术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2%(6/42)、35%(14/40),χ2=4.7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5 a生存率分别为 76.2%(32/42)、57.5%(23/40),χ2=9.6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前给予大剂量放疗可以提高5 a生存率,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疗法;放射疗法


  自1999年6月至2001年6月,我科与外科协作将收住院的4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行直肠癌保肛术前给大剂量放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病识实为直肠癌患者,癌肿位置均在齿状线上4 cm~7 cm之间.男42例,女40例,年龄38岁~68岁,平均年龄53岁。组织学类型为:腺癌。Dukes'分期:A期6例,B期36例,C期40例,D期0例。KPS评分≥70分。无手术禁忌证,治疗前血象及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单纯手术40例为对照组。

  1.2  放射治疗  采用60Co γ射线远距离放疗42例患者,均设全盆腔野,下界至肛缘,设野18 cm×15 cm~20 cm×15 cm,前后对穿放射疗,第1天照后野,中平面剂量DT 7 Gy,第2天照前野DT 7 Gy,第3天照野,DT 6 Gy,休息2 d,第6天行手术治疗。

  1.3  手术治疗  采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吻合;结肠肛管吻合;结肠肛门吻合术”其基本操作同一般根治术(Milse术)。手术方法:手术分上下两组进行。上组:开腹腔后, 腹腔内操作按 Milse原则进行根治性解剖操作,肠系膜下血管根部结扎切除,游离切除3/4,近端结肠结扎切除10 cm~15 cm。彻底切除直肠周围组织,远端游离解剖到距离肿瘤2 cm~3 cm(即齿状线)处用直角钳,钳夹切断,用0.75%碘酒消毒近端已切除肿瘤后留下的结肠断端与肠腔,然后将支撑管置入结肠腔内3 cm,用10号粗丝线分别两道结扎于支撑吻合管两处,两处结扎相距0.5 cm,乙状结肠近切除端与支撑吻合管固定6针。待肛门拉出,环扎吻合用。下组:充分扩张肛门,检查齿状线上肛管断端无出血,于齿线处用1号普通肠线(双)环肛门肌层贯穿全荷包缝合1周。肛门左侧放骶前引流管2根,冲洗盆腔3次。拉出支撑管及乙状结肠的近切端,于10号粗丝线第2道结扎的近侧0.2 cm~0.5 cm处行“经肛门环扎式结肠吻合术”。即拉紧结扎1号肠线(双)于支撑管上,将吻合管固定于肛周皮肤6针,以防松动。剪除过长多余的吻合管,肛门外留2 cm吻合管,插入10号导尿管于支撑吻合管腔内,并固定在管壁上,以利术后冲洗,保证吻合管愈合。最后冲洗支撑管,冲洗骶前引流管。闭管1 h后,行负压吸引。术后用1/5 000呋喃西林液冲洗支撑管与肠腔。4次/d~6次/d,保证吻合口通畅、清洁。术后9 d~12 d拆线,支撑管自行脱落,结肠肛门已粘合。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以吻合口复发及生存率为观察指标。

  1.5  随访与统计方法  随访至2006年10月30日,失访2例,按死亡计,部分病例己有活7年,随访率95.2%。生存率采用直接法,统计方法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组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4.2%(6/42)、35%(14/40),χ2=4.76,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3 a生存率分别为95.2%(40/42)、90%(36/40),χ2=0.83、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5 a生存率分别为 76.2%(32/42)、57.5%(23/40),χ2=9.64,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无远期放疗并发症。

  3  讨论

  直肠癌发病有上升趋势,低位直肠癌发病率较高,根治术后5 a在60%左右[1,2]。术后生活质量下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理论依据是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范围大多在0.5 cm以内[3],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SST),符合生理解剖,提高了术后生存质量,患者易接受。但不足之处为局部吻合口复发。放射治疗可提高5 a生存率10%左右[4]我们开展术前大剂量放射治疗,有效地减少了局部复发,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远期5 a生存率76.2%明显高于对照组57.5%。放射生物学研究表明,单次给予6 Gy照射,使血管扩张、水肿[5],肿瘤细胞为S期,有效杀灭G1、G2期分裂细胞。我们给予大剂量,连续3 d放疗,尽可能地杀灭肿瘤细胞,使癌肿缩小,降低了手术难度;微毛细血管闭塞,组织水肿,有利于手术分离,分离中减少出血(这一点已在手术中证实),也可避免肿瘤细胞在手术过程中因挤压而随血液转移;肿瘤细胞受到照射后,种植成活率明显下降,即使随血液转移,也不可能种植成活。因而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提高了远期生存率。放疗3 d,患者易接受,休息2 d,有利于进行术前肠道准备。综上所述,本方案坚持综合治疗肿瘤的原则,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我们观察治疗的病例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远期疗效进一步随访观察。

【】
    [1] 汪建平.直肠癌.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6?581.

  [2] 董新舒,王锡山,于志伟,等.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323?325.

  [3] 刘晖,万德森,吴秋良,等.大切片上直肠癌远端壁内扩散的研究[J].2001,23:50?52.

  [4] 陈志贤.直肠癌 .见: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主编.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98?601.

  [5] 杨志伟.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见:沈瑜,糜福顺,等主编:肿瘤放射生物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