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透析患者的心理疾病特点和护理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静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透析;心理疾病;护理对策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对慢性肾衰需长期透析的患者,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其后果不仅可引起免疫力下降、降低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透析并发症,增加了风险,因此做好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1  影响患者的心理因素

  1.1  疾病严重程度  由于其肾功能多为不可逆性损害,患者一旦了解到除肾移植外,透析是维持生命的最后治疗方法,而它只能代替正常肾脏的部分排泄功能,不能代替正常肾脏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功能,对发生的疾病认识不足,往往产生绝望、恐惧的心理。

  1.2  治疗因素  透析患者认为透析本身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如生活饮食受限、不能等[2],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各种急性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的出现常导致患者紧张和丧失信心。

  1.3  性格与自身形象  性格外向型的患者发生焦虑及抑郁者明显低于性格内倾的患者[1];长期透析患者多存在皮肤苍白干燥、脱屑多痒、色素沉着、头发脱落等外在形象改变,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性功能减弱、性欲减退的改变,因而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消沉等心理变化。

  1.4  家庭与社会支持  特别是夫妻关系尤其值得关注。调查表明家庭和睦者发生焦虑及抑郁者明显低于家庭关系紧张者;自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高于公费患者[1]。

  1.5  因素  昂贵的透析费用是透析患者的沉重负担,一旦无法支付费用随时面临死亡。

  2  心理疾病及护理对策
  
  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患者,以抑郁和焦虑最常见[2]。根据患者心理疾病及其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护理。

  2.1  生活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透析,长期承受病痛折磨,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赖家属,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因此做好与透析患者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对方案、生活护理中的有关注意事项详细了解并积极配合,同时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对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应让家属发挥监督、协助的作用,从而多方面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2  加强沟通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要理解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既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还要掌握沟通的技巧,工作中要注意言行得体,把握好分寸,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善意的劝导,促使患者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关心体贴患者引导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适应力。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3  健康  由于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及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常造成透析患者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通过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和的治疗方法,不要去做有害无利的尝试。一旦患者认识到只能通过肾移植或依赖透析来维持生命,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技术进展,让其明白如果做到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收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应告诉患者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如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内瘘的保护等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消除他们紧张、恐惧心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自费患者一方面求生欲望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要求延长透析间期,一旦透析频率减少,病情加重,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常表现出绝望的心理,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亲切关心的语气、以极度的耐心面对患者,应告诉患者由病情加重、并发症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往往高出于正规透析的费用,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既而减少治疗费用,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对其任何异常行为加以重视,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还可帮助患友间建立关系,相互间多交流、多沟通,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1] 彭侃夫,孟建中,徐悦,等.焦虑抑郁对尿毒症患者病情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3,120(7):523?525.

  [2] 闫自强,芮海荣.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及其影响因素[J].血液净化,2006,10(5):745?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