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s和PTM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孙志强,杨文东,李召芳,安振国
【关键词】 2型糖尿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Ps)和血栓调节蛋白(Plasma thrombomodulin,PTM)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浆Ps和PT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95例T2DM 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s和PTM水平。结果:T2DM患者血浆Ps和PTM水平与对照(N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2DMⅠ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2DMⅠ组、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分别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T2DM患者血浆Ps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07、P<0.01)。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血浆Ps和PTM的异常表达,即存在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都是活化的。通过检测血浆Ps和PTM水平,可作为T2DM并发血管病变、病情判定以及效果观察的指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Ps;血栓调节蛋白
糖尿病(DM)并发血管性疾病是DM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伤起着重要作用。Ps存在于静息的血小板膜表面,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间粘附作用,参与炎症和血栓形成[1]。在组胺、凝血酶以及炎症等刺激下血小板被激活,部分Ps游离于血浆中,即成为血浆Ps,故血浆Ps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标志物。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位于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具有介导蛋白C(Protein,PC)活化调节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2]。当血管内皮受损时,TM便脱落于血中,可引起血浆TM(Plasma thrombomodulin,PTM)的浓度上升,检测PTM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敏感指标[3]。我们采用ELISA法,对95例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进行了血浆Ps和PTM的检测,并分别作为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同时以糖尿病肾病(DN)作为血管病变表达平台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患者组:临床确诊的T2DM 患者95例,均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男51例、女44例,年龄30岁~77岁,病程0.5 a~21 a。根据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分为T2DMⅠ、Ⅱ、Ⅲ 3组。正常对照(NC)组:本院健康体检者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31岁~60岁。无肝和骨骼病变,也无内分泌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
1.2 标本采集 收集所有患者24 h尿液(加入10 ml甲苯防腐),混匀记录尿总量,留取4 ml尿标本放入-20 ℃冰箱冻存,待测定尿白蛋白的排泄量,根据24 h尿量分别尿UAE。所有检测对象均于晨起抽取肘静脉血3 ml,2.7 ml于0.109 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0.3 ml的试管中混匀,分离血浆置于-20 ℃低温保存待测血浆Ps和PTM。
1.3 方法 血浆Ps和PTM测定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经孵育、洗板、酶标、再洗板、显色、酶标仪测定等步骤得出结果。酶标仪为芬兰产Multiskan MK3酶标仪、Wellwash 4 MK2洗板机。尿mALB测定,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仪器为美国Backman Array 360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组间、组内显著性比较分别采用成组和配对t检验。相关性分析进行直线回归,求出r值。
2 结果
2.1 分组 据24 h UAE把95例T2DM患者分为3组:Ⅰ组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30 mg/24 h),共34例;Ⅱ组为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24 h<UAE<300 mg/24 h),共32例;Ⅲ组为大量白蛋白尿组(UAE>300 mg/24 h),共29例。
2.2 T2DM患者与对照组血浆Ps和PTM水平差异 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Ps和PTM检测结果(略)
表1显示:T2DM患者血浆Ps和PT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T2DM患者各组血浆Ps和PTM水平差异 见表2。
表2 各组血浆Ps和PTM检测结果(略)
注:与NC组△P>0.05,※P<0.01;与T2DMⅠ组▲P<0.01;vs T2DMⅡ组★P<0.01。
表2显示:T2DMⅠ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2DMⅠ组、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分别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
2.4 T2DM患者血浆Ps与PTM相关性分析 T2DM患者血浆Ps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0 7,P<0.01)。
3 讨论
Ps贮存于血小板的α颗粒及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炎症时活化的内皮细胞表面首先出现Ps,随后出现Es。它们对于召集白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Ps[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是血小板颗粒膜上的糖蛋白,分子量约为140 000。当内皮细胞受损和血小板活化时,Ps可与开放管道系统的膜融合,而整合至活化血小板膜的表面即为血小板表面Ps,也可游离至血浆中即为血浆Ps。Ps一方面参与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起始粘附,另一方面,血小板活化时表面表达的Ps可促进白细胞与血小板的粘附及在血栓部位的聚集[4,5]。TM最初发现于血管内皮细胞,也存在于胎盘滋养层细胞、血小板、巨核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滑液层细胞、角化层细胞、脑膜细胞、平滑肌细胞、部分肿瘤细胞[6]。TM有两种形式:固定型(膜型)和溶解型(血液型)。PTM可能是膜型TM代谢所产生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症时受酶解而脱落下来的完整TM的胞膜外部分。TM与凝血酶以化学计量1∶1的比例形成可逆性复合物,该复合物形成后,凝血酶不再具有促凝活性但却获得了比游离的凝血酶强1 000倍的激活蛋白C的能力,活化的蛋白C在蛋白S存在情况下可以使血液凝固因子Ⅴa及Ⅷa失活,抑制凝血,还能降解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增加血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水平,促进纤溶。本研究T2DM患者血浆Ps和P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尿UAE的增加T2DMⅠ组、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分别依次升高,相差异具有显著性;T2DM患者血浆Ps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T2DM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和血小板活化,并且在微血管发生病变后更为显著。T2DM患者由于持续高血糖,在糖基化终产物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基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PTM水平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皮下胶原暴露,凝血因子被激活(如凝血酶等),引发血小板活化,使血浆Ps水平升高。活化后的血小板发生粘附、聚集,从而引起粘滞度增高,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的发生,促进了病情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T2DM 患者体内存在血浆Ps和PTM的异常表达,即存在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都是活化的。T2DM患者随着尿UAE的增加血浆Ps和PTM水平分别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血浆Ps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意义更大[8],因此,通过检测血浆Ps和PTM水平,可作为T2DM并发血管病变、病情判定以及效果观察的指标。
:
[1] 董德平,钱开成,于银坤.糖尿病患者Ps检测的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3):165.
[2] Rosenberg RD, Rosenberg JS.Natural anticoagulant mechanism[J].J Clin Invest,1984,74:1.
[3] 芦兴国,付国胜,黄连生,等.原发性高血压PTM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9,14(5):305306.
[4] 水华,杨成悌,辛楠.Ps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1,22(3):165167.
[5] Kaikita K,Ogawa H,Yasue H,et al.Soluble PSelectin is released into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 after coronary spasm[J].Circulation,1995,92:17261730.
[6] Lager DJ,Callaghan EJ,Worth SF,et al.Celluar localization of thrombomodulin human epithelium and squamous malignancies[J].Am J Pathol,1995,146:933943.
[7] 邢迎红,曹书华,崔克亮,等.可溶性Ps及血栓调节蛋白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8):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