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观察亲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康复干预效果,探讨糖尿病最佳护理工作方法。方法:以整体护理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架框,制定糖尿病患者健康临床路径,对50例糖尿病患者于入院时、出院时分别测评实施亲情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出院时(实施亲情护理后)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结论:实施亲情护理建立了护患间零距离关系,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使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自我护理相关知识,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同时,通过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了护理人员新形象,建立了良好的美誉度。
【关键词】 亲情护理; 糖尿病; 依从性; 满意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1994年第三次普查,结果为25.1‰,比1980年增长3倍以上[1]。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自我护理,而自我护理受患者文化程度、患者对健康认知程度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影响。同时,自我护理执行力与健康教育效果、护患关系密切程度等有关。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护理品质,护理人员通过履行亲情护理理念和承诺[2],制定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优化教育流程,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宣传效果及患者对健康认知程度。亲情护理是把爱心、人文和技术完美结合,提升了糖尿病患者护理品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05年4月至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1例,女39例,年龄36~68岁(平均57岁)。文化程度:小学4例、初高中21例,大专以上25例,50例患者均为再次入院患者且无糖尿病并发症。
1.2 健康教育方法:由两名经过培训的专业护士按制定好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见表1)组织知识小讲座、个别交流、观看VCD教育片等方式为患者全面讲述自我护理知识。
表1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略)
备注:住院时间长则不断循环重复宣教及反馈教育效果。
1.3 依从性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按医嘱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定期复查。评分标准:完全依从(主动按医护人员嘱咐进行自我护理),0分;部分依从(被动按医护人员嘱咐进行自我护理,有遗忘或遗漏或私自更改医嘱的现象),1分;依从较差(有遗忘或遗漏或私自更改医嘱的现象,对自我护理认识不足,拒绝接受健康教育),2分;依从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见表2,满意得3分,较满意得2分,不满意得0分,对50例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由专人现场调查,各发放问卷50份,回收100份,合格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对50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遵医行为所获数据进行X2检验,患者满意度比较用u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遵医行为比较,见表2。
表2 患者入院与出院时患者遵医行为比较(略)
从表2可见:患者出院时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入院时(P<0.01)。
2.2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略)
从表3可见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
3 讨论
3.1 推行健康路径管理制度,使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即便于专业护士按时执行,又为管理者考评工作提供信息平台。
3.2 通过实施亲情护理工作模式达到了护患关系零距离的目的,护士在糖尿病患者心目中的威信及信任感已经建立,故患者遵医行为出院时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
3.3 开展亲情护理工作后,随处可听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赞扬声。有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深有感触地说:我先后到过省级多家住院,唯独在贵院住院有家一样的温馨,护士真的把患者当亲人,我非常满意。从表3也可看出50例住院患者出院时满意度明显高于入院时满意度(P<0.01)。
4 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基本措施,特别体现在通过营养知识学习和提高,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的水平,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3]。亲情护理重点要求护理人员通过爱心呵护,频繁的护患沟通,构建零距离护患关系,达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促使患者遵医行为的形成,促进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同时,患者满意度提高对树立卫生人员新形象、打造医院美誉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1] 周丽锦,林莽看.浅谈影响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 中华医学杂志,2004,2(4a):466.
[2] 陈谷霖,李才平.全程优质亲情护理工作模式构造与实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5,1(40):52-53.
[3] 威以勤,陈超刚,严励,等.烹饪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