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地区食管鳞癌病理形态及淋巴结转移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揭阳地区食管鳞癌(ESC)病理形态特点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揭阳市人民1346例手术切除食管鳞癌标本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地区ESC多发于中下段,以中老年为主,大部分中晚期发现,髓质及溃疡型多见,分化程度偏低,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3.2%(581/1346);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部位、分型、分期、分化有关(P<0.05)。结论:ESC在本地区大多发现较晚,且分化程度低、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早期发现是本地区一大难题,普查可在本地区进一步摧广。结合本地区上段ESC偏少情况,淋巴结多广泛转移及转移率较高等特点,三野清扫已无较大意义;对中下段ESC可行二野(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并配合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及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形态; 淋巴结; 转 移
食管鳞癌为我国消化道常见肿瘤,以河南林县最多,广东揭阳地区也为全国高发区之一。今对本地区食管鳞癌病理形态进行并分析与淋巴结转移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病理科1996年3月至2006年5月有完整资料食管鳞癌共1346例。
1.2 方法:所有标本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复习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并重新分期分级(UICC 1997年食管癌分期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PEMS3.1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表1 1346例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略)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1346例食管鳞癌患者中,大部分以吞咽梗阻感、胸骨后疼痛或消瘦为主要症状就诊。肿块多位于食管中下段,男女比例1.7:1(男性752例,女性594例),发病年龄24~87岁,<40岁64例(4.8%),40~49岁272例(20.2%),50~59岁475例(35.3%),60~69岁451例(33.5%),≥70岁84例(6.2%);平均年龄56.6岁。
2.2 病理检查:大体分型包括浅糜烂型35例,蕈伞型64例,溃疡型705例,髓质型414例,窄缩型128例。肿块大小绿豆大至长7cm以上不等,镜下主要见肿瘤细胞呈条索、团块状排列浸润生长,细胞异型程度不一,巢中央可伴角化珠形成。
2.3 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关系:所有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共581例(581/1346),转移率43.2%,淋巴结转移率中胸下段高于胸中上段,溃疡型、髓质型高于糜烂型及蕈伞型,T3T4期高于T1T2期,低分化高于中、高分化,P<0.05,腹腔淋巴结转移率与肿块位置、分期有关P<0.05(表1, 病理分期中不包括Tis 4例)。
3 讨论
广东揭阳地区为全国ESC高发区之一,发病率67.53/10万[1]。高发病率与生活习惯相关如喝热茶、喜吃酸菜、不良吸烟、过度饮酒等。发病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6.6岁,肿块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大部分属中晚期发现(97.3%),髓质及溃疡型多见(83.1%),大多中低分化(93.6%)。早期发现是本地区一大难题,因此进一步加强推广普查对加强食管癌的诊断、防治、研究有重要意义。
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不同。资料显示上段ESC淋巴结转移时多向颈部方向,中段可向上到上段食管旁、气管旁、颈深、锁骨上,向下到贲门旁、胃左动脉旁等,下段则向膈下淋巴结转移为主[2]。但由于食管粘膜、粘膜下层及外膜毛细淋巴管十分丰富,并相互交汇成网,ESC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对复杂[3],浸润粘膜层就有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部分甚至可出现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情况[4],浸润肌层后淋巴结转移率则明显增高。本组研究发现溃疡型、髓质型ESC淋巴结转移率(46.5%、49%)明显高于糜烂型及蕈伞型(5.7%、7.8%),可证明此观点,也符合Rice等的报道[5]。缩窄型ESC淋巴结转移率(33.6%)则相对较低于溃疡型及髓质型,考虑与肿块中癌细胞较少,间质纤维增生程度较高有关,也可能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明显而较早检查有关系,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如何根据本地区ESC临床病理分析并判断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采取更加合理方案,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同时获得更佳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统计表明本地区ESC全组淋巴结转移率43.2%(581/1346),低于安丰山等报道62.6%转移率[4],考虑与统计例数差异及十年前淋巴结清扫手术方式有关。其中性别、年龄对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影响。而胸下段淋巴结转移率则高于胸中上段,溃疡型、髓质型淋巴结转移率高于糜烂型及蕈伞型,T3T4期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T2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中、高分化,P<0.05,有显著型统计学差异(见表1)。
本地区ESC上段相对偏少,多以下中段为主,肿瘤分化较低,且多以中晚期为主,淋巴结多广泛转移及转移率较高等特点,大部分手术根治可能性已较小;在本地区可推行主要以两野淋巴结清扫手术配合放射治疗的治疗方式,可在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同时,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又可避免三野清扫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6]等缺点。对于伴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进一步加强膈下淋巴结引流区照射,以提高疗效[7]。
【】
[1] 陈少湖,安丰山.食管癌贲门癌诊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2-18.
[2] 林若柏,林培裘,周化,等.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6,18:292-295.
[3] 盛李明,胡琼舸,魏启春.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396-398.
[4] 安丰山,黄金球,陈少湖. 217例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其对预后影响的分析[J]. 癌症, 2003, 22(9):974-977.
[5] Rice T W, Zuccaro G Jr, A delstein DJ, et al. Esophageal carcinoma: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is predictive of regional lymph node status [J].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1998,65(3):787.
[6] Nishimaki T, Suzuki T, Kanda T, et al, Extended radical esophagectomy for superficially invasive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J]. Surgery,1999,125(2):142.
[7] 葛红,蒋月,刘劲松. 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疗靶区的确定[J].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10(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