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梅毒50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忠辉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妊娠合并梅毒; 先天梅毒; 妊娠结局

  梅毒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妊娠合并梅毒是妊娠期发生或出现的活动梅毒或潜伏梅毒[1]。为了进一步了解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及先天性梅毒的防治措施,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以来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进行孕期检查人数10816例,总分娩6140例,其中妊娠合并梅毒50例,平均发病率0.49%。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24.3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平均产次1.8次。2次以上流产、早产死胎12例,占44%。初中文化以下32例,占64%,低收入34例,占68%,无固定职业28例,占56%,男方从事个体、司机、打工44例,占88%。配偶患梅毒49例,占98%。有性乱史47例,占98%。进行产检26例,占52%,未产检24例,占48%。潜伏梅毒49例,占98%,Ⅱ期梅毒1例,占2%。

  1.2  梅毒诊断标准:妊娠合并梅毒诊断标准[2]:①孕妇本人或配偶有婚外性行为,梅毒感染史,本人有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史或分娩梅毒儿;②有各期梅毒的临床症状或体征;③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

  1.3  新生儿诊断标准:新生儿诊断:①新生儿和母亲梅毒血清学阳性;②新生儿具有以下临床特征:肢端趾皮肤大疮,脱皮,斑疹,斑丘疹,鼻炎及鼻塞,肝脾肿大,低体重,呼吸困难,腹胀水肿,贫血,病理性黄疸,梅毒假性麻痹,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1.4  检查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孕妇常规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对RPR阳性者及时做相应滴度试验,并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来确诊。

  1.5  妊娠合并梅毒:经确诊后即抗梅毒治疗,对早期梅毒及接触者的治疗:①用苄星青霉素G240万u 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2~3周,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80万u 肌肉注射,1次/d ,共10~15d,继续妊娠者若在妊娠34周重复一疗程治疗。②对青霉素过敏者,用头孢曲松钠0.25~2.00g/d  ,持续5~10d ,或红霉素0.5g每6小时1次,共用15d。③新生儿用青霉素G5万u/kg,2次/d,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共用10~15d。本组50例孕妇均用苄星青霉素G治疗,治疗组:其中活胎15例中进行2个疗程治疗13例,一个疗程治疗2例,选择性终止妊娠10例,在抗梅毒治疗同时终止妊娠手术。未治疗组:其中活胎14例,死胎流产10例,均在产后或手术同时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两组病例共有活胎29例,正常新生儿15例,先天性梅毒14例,均用青霉素进行抗梅毒治疗。对梅毒孕妇配偶梅毒患者(49例)同时进行足量、规范、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1.6  随访:抗梅毒充分治疗后,随访2年,第1年3个月随访1次,第2年每半年随访1次,包括临床及梅毒RPR,治疗后在3~6年月滴度下降4倍和在6~12个月下降8倍,稳定在低水平(1:2或1:4)表明治疗成功。如RPR滴度升高4倍,提示需再治疗。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各年妊娠合并梅毒的发病率:平均发病率0.49%,每年均有发生,无明显上升趋,见表1。

  表1  各年妊娠合并梅毒发病率(略)

  2.2  两组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妊娠结局:足月产、早产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死胎、流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好于未治疗组。新生儿预后: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例数明显高于未治疗组,分娩先天性梅毒儿、窒息儿低体重儿例数明显少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两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预后比较(略)

  2.3  抗梅毒的应用与先天梅毒儿的关系:50中26例产前检查确诊后,10例选择停止妊娠,无先天梅毒发生,16例继续妊娠中13例在孕7~20周确诊,并规范治疗2个疗程,分娩新生儿无先天性梅毒儿发生,1例在孕32周产检时确诊,进行1个疗程治疗,孕35周分娩新生儿为先天性梅毒儿。1例孕14周确诊,抗梅毒治疗1个疗程,孕16周发生死胎。未治疗组24例中,14例在临产时确诊,新生儿13例为先天性梅毒儿,1例正常儿;10例发生流产、死胎。胎盘病检均有绒毛感染脐带血管改变。

  2.4  随访结果:50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失访9例,完成随访19例,随访22例,痊愈13例。其中RPR阴转6例,RPR滴度持续1:2(+)~1:4(+)7例,TPHA均阳性。13例先天性梅毒儿失访3例,完成随访6例,随访4例,治愈5例,其中RPR阴转4例,持续在1:2(+)~1:4(+)2例,TPHA阴转2例,阳性4例。

  3  讨论      

  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特点: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据报道,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也有增长趋势。我院近4年妊娠合并梅毒每年均有发生,但无明显增长(见表1)。严重威胁到孕产妇及胎儿、新生儿生命及身体健康。人是梅毒旋体的唯一传染源[3] 。梅毒螺旋体通过性交、粘膜擦伤处传播占95%,少数经血液、接吻、衣物传播。本组50例病例患者其配偶同是梅毒患者49例,占98%,均承认有性乱史,从侧面反映妊娠合并梅毒主要的传染源为患者丈夫。  

  50例妊娠合并梅毒中49例梅毒均无任何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孕期检查时通过血清学确诊。同时检查患者配偶梅毒血清学阳性49例,均有性乱史或梅毒病史,符合潜伏梅毒诊断特点,可能与孕妇处于暂时免疫抑制状态有关[4]。对临床诊断及分期造成困难,若孕期不常规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必将遗漏诊断,影响围产儿预后。     

  妊娠合并梅毒对妊娠结局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娩出先天梅毒儿。在妊娠早、中、晚期,梅毒螺旋体均可穿越血管屏障感染胎儿。各期妊娠合并梅毒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在一、二期梅毒孕妇几乎100%传染给胎儿。未经的晚期梅毒孕妇所感染胎儿率达30%[5],本组病例,活胎29例新生儿中,先天性梅毒14例,其中治疗组1例,未治疗组13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胎、流产11例,治疗组1例,未治疗组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窒息7例,治疗组1例,未治疗组6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低体重儿9例,治疗组1例,未治疗组8例(P<0.01),由此可见,胎儿是否发生宫内感染及其预后,与孕妇感染梅毒程度及治疗情况关系密切。     

  妊娠合并梅毒高危因素与孕妇的生活环境、从事职业及所接受程度有密切关系。窘迫、低收入或无固定收入、工作流动性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保护意识淡漠、性卫生、性知识不足是本组病例的特点。50例病例中,初中文化以下32例,占64%,低收入34例,占68%,无固定职业28例,占56%,另从事个体、司机、打工44例,占88%,有产前检查26例,占52%,未产检24例,占48%。先天梅毒的发病率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梅毒在孕妇人群中流行程度,二是孕妇对孕期保健重视程度,能否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青霉素治疗对预防先天性梅毒疗效可靠有效。从本组病例中见治疗组15例产前用苄星青霉素治疗先天性梅毒发生1例,占6.7%,预防成功93.3%,青霉素治疗预防先天梅毒是可靠有效的。原则:及早诊治、及时治疗、足量规范用药。青霉素对梅毒治疗效果好,疗程短,毒性小,使用方便,孕妇可使用。青霉素是首选抗梅毒药物,如过敏者可选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或红霉素。有报道:对病程短于1年的妊娠合并梅毒一、二期梅毒和潜伏梅毒,预防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总成功率为98%[3]。     

  加强性道德、性卫生及性病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场所向全社会宣传性病的危害。对某些高危人群,尤其有不洁性生活的配偶进行性卫生宣传,推广避孕套的使用,尽可能减少性病的传播途径,这是预防孕妇感染及先天梅毒的根本措施。本组病例夫妻传播占98%。     

  对高危妇女及孕妇及早进行RPR筛查,对防止先天梅毒发生有重要意义。从本组病例可知孕妇合并梅毒均为潜伏梅毒,占98%。无临床症状,具有隐蔽性,均在孕妇中血清学检查发现。对从事“高危职业者”及早孕妇女常规进行RPR筛查工作:对梅毒血清学阳性者,应暂缓怀孕,进行系统治疗,RPR高度下降4倍,并持续低水平6个月以上,为临床痊愈,方能计划怀孕。如孕妇梅毒血清学阳性需保存胎儿者,在孕初3个月及未孕3个月各进行1个疗程抗梅毒治疗。预防先天性梅毒成功率达98%[3]。从优生角度可选择治疗性流产,也是预防先天梅毒发生的措施之一。     

  总之,妊娠合并梅毒是一种能威胁孕产妇、胎儿、新生儿生命及身体健康的性传播疾病,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取得良好得结局。预防妊娠合并梅毒及先天性梅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孕前健康教育、孕期管理和监测,以及梅毒孕妇的抗梅毒治疗都是围产医学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只有从各个环节把关,才能将妊娠合并梅毒及先天梅毒发生率降低,提高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活质量。

【】
    [1] 顾美皎.临床妇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43-344.

  [2] 于恩庶,邹康蔚,原寿基.艾滋病与性病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363.

  [3] 谭布珍,黄维彩.梅毒螺旋体感染与妊娠[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2(19):708.

  [4] 樊尚荣,董悦.妊娠合并梅毒[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8,1: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