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黄活血退黄汤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56例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佑桥 时间:2010-07-14

【关键词】  赤黄活血退黄汤

  【摘要】 目的 观察赤黄活血退黄汤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作用。方法 将122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予丹参、泰特、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静脉点滴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酌情予新鲜血浆、白蛋白等以加强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赤黄活血退黄汤治疗。6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观察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两组比较,P<0.05。结论 赤黄活血退黄汤有明显退黄、降酶作用,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
   
  关键词 赤黄活血退黄汤 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研究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L>171.1μmol/L)在临床屡见不鲜,常由于肝细胞大量损伤甚至坏死所致,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甚者可直接危及生命。笔者以赤黄活血退黄汤治疗高胆红素血症5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均系住院病例,诊断符合2000年9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诊断标准 [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其中甲型肝炎8例,乙型肝炎20例,戊型肝炎16例,甲、乙型肝炎6例,乙、戊型肝炎6例,平均年龄36岁,平均血清总胆红素(TBIL)(325.62±155.26)μmol/L;对照组66例,男46例,女20例,其中甲型肝炎10例,乙型肝炎26例,戊型肝炎16例,甲、乙型肝炎7例,乙、戊型肝炎7例,平均年龄37例,平均血清总胆红素(TBIL)(315.66±140.25)μmol/L;两组病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丹参、泰特、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药物静脉点滴治疗,病情严重者可酌情予新鲜血浆、白蛋白等加强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赤黄活血退黄汤(赤芍、大黄、桃仁、红花、葛根、茜草、云苓、桂枝)加减:血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内毒素血症明显者加二花、连翘、穿心莲;大便粘腻难行者,加黄连、大黄(后下);气虚明显者加黄芪;纳呆、厌食者加生山楂、内金;每日1剂,水煎(煎开后继续武火煎15~30min)取汁300ml,分3次服。6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抽血查肝功能指标,观察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移酶(AST)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 2  检验,主要临床指标及实验指标采用χ 2 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 [2]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TBIL、DBIL、ALT、AST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TBIL、DBIL、ALT、AST下降>50%;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不明显或加重,TBIL、DBIL、ALT、AST未下降或升高。

  2.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表2 前后血清TBIL、DBIL、ALT、AST测定结果比较(略)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1;与治疗组治疗后比较, ˇˇ P<0.01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病情复杂多变,医学研究认为其根本病理变化为肝脏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异常而致胆汁瘀积,同时与血栓素A 2 (TXA 2 )升高亦有密切关系。黄疸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胆红素在肝脏的摄入、结合或排泄障碍。
   
  祖国医学认为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病理基础多为湿热疫毒内蕴,毒瘀互结是其重要的病理因素。结合临床我们采用凉血活血化瘀,佐以清热利湿解毒方法治疗。方中赤芍味凉微寒,有凉血活血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赤芍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减轻肝脏炎症,疏通扩张胆管,加强胆红素结合与排泄,有利于肝脏炎症的修复和黄疸的消退的作用 [3]  ;动物实验证明赤芍可减少TXA 2 的合成,降低血栓素B 2 (TXB 2)而有利于胆汁排泄 [4]  ;大黄味苦性寒,有凉血逐瘀、清热泄湿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大黄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能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改善肝脏微循环,消除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胆汁分泌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肝细胞再生;同时还能抑制体液免疫,增加细胞免疫,减少免疫反应,消除免疫复合物,具有免疫调控作用,可以稳定机体内环境,对于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时免疫功能紊乱多为体液免疫功能亢进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改变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5]  ;桃仁、红花、葛根、茜草等药具有活血通络,减轻肝脏炎症,疏通肝微循环,扩张胆管,加强胆红素结合与排泄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黄疸的消退。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炎症,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促进黄疽消退和肝细胞炎症的恢复。临床观察治疗组在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亦证实了这一点。

  
    
  1 中华医学会传病学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2 胡金满,谌宁生,谢静,等.解毒化瘀汤治疗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并发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2):29.
   
  3 贺江平,汪承柏.中医药对重症淤胆型肝炎的退黄效果.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1):33-34.
   
  4 汪承柏.中西医结合诊治重度黄疸型肝炎.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4,103-105.
   
  5 王伯祥.中医肝胆病学.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