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例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栾岚,王翠芳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病理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PCNSLs)是少见的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在所有脑肿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结合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左侧肢体运动不灵伴头痛半月余。
  神经系统检查: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Ⅲ级,左侧肢体深感觉减退。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霍夫曼氏征(-),项强(-)。CT:多发脑转移瘤。脑MR平扫: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胸部CT平扫未见异常。临床诊断:(1)右顶、颞叶胶质瘤;(2)颅内占位病变,转移瘤可能性大。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顶、颞叶,大小约4 cm×3 cm×3 cm,无包膜,边界不清,血供丰富,呈鱼肉暗紫色,质地稍脆。快速冷冻病理诊断考虑为恶性瘤,术后标本进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

  1.2  免疫组化染色 

  标本经脱蜡,脱苯,水化后,采用链菌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法(SP),主要步骤为:抗原修复,试剂A,B室温下孵育10 min,一抗4℃过夜,试剂C,D室温下孵育10 min,AEC显色,苏木精复染。染色均设阳性及阴性对照。Vimentin、CK、LCA、CD20、CD45RO、GFAP一抗及SP试剂盒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病理结果

  2.1  眼观
 
  碎组织直径3cm一堆,鱼肉状,暗紫色。镜检:瘤细胞圆形,椭圆形,核边界清楚,可见核仁,核分裂像,有的似有核沟,向周围脑组织浸润性生长,弥漫分布(图1),在血管周排列密集(图2)。

  2.3  病理诊断  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型。

  3  讨论

    PCNSLs是指原发于脑、脊髓和脑膜的淋巴瘤[1]。其发病和免疫功能缺陷有密切关系。通常认为它是HIV感染者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据WHO(2000)统计,HIV感染者患PCNSLs的危险性要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高3 600倍[2]。国外文献报道PCNSLs与EB病毒感染有较密切的关系[3],但国外的PCNSLs病例多有HIV感染,提示EB病毒感染可能与HIV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有一定关系。国内文献报道6例EBER?1原位杂交均为阴性,均无HIV感染病史,提示不伴有HIV感染的PCNSLs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感染缺乏相关性[4]。近20年来,PCNSLs的发病率不仅在AIDS患者中逐步增加,而且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也有明显增加趋势[5]。

  3.1  分子遗传学 

  系统性淋巴瘤中的染色体异常是其重要的分子生物学特点。目前在PCNSLs中已经发现的一些染色体异常包括1q、6q、6p、7q、17p、18q等。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研究中,Nakamura发现6q的缺失率是66%[6]。Boonstra等人研究了8例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7],6q的缺失率达到75%,均高于在中枢外淋巴瘤中的缺失比例,说明在6q上可能存在1个或多个与PCNSLs相关的基因,其表达的异常或缺失可能帮助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内的抗瘤反应,从而参与了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的“免疫禁区”淋巴瘤的发病[2]。

  3.2  临床病理
 
  大约60%的PCNSLs的病例侵犯幕上、额叶基底节和脑室旁为多,大约25%~50%的病例是多灶性。患者表现为各种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CT检查显示孤立或多发的,高密度或等密度病灶,弥漫侵犯或环状增强。手术中,瘤组织灰红色,有的和周围组织有分界,有的是弥漫侵犯,很像胶质瘤,AIDS病例并发的恶性淋巴瘤常有明显的坏死。有研究对照尸检和影像学资料发现,PCNSLs可以广泛地浸润脑组织,甚至在一些肉眼看似正常的部位,镜下也发现了微小的肿瘤细胞浸润,而这在CT或MRI上是显示不出来的,因此,目前的影像学检查可能会低估肿瘤的范围[9]。5%~30%的PCNSLs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诊断价值。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PCNSLs大多是非霍奇金弥漫浸润的淋巴瘤。免疫组化LCA、CD20或CD45RO等阳性可确诊并分型,但应和以下病变相鉴别。(1)转移癌(小细胞型):界限清楚的肿瘤,一般无浸润性边缘,细胞角蛋白阳性,LCA阴性。(2)胶质瘤:一些多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血管周围浸润很似PCNSLs,但瘤组织集中处,可见或多或少的胶质纤维,GFAP呈一定的阳性反应,而LCA阴性。(3)髓母细胞瘤和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PNET):均为小圆形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髓母细胞瘤几乎限于小脑,可见特征性Homer?Wright菊形团。PNET多以深部脑组织或脑室周围呈灶状分布,但不围绕血管。免疫组化S?100,NSE,突触素,NF阳性有助于其诊断。(4)恶性血管外皮瘤:其瘤细胞围绕血管为特点,瘤组织大多为短梭形,不浸润血管壁,生长方式多为膨胀性等,均有别于淋巴瘤[8]。(5)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慢性炎症性浸润):淋巴细胞无显著的细胞非典型性,缺乏单克隆性,在免疫缺陷的患者需考虑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炎和弓形体病。

  3.4  与预后 

  本病恶性程度较高,单纯外科手术并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治疗以放疗为主,再辅以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如MTX、VM26等组成的方案联合化疗。复发后治疗困难,预后较差,死亡率极高,国外报告使用大剂量MTX,联合化疗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复发性PCNSLs,能使部分患者再次达到完全缓解。本例术后未配合放、化疗治疗,随访10个月,患者死亡。因此,加强对PCNSLs病因、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正确地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效的综合治疗是延长PCNSLs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
    [1]回允中译.阿克曼外科病(下卷)[M].第8版.沈阳:辽宁出版社,1999.2334.

  [2]滕梁红,孙燕妮,徐庆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研究新近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4):305-307.

  [3]MacMahon EM,Glass ID,Hayward D.Epstein?Barr virus in AIDS?related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J].Lancet,1991,338(8773):969-973.

  [4]杜俊,王征,杨丽.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与EB病毒的关系[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1):37-39.

  [5]Cbm BW,Marcus SM,Tophan A.Will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be the most frequent brain tumor dagnosed in the year 2000[J].Cancer,1997,79 (12):2349-2413.

  [6]Nakamura M,Kishi M,Sakaki T.Novel tumor suppressor location 6q22?23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J].Cancer Res,2003,63(4):737-741.

  [7]Boonstra R,Koning A,Mastik M.Analysis of chromosomal copy number changes and oncoprotein expression in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s:frequent loss of chromosome arm 6q[J].Virchows Arch,2003,443(2):164-169.

  [8]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中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31.

  [9]Lai R,Rosenblum MK,DeArgelis LM.Primary CNS lymphoma:a whole?brain disease[J].Neurology,2002,59(10):1557-1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