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16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延杰 李爱军 任朋顺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药疗法;蒿芩清胆汤;病毒感染;自体免疫;柴胡疏肝散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甲状腺炎。1985—1996年,我们采用中医辨证亚急性甲状腺炎1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我院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例,女11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6岁,30~50岁者占80%;多数起病较急,病程10日~2年;咽喉疼痛13例,发热11例,最高体温40.2℃,颈部隐痛或剧痛13例,其中6例疼痛放射至下颌、耳后、枕部和胸部等处,少数为无痛性甲状腺肿大;单侧肿大12例,双侧肿大4例;肝胆蕴热型9例,肝热痰湿型7例。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诊断标准[1]确诊。
1.2.2 辨证分型
1.2.2.1 肝胆蕴热型 畏寒,发热(多见午后),多汗,头痛,咽痛,颈项痛,口苦,喜饮,疲乏,舌红,苔黄,脉弦数。
1.2.2.2 肝热痰湿型 颈部肿块,头晕多梦,痰多而黏,疲乏,舌质红,苔黄或浊,脉弦。
1.3 治疗方法
1.3.1 肝胆蕴热型 治宜疏肝利胆,清热止痛散结。予蒿芩清胆汤加减。药物组成:青蒿10 g,黄芩10 g,牡丹皮10 g,连翘12 g,板蓝根15 g,夏枯草15 g,茯苓15 g,桔梗5 g,浙贝母10 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1.3.2 肝热痰湿型 治宜疏肝泻热,化痰软坚散结。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10 g,赤芍药、白芍药各10 g,枳壳8 g,竹茹15 g,浮海石12 g,法半夏6 g,牡蛎30 g,千层纸10 g,甘草5 g。日1剂,水煎2次分服。
1.4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部肿块消失,B超检查甲状腺组织恢复正常,血细胞沉降率(ESR)、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颈部肿块缩小,ESR、T3、T4、TSH接近正常;无效:治疗2个月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有效之后病情反复。
2 结果
本组16例中,治愈13例,无效3例,治愈率81.25%。11例发热者,10例在治疗2~10日内热退,平均退热时间为6.1日。13例颈部疼痛在用药后4~21日内消失,平均22日。其中肝胆蕴热型疗程 7~30日,平均17.5日;肝热痰湿型为12~60日,平均为27.1日。
3 讨论
SAT是病毒感染后甲状腺细胞发生免疫性改变所致。目前,西医主要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认为是治疗SAT最有效的药物。此疗法虽可较快消除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其复发率可达11%~47%,且有学者认为激素治疗无助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2]。SAT属中医学瘿病范畴。本观察中部分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口苦、咽痛、颈项痛、脉弦数等症状,中医学认为肝、胆相表里,胆热必波及肝,证属肝胆蕴热,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SAT取得良好的疗效。此方出自清代名医俞根初先生《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中青蒿、黄芩、连翘、牡丹皮清肝胆之热;夏枯草、桔梗、玄参、浙贝母、板蓝根利咽喉,止痛散结。此外,杨家茂等[3]认为该方治疗SAT既可避免解热止痛药的发汗虚脱、胃肠道反应,又能防止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反弹复发。
另外,部分患者表现头晕、多梦、口苦、痰多而黏、舌红、脉弦数等症状,系肝旺乘牌,脾失键运,痰湿内生,气滞不行,痰气搏结于颈部下而成。证属肝热痰湿,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方中以柴胡、赤芍药、白芍药、竹茹、枳壳以疏肝泄热;浮海石、法半夏化痰;海藻、昆布、牡蛎软坚散结。
青蒿、黄芩、连翘、板蓝根、玄参诸品为清热解毒之药,其作用可理解为排除“非己之物”,即祛邪扶正之意,邪去则阴阳平衡。医学动物实验及药研究表明,金银花、黄芩、连翘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等病菌的增殖,同时可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加机体免疫功能[4],实有清除病因之功。海藻、昆布则有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之功。中药可能是通过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抑制结缔组织增生等作用而取效的。
本观察结果表明,辨证治疗SAT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复发率低,既无激素类药物引起的副作用,又可避免解热止痛药发汗虚脱或胃肠道反应,同时可显著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225.
[2] 马毅,吴佩,夏祥厚.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2):100-101.
[3] 杨家茂,邱晓萍.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高热[J].中医文献杂志,2001,(1):45.
[4] 任平,朱国茹,曲妮妮.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