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从脾论治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伟明,于文洲,罗慧 时间:2010-07-12

【摘要】  对慢性胆囊炎“脾虚胁痛”致病说自古至今医家未明确提出。临床经验证实,将慢性胆囊炎分为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脾虚血瘀、湿热困脾型辨治,效果较好。

【关键词】  胆囊炎.健脾;辨证论治;逍遥散.应用;中西医药疗法;四君子汤.治疗应用

     胆囊炎是世界性的多发病,以胆区疼痛为主要表现,可反复发作或伴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在1∶2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趋势,健康普查的开展及诊断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上升。胆囊炎多归属于中医的“胁痛”、“胆胀”范畴,始见于《内经》。《灵枢·胀论》曰:“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书·胁痛》云:“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以后历代医家对该病虽有不断补充和,但对脾虚胁痛远自古代医籍,近至各种医学期刊及教科书均未明确而系统地提出。现就临床常见证型分述如下。

  1 肝脾不和型

    见于每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而使胁痛加重或复发的慢性胆囊炎患者。此型临床最为常见,多为女性患者。因情志变化与气之郁结关系密切,疼痛亦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可出现肝脾同病。

    主证: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之变化而增减,纳食减少,嗳气频作,大便时干时稀,或头痛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则:疏肝利胆,健脾和胃。代表方:逍遥散。常用药:柴胡12g,白芍15g,炒白术15g,茯苓15g,薄荷9g,木香9g,郁金12g,川楝子9g,半夏9g,生姜6g,炙甘草6g。随症加减:若气郁化火,证见胁肋掣痛、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溺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可加牡丹皮9g,栀子6g;若气郁 化火伤阴,证见胁肋隐痛,遇劳加重,心烦头晕、夜寐 不宁、舌红苔薄少津、脉弦细者,加何首乌15g,枸杞子9g,牡丹皮9g,栀子9g,菊花9g,以清肝火,养肝阴。

   2 肝郁脾虚型

    见于素体脾虚又患胆囊炎,或胆囊炎初发治疗不当,反复发作,病程日久,木克脾土,机体正气亏虚,由实证转化而来;或因受“炎”字的束缚和“疼随利减”的影响,治疗过程中拘泥于“六腑以通为用”,过用苦寒攻下之品,损伤中气而成肝郁脾虚者。B超影像学有明显特征,可见胆囊横径较小,呈细长型,张力较低,胆囊壁毛糙,胆汁透声略差,多数患者的胆囊收缩率显著降低,平均为37.61%。

    主证:胁肋隐痛,以坠胀为主,或仅有坠胀感觉,嗳气脘闷,腹胀纳少,倦怠乏力,劳累加重,休息减轻,大便溏薄或大便虽不稀薄但稍用泻药则泻下较甚,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无力。治则:疏肝利胆,健脾益气,清热燥湿。代表方:健脾利胆汤(经验方)。常用药:黄芪20g,党参15g,白术15g,柴胡10g,白芍15g,郁金12g,蒲公英20g,木香9g,黄芩12g,花椒5g,虎杖15g,枳实12g,金钱草20g,甘草6g。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以复脾之运化;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条达肝气,配枳实、木香行气除满,泻肝经之郁结,调中焦之运化,防补气药之壅滞;郁金行气活血,利胆止痛。气郁常易化热,脾虚极易生湿,故用蒲公英、黄芩、虎杖清热利湿;花椒有温中止痛之功,兼防苦寒药物伤中。主药合用,使脾运复,肝郁解,胆汁利,湿热去,则病自愈。

   3 脾虚血瘀型

      见于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而致瘀血内阻。此类胆囊炎B超影像学亦有其特征,可见其胆囊较小,囊壁增厚或厚薄不均,明显毛糙或因与周围粘连而不规整,脂餐实验胆囊收缩率明显降低,平均为41.87%。这与慢性胆囊炎病人胆囊壁因炎症的浸润、粘连而增厚,从而使胆囊壁弹性降低,体积偏小的病理相一致。

    主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入夜尤甚,恶心,厌油,纳少,大便时干时稀,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治则: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代表方: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常用药: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柴胡12g,枳壳12g,赤芍、白芍各15g,当归12g,牛膝15g,红花12g,桃仁9g,川芎12g,延胡索15g,郁金15g,甘草6g。随证加减:若大便溏薄、纳呆乏力者去桃仁、当归加炒山药30g,鸡内金12g,以健脾开胃;若大便偏干,将白术改为生白术30g,加酒大黄6g,以运脾通腑;若口干口苦,胁痛较甚者,加茵陈30g,金钱草30g,以清热利胆。

  4 湿热困脾型

    多见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常因过度劳累或既往有胆结石病史,复过食肥甘酒醇,致湿热中阻,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失疏泄,胃失和降。本型B超的特征可见胆囊体积较大,张力较高,囊壁毛糙或增厚,胆汁透声差,胆汁内弥漫性光点或沉积性回声,胆囊区明显压痛。脂餐实验胆囊收缩率约半数患者低于正常,平均为50.26%。这主要是由于胆汁内炎性渗出较多所致,是炎症较重的表现。

    主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目黄身黄,小便黄赤,大便粘滞或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则:清热利胆,运脾化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常用药:龙胆草9g,柴胡9g,黄芩9g,栀子9g,车前子15g,茵陈30g,苍术、白术各12g,茯苓15g,木香9g,半夏9g,竹茹9g,甘草6g。随证加减: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胁痛剧烈,连及肩背或身目俱黄者加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郁金15g,白芍30g利胆排石,缓急止痛;若发热恶寒、目黄者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之邪,兼泻阳明余热,合用茵陈蒿汤以清热利湿退黄;若热盛便秘,腹部胀满者,加大黄9g,芒硝9g泻热利胆通便。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属祖国医学“胁痛”范畴,其发病率高,诊断容易,但上较为棘手。后人往往受“肠泻胆亦泻”、“六腑以通为用”理论的影响,以及受“炎症”观念的束缚,在治疗上多以疏 肝清热、通腑泻下为主,常导致误诊、误治,致使胆囊 炎伴脾虚者逐渐增多。因肝胆脾胃同居中焦,肝胆属木,脾胃属土,在五行中木土属相克关系。生理上,肝木疏土助其运化之功,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病理上,肝木易郁,脾土易虚。如肝失条达,胆失疏泄,则脾土不得其助而运化失健可出现胁肋胀满、腹胀纳少、大便异常等症状,称之“木不疏土”。若湿邪困脾,脾气壅滞,导致木郁难伸,出现脘胀纳少、便溏困倦、胁肋胀痛等症,称之“土壅木郁”;若肝气横逆,犯胃克脾,而见胁肋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则为“木旺克土”。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曰:“盖肝性急善怒,其气上行则顺,下行则郁……而肝木之所以郁……土虚不能升木也……盖肝为木气,全赖土以滋培……若中土虚,则木不升而郁。”

    由此可见,肝胆脾胃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在治疗上需木土同治。在胆囊炎的发病过程中,病因虽多,而胆汁排泄不畅是最重要的因素。《吕氏春秋·尽数》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行气亦流。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用利胆之法增加胆汁分泌,加强胆囊收缩,提高胆囊排泄率,是治疗胆囊炎的关键所在。中医学认为,胆汁来源于肝,是“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东医宝鉴》)肝气条达,胆汁才能正常分泌与排泄,助脾胃以化物。肝郁脾虚患者胆囊的横径小、张力低,是胆汁充盈不足的表现,因而呈细长型。胆汁少则助脾胃以化物的能力降低,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因而出现脾虚的症候。又由于脾主肌肉,脾虚则影响肌肉的收缩功能,使胆囊平滑肌的收缩力减弱,导致胆囊收缩率降低,胆汁排泄不畅,较多的陈胆汁存留在胆囊之中,以至胆盐沉积。加之免疫力低下,极易导致细菌生长,此既是胆囊炎发病的重要病因,又是病后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健脾之品如党参、茯苓、白术等能增强网状内皮系胞的吞噬能力,增强T细胞功能,兴奋中枢系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并对胆囊有收缩作用,可促进胆汁排泄,恢复胆囊功能。疏肝利胆之品如柴胡、木香、枳实、郁金、茵陈、金钱草等具有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的作用。

    总之,慢性胆囊炎使用疏肝利胆之品,能促进胆汁分泌,改变胆汁成分,促使胆囊收缩和Oddi扩约肌开放,起到利胆作用,既有利于病原体排出和炎症消退,也有利于病变局部的修复。健脾之品则能提高或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缩短病程并预防发作。因此,利胆配以健脾、运脾之法是通过消除病因、控制症状、预防传变、调整机体反应状态,进而达到治疗局部、改善整体的一种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