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对比研究
作者:林庆安 赖国祥 柳德灵 张鸿文 文文
【摘要】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针剂治疗,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针剂治疗,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d。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5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91%和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18%和21.88%。两组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莫西沙星针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社区获得性肺炎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xifloxacin vs levofloxacin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Method Thirty-three cases with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were enrolled as treatment group which was treated with moxifloxacin (400mg VD qd for 7d), and other 32 cases as control group with levofloxacin(400mg VD qd for 7d). Resul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90.91% and 87.50%, and the bacterial eradication rates 90.91% and 83.33% and the adverse effect rates 18.18% and 21.88%,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he above fig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found (P>0.05). Conclusion Moxifloxacin wa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KEY WORDS Moxifloxacin; Levofloxacin;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随着呼吸道常见菌对推荐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新的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也随之增加。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是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和厌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为目前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的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选病例
入选病例共65例, 其中治疗组33例, 对照组32例,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CAP)[2]诊断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既往病史、吸烟及饮酒史、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一般生命体征(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电图和胸部x线结果、致病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试验方法 采用区组随机化、开放、平行对照。
(2)药品、给药方法与疗程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用莫西沙星注射液(商品名:拜复乐针, 德国Bayer公司生产, 规格250ml/400mg,批号BAY12039),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商品名:左克针,江苏扬子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ml/100mg,批号04122802),400mg+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d。
(3)临床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如:咳嗽频度、咳痰量、呼吸困难、胸痛)、体征(体温、呼吸、肺部呼吸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尿常规、病原学及血气变化)、心电图、胸部x线片。
1.3 疗效判断标准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标准》,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临床疗效,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评定。痊愈:症状、体征、化验及病原菌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进步: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所加重。痊愈与显效两组合计为有效,据此有效率。
(2)细菌疗效判断标准 按病原菌清除、部分清除、未清除、替换和再感染五级评定。清除:治疗结束后d1所取标本中无致病菌;部分清除: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效但不能收集到培养标本,其治疗前的标本的细菌培养必须是阳性;未清除:治疗后所有原致病菌仍存在;替换:原始分离的致病菌被清除,但培养到其它细菌,临床无症状且不需要治疗;再感染:原致病菌被清除,但是培养出一种需要治疗的新病原菌。细菌学疗效分析包括细菌清除率、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莫西沙星药敏判断标准(纸片法):抑菌圈(φ)≥18cm为敏感(S),15~17cm为中敏(I),≤14cm为耐药(R);左氧氟沙星药敏判断标准:φ≥17cm为S,14~16cm为I,≤13cm为R。
(3)影像学评价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必须进行胸部x线评价,其分级如下:吸收:与肺炎有关的影像学改变完全消失;大部分吸收:与肺炎有关的影像学改变大部分消失;改善:与肺炎有关的影像学改变有进步,但不显著;无改变、加重或无法判断:与肺炎有关的影像学改变依然存在、或进行性加重、或因某些原因而无法进行影像学评价。
(4)不良反应 按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及无法判定5级标准评定。
(5)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结果见Tab.1。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87.50%,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细菌学疗效
治疗组33例中,治疗前分离出病原菌22株,治疗后分离出病原菌2株,细菌清除率为90.91%(20/22);对照组32例中,治疗前分离出病原菌24株,治疗后分离出病原菌4株,细菌清除率为83.33%(20/24),两组间细菌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Tab.2)。由Tab.3可见,细菌对莫西沙星的体外敏感率为84.78%,对左氧氟沙星的体外敏感率为80.4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安全性评价
莫西沙星组33例中有6例(18.18%)发生6件(18.18%)不良事件,其中皮疹2例,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2例,失眠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和中度,在继续用药或停药后缓解和改善;左氧氟沙星组32例中有7例(21.88%)发生8件(25.00%)不良事件,其中皮疹3例(其中1例伴失眠),消化道反应(表现为恶心、食欲不振)2例,失眠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程度均为轻度和中度,在继续用药或停药后缓解和改善。莫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两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莫西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为新型8-甲氧基氟喹诺酮,自1997年在德国上市以来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莫西沙星对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以及非典型致病菌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均具有强力、广谱的抗菌活性,尤其增强了对难治性β-内酰胺类抗菌药耐药菌的疗效[3]。莫西沙星血浆半衰期11.4~15.6h,药效持续时间长,其穿透力强,在组织体液中分布广泛,能迅速渗透至肺组织,尤其是肺泡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及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对大多数需氧革兰阳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效,对厌氧菌也有中等效力,于1995年在日本上市,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疗效确切。
本文对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分别采用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疗效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均取得了临床和细菌学方面的满意疗效,两组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相似和肯定的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
莫西沙星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细菌耐药性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早期诊断后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线抗菌药物[4]。
【】
[1] Sethi S. Infections etiology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bronchitis [J]. Chest,2000,117(Suppl):380
[2] Chinese Society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ance of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draft)[J]. Chin J Tuberc Res Di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199
[3] Li Z X, Wang X H, Meng X J, et al.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domestic moxifloxacin against 224 strains of enterococci [J]. Chin J Antibiot(抗生素杂志),2005,30(7):412
[4] Zheng A L. The importance of moxifloxacin in CAP and AECB [J]. Chin New Drugs 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63











